美国研发全球最小双足机器人;松延动力发布仿生机器人小诺;全球首款人形机甲搏击游戏上线 | 雷克速览

精彩抢先看

❒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装备“海卫”系统完成海试,该系统由无人船、水下自主遥控机器人等组成。

❒松延动力正式发布新一代仿生机器人“小诺”,据松延动力透露,其另一款机器人产品N2订单量已突破千台。

❒加速进化与FROD游戏公司联合开发的搏击游戏UFB正式上线,玩家可通过网络操控人形机器人在擂台上展开搏斗。

❒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完成太空计算系统建链、组网、成云等天基计算基础功能的在轨验证和应用。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近日研发出全球最小双足机器人“Zippy”,这个身高仅3.8cm的微型机器人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荷兰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团队制造了一款软体机器人,仅靠软管、空气,就能行走、跳跃和游泳。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科研团队以鱼饲料为原料,打造出一款水上机器人,在完成使命后,便会化作鱼群的美餐自然降解。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AI芯片,成功将大语言模型的能耗降低50%,有望解决大语言模型高能耗问题。

中国自主研发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装备“海卫”系统完成海试

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装备“海卫”系统完成海试。据介绍,“海卫”系统由无人船、水下自主遥控机器人等组成,设计作业水深可达1500m。组成包括,中国首艘深水铺管监控用18m级无人船“守护者”,中国首个自主研发1500m级深水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领航者”。据悉,下一步,海油工程将根据近岸联调、海试数据及问题项,优化完善监测系统,不断迭代拓展产品功能,为后续装备投入工程化示范应用奠定基础。

来源:中新社天津


松延动力推出仿生机器人“小诺”

5月11日,松延动力正式发布新一代仿生机器人“小诺”。该产品采用女性形象设计,搭载多模态具身交互系统,可实现自然流畅的语音与动作协同,面部表情细腻逼真,肢体达32个关节,动作灵活度接近真人。同时,“小诺”支持用户自主定制角色设定与妆容风格,并开放底层接口。此外,据松延动力透露,其另一款机器人产品N2订单量已突破千台。

来源:机器人大讲堂


中国联通联合华为推出家庭机器人

在5月16日举行的中国联通“智家通通”产品发布会上,中国联通宣布联合华为推出家庭机器人。据介绍,智家通通为“全国产、全自研”产品,支持十大功能,包括视频通话、家庭数字档案馆、家庭影音库、家庭监控台、家庭游戏机、家庭健康医生、家庭健身教练、家庭图书馆、家庭课堂、家庭办公室。

来源:科创板日报


西北首家医用机器人研究中心在西安成立

5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用机器人研究中心揭牌。该中心是西北首家集“研发—验证—转化”于一体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也是西安交通大学依托自身工科实力与医院临床资源,落实国家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化战略的重要举措。

来源:科技日报


全球首款人形机甲搏击游戏UFB正式上线

近日,加速进化与FROD游戏公司联合开发的搏击游戏UFB正式上线,玩家可通过网络操控人形机器人在擂台上展开搏斗。据悉,该游戏支持通过遥控手柄或任天堂Switch的Joy-Con手柄进行远程操控,玩家登录网页即可畅玩,目前限时免费开放。

来源:具身研习社


首批AGC架构智算整机问世

近日,容芯致远联合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在北京宣布成立RISC-V国产智算体系结构创新专业组,并发布5款采用AGC架构设计的智算新品,从支持双卡到支持20卡不等,成为全球首家单机全面适配DeepSeek各模型尺寸产品的企业。

来源:科技日报


全球首个女性肿瘤AI大模型“木兰”进入临床应用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宣布,全球首个女性肿瘤AI大模型“木兰”,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据悉,该模型以国内外权威的女性肿瘤医疗指南和高质量专家共识为基础,融合了同济医院近20年来的高质量病例数据,整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马丁团队的临床经验与国际领先的原创成果,是国际上首个符合中国人群特点的女性肿瘤大模型,有效破解了我国女性肿瘤诊疗标准化程度低、同质性差的难题。

来源:IT之家


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发射入轨

5月14日,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首发星座将通过星间激光高速互联、星座稳定组网和算力分布式调度,构建开放共享的太空计算系统,打造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星座将完成太空计算系统建链、组网、成云等天基计算基础功能的在轨验证和应用。

来源:封面新闻

已知最小自供电双足机器人问世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近日研发出全球最小双足机器人“Zippy”,这个身高仅3.8cm的微型机器人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研究团队透露,下一步将为Zippy配备视觉传感器,使其具备环境感知和自主导航能力。更令人期待的是,多个Zippy机器人可组成智能集群,未来有望应用于危险环境巡检、灾难现场搜救等特殊场景。

来源:快科技


气流驱动软体机器人问世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荷兰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团队制造了一款软体机器人,它没有人工智能芯片、电子元件或传感器,却能行走、跳跃和游泳。这一切仅靠软管、空气和一系列巧妙的物理原理来实现。

来源:雷克智能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发可食用机器人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科研团队以鱼饲料为原料,打造出一款水上机器人,在完成使命后,便会化作鱼群的美餐自然降解。此前,该校科学家还与意大利科学家携手,推出一款可完全食用的机器人婚礼蛋糕RoboCake。可食用机器人不仅有助巧妙化解传统电子设备污染难题,还正在开启多重领域的创新之门,有望在医疗保健、环境管理等方面大显身手。

来源:科技日报


瑞士公司Loki Robotics推出清洁机器人

近期,瑞士公司Loki Robotics研发的清洁机器人正式投放商业写字楼使用。该款机器人采用复合式设计,在轮式驱动的移动底盘上,搭载仿生机械臂和夹爪,可以自主规划清洁路径,判断污渍类型,并针对不同清理对象,自主更换清洁工具,完成各种任务。据悉,该机器人能完成马桶清洁、水池清理、垃圾带离等大部分生活场景清洁任务,有效弥补了传统扫地机器人只能进行地面清洁的不足。

来源:雷克智能


新型AI芯片将大语言模型能耗减半

近日,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AI芯片,新芯片能够借助AI技术,通过训练其上的分类器识别并纠正错误,以更智能高效的方式恢复数据,成功将大语言模型的能耗降低50%。这项成果于近期在波士顿举行的IEEE定制集成电路会议上发布,是半导体领域的重大突破,有望成为解决大语言模型高能耗问题的“绿色钥匙”。

来源:钛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4

标签:科技   机器人   全球   美国   人形   最小   上线   动力   游戏   来源   家庭   模型   自主   瑞士   中国   团队   洛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