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英伟达市值正冲向4万亿美元,用AI芯片探索前沿科技时,国内几大互联网巨头却烧掉上千亿资金,只为让你能多点一杯一块钱的奶茶。
2025年,一场史无前例的外卖价格战在中国互联网巨头之间全面打响,美团、阿里、京东三家计划合计烧掉上千亿资金,就在网友争先恐后抢这一波羊毛之际,市场监管局约谈了这三大外卖平台,这场外卖大战要因此结束了吗?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外卖大战的战况有多夸张?美团、阿里、京东三家巨头,带着近千亿的补贴预算冲入战场,高盛的分析师冷静地在报告里写下预测,未来一年,这三家合计要烧掉超过900个亿。
钱砸下去,效果立竿见影!全国外卖日订单量,从平日里的一亿单,像吹气球一样膨胀到了2.5亿单,消费者的手机里塞满了各种“零元购”的链接,办公室的冰箱里堆满了几乎不要钱的奶茶,这看上去简直就是互联网精神的终极回馈,一场属于全民的盛宴。
但掀开这层繁荣的幕布,你会听到平台高管们私下里的苦笑,这绝大多数都是泡沫,暴涨的订单,并没有带来GMV(商品交易总额)的实质增长,大家都在疯狂下单客单价极低的奶茶、小吃,真正能带来利润的正餐订单却增长乏力。
在江苏宿迁这样的小城,价格战甚至像一场灾难,外卖订单暴涨四倍,直接冲垮了本地堂食餐厅的生意,整个餐饮生态被搅得天翻地覆,这哪里是盛宴?这分明是一场用真金白银催生出来的、代价高昂的集体幻觉。
这场牌局从一开始就透着诡异,按理来说,外卖市场的格局早已尘埃落定,十五年前那场惨烈的“千团大战”,上千家公司烧光了投资,尸骨堆积如山,才换来了今天的稳定,如今重燃战火,难道是为了什么全新的战略目标?
比如抢占“即时零售”的高地,用外卖的高频流量反哺电商主业?事实证明,这更像是一厢情愿,因为零售的市场体量与庞大的电商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而那些被补贴吸引来的“奶茶流量”,也并没有表现出对购物主站的多少忠诚度。
战略协同的算盘落了空,剩下的就只有最赤裸裸的“囚徒困境”,这就像在坐满人的电影院里看电影,前排有个人站了起来,为了能看见屏幕,你也不得不站起来,最后所有人都站着看完了整场电影,比坐着时更累,观影体验却丝毫没有变好。
美团的高管在业绩会上坦言,不想打,但不得不打,这是一种谁都无法率先退出的零和博弈,一场在存量市场里毫无意义的内耗,大家心里都清楚,牌桌上没有赢家,可谁也不敢第一个离席。
巨头们在牌桌上豪赌,账单却悄悄递到了每个人的手上。
最先感受到寒意的是商家,平台为了对冲补贴成本,会巧妙地将压力转移,商家们被迫卷入这场游戏,不参加就没有订单,参加了就没有利润。
为了在无利可图的订单里活下去,一些商家会怎么做?是牺牲品质还是铤而走险?这背后潜藏的食品安全风险细思极恐。
消费者看似占了便宜,但这短暂的狂欢,是以骑手的疲于奔命、服务质量的下降、商家生态的恶化为代价的,这种竭泽而渔换来的“福利”又能持续多久呢?
而当我们把视野拉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层面,这场内耗的代价,更显得触目惊心,近千亿的资金,这是什么概念?它约等于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0%。
这笔钱如果像苹果投资中国供应链那样,去扶持本土的硬件制造和技术升级,能创造多少高价值的就业岗位?如果投入到真正的硬核科技研发,我们离下一个“华为”是不是能更近一步?如果用来承担社会责任,完善数百万骑手的社会保障体系——那些平台本已取得一些积极进展却因价格战而被公众忽视的领域——我们的社会会不会更温暖、更公平?
可惜没有如果,这笔巨款就在一杯杯奶茶的补贴里,在无意义的内卷中蒸发了,而为了遏制这种不良现象,监管的哨声早已吹响。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一次又一次地约谈平台,要求理性竞争,从高层表态到部门约谈,再到明确的法律规范意向,反内卷的信号已经强烈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为什么依然叫不醒这些“装睡”的巨头呢?
或许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决策失误,而是一种“战略免疫缺陷综合症”。
当全球最顶尖的头脑和资本,都在为AI、为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而疯狂时,我们的头部企业,却仿佛丧失了向更高维度竞争的免疫力,转而向内攻击自身,沉溺于最低维度的存量搏杀。
这种病症并非孤例,在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我们都看到了相似的剧情:降价、亏损、产能过剩,陷入恶性循环,这背后是对核心技术缺乏掌控力的焦虑,也是对走出舒适区、直面全球竞争的恐惧。
与其去陌生的海外市场劈波斩浪,去无人区探索前沿科技,似乎还是在熟悉的存量池里,用最简单粗暴的“价格屠刀”相互肉搏,来得更驾轻就熟。
再疯狂的牌局,也终有结束的一天,当千亿资金烧尽,泡沫破裂,一切回归常态,留下的会是什么?是一地鸡毛的商家、是并未得到实质改善的行业生态、是公众对互联网巨头创新能力的深深失望,更是我们在全球科技竞赛中,又一次错失的宝贵时间窗口。
其实跳出这场血腥内卷的出路,一直都摆在那里,清晰得如同路标,一条是向外走,美团已经试水巴西,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有足够大的海洋,容得下几艘巨轮,而不是挤在小小的池塘里相互碰撞。
另一条是向上走,将资本和人才,从外卖补贴的黑洞里解放出来,投入到服务创新、社会责任和最根本的底层技术研发中去,去构筑真正属于自己的、无法被价格战轻易摧毁的护城河。
中国商业世界,真的不缺一个外卖平台,但我们迫切需要下一个“英伟达”,龙头们的战场,本该在星辰大海,而非一方小小的餐盒。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