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今天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去重新遇见和理解“三国”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9月26日之后,这个问题有了答案。网易旗下SLG手游《率土之滨》开启了一个特殊的联动版本,并在经典服和青春服同步推出联动主题服,主打全新的“官渡争锋”玩法。而它联动的对象,便是“另一个次元的三国”——由易中天老师编剧并监制,将在国庆节上映的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二十年前,易中天老师用拂去“演义脸谱化尘埃”的方式去解读三国,揭开了历史人物的另一面,用现代视角去观察古代,让历史呈现出冷静深刻的真实感,二十年后,《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延续了这种真实感,用打磨得更加精纯的内容继续为观众带来三国故事;《率土之滨》同样在十年发展中立足“真实历史”,鼓励和引领玩家从游戏中去了解三国文化。一个是用动画形式讲述历史故事的文艺作品,一个是由玩家把控局势变化的策略游戏,看似跨界携手,却都是同行在深度挖掘和演绎三国历史文化之路上,共同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在铺开官渡战场,让玩家沉浸式感受曹操与袁绍从发小到宿敌的历程的同时,《率土之滨》也再度开展了“原创主题月”的活动,从官方和业界学者合作,到玩家参与共创,将《率土之滨》“深耕三国游戏,传承三国文化”的核心宗旨持续传递下去,打造出一个连接游戏娱乐与历史考据的独特平台。
考据,是尊重历史的第一步
在刚看到《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的预告片和花絮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不会是“戏说三国”吧?卡通画风、夸张的动作神态、有些现代的台词风格都显得它不那么“厚重历史”感。但仔细一看,动画中对士兵的铠甲、攻城的军械,以及谈到创作思路时的分析等细节部分又充满了翔实的考据,而易中天老师从《百家讲坛》“品三国”时开始就已经在这个领域深度研究,他对三国、对曹操的理解,无疑将在这部动画中厚积薄发地呈现出来。
图:《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中的甲胄细节刻画
《率土之滨》选择与《三国的星空第一部》联动,也正是建立在二者对历史考据的共同坚持之上,《率土之滨》从立项之初就拒绝戏说,投入了大量精力在游戏中进行历史细节的还原。
如果对历史涉猎不深,可能在提到攻城战时,一般人只会想到电视上看到过的云梯、投石车,而《率土之滨》曾专门推出过一个名为“兵合车错”的主题赛季,在其中展示了大量三国战场曾真实存在的战争器械。比如《三国志·袁绍传》里提到过一句“太祖乃为发石车,击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说的就是官渡之战里曹军改良了不能移动的原始抛石机,将袁军的防御设施击溃的场面,《率土之滨》就还原了这个“霹雳车”,将它和吕公车、床弩、冲车等城战重器一同运用到了游戏战场上,既设计了有深度的玩法,也给玩家带来了历史课上没学过的军事知识。
图:《率土之滨》中根据考据还原的霹雳车
还有像“技能多样化”这样的游戏设计思路,也被《率土之滨》融入到对三国人物从业经历的考据当中,在“百业争鸣”赛季里,将曾经干过屯田治水工种的邓艾作为农桑的代表角色,打破了“邓艾只是一个战场名将”的泛泛印象。
可以说,小到兵器甲胄的形制、城池关隘的名称与位置,大到战役事件的背景与人物关系的真实脉络,《率土之滨》团队都会广泛参考《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史料,并多次邀约三国文化学者进行考证。这种近乎学术级的严谨态度,让游戏中的一兵一卒、一计一谋都带着历史的沉淀感,给玩家构建出了一个可信、可感、可探索的三国世界。
叙事,是赋予人物灵魂的舞台
对历史客观事实的考据,就如同复刻搭建起曾经存在过的舞台,让玩家了解到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率土之滨》还想要重塑舞台上的演员,从历史人物的经历和性格去分析他们的行事逻辑,为玩家解读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在“原创主题月”活动中,《率土之滨》携手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从2022年开始启动了名为“率土人物考”的文化工程,跳出《三国演义》的经典剧情,基于正史记载去为三国人物书写新篇,目前这一工程的首期成果已经囊括了800位历史角色。
从考据文字中,玩家不但能清晰地读到角色的生平信息,还能对照多个信息来源,去了解TA的故事有着怎样的演变轨迹,在这个流传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细节亮点又是如何在游戏中得以体现的。比如说,历史上对关羽和张飞的女儿各有着墨不多的记载,很多玩家受日本某知名游戏影响,将星彩这个原创名字与刘禅的张皇后联系在一起,而《率土之滨》中直接根据史料将这个角色定名为敬哀皇后,并由其贤名衍生出“默守贤义”“安抚军心”的战法和五维图。对关羽的女儿关银屏,“率土人物考”则解析了她名字的民间传说来源,甚至列举出了《澄江县志》等地方史料佐证,传递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在游戏中留给了玩家丰富的想象空间。
图:“率土人物考”中每一个角色都有翔实的史料支撑
除了大英雄之外,《率土之滨》还对很多三国小人物进行了考究,比如曹真手下的猛将王双,在各种三国游戏、影视剧中,这个人物出场非常少,甚至史料中对他的描写都不多。但是,通过《率土之滨》的资料考究,我们会发现在刘禅复诸葛亮丞相位的诏书中,斩王双是作为诸葛亮的一大功绩,与击走郭淮并列而书,可见王双在当时并非无名之辈,只是在群星璀璨的三国时期,终究变成了尘埃。
可当我们了解王双的一些记载时,忽然发现“每一颗历史的尘埃,都是时代的星辰”这句话在三国无数小人物面前忽然具象化了,《率土之滨》用这些源于三国的故事来反哺三国,才为我们描绘出了星空之上的璀璨群星。
图:小人物的故事,其实也非常精彩
除了文字的考据工作外,《率土之滨》还以PV动画模式推出过一系列《率土人物志》,去更为立体地解读三国人物。像是董卓篇中用沙场征伐的狠厉果敢对照废立皇帝独揽大权的野心,灵帝篇里卖官鬻爵的疯狂映衬的是登基初期的忧患等等,《率土之滨》没有为角色盖棺定论,而是把他们生命中重要的片段真实地展现在玩家面前,鼓励引导玩家去自行思考,从新的角度去理解历史。
图:“东汉灭亡的罪魁”在《率土人物志》里表现出了另一个侧面
在《率土之滨》展开的合理历史推演和人物故事补完中,玩家不仅能邂逅那些闪耀于史册的英雄豪杰,也能感知那些被时光淡忘的谋臣、良将、名士的抉择与命运。这种深度的内容叙事,不再将人物视为冰冷的数值符号,而是将其重塑为有血有肉、有理想有冲突的鲜活个体,使玩家在征战之外,更体验到情感的共鸣与文化的浸润。
共创,是文化沉浸的最终形态
《率土之滨》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它不直接“讲授”历史,而是通过规则设计与环境营造,引导玩家主动感知文化、理解历史。玩家像真正的主公一样思考合纵连横,处理粮草、天时与地形,在一次次战略决策中切身领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深意;在联盟协作与局势博弈中,重新解读“兵者诡道”的现实含义。
在十周年玩家故事【吾有一计】主题征集系列中,可以看到玩家的各种智慧与智谋,比如玩家【江山、商纣王】率军溃败之后,又遇大军围剿,生死存亡时身边的兄弟们也萌生退意,而此时【江山、商纣王】效仿诸葛武侯,在虎牢关上演了一场谋略与胆量并驾齐驱的“螳螂捕蝉,空城诱敌”,不仅扭转败局还成就了往昔岁月里率土玩家们口口相传的经典战役。
当文化不再是被动的知识灌输,而成为玩家策略的一部分、情感体验的一环时,玩家才会自发地沉浸其中,从而形成了《率土之滨》想要与玩家共同塑造的沉浸式环境。在整整十年的同行中,率土玩家既享受游戏玩法本身的乐趣,也乐于将吸收到的历史文化知识用创作的方式表达出来,很多人会选择用文言撰写游戏中的檄文,在气势上先占个上风给对手一点骈四俪六的震撼:
图:曹操看到高低要缓解一下头风
2019年,国家图书馆甚至在举办的三国文化典籍特展中,将这些《率土之滨》玩家创作的文言檄文和诗词歌赋收入其中,成为游戏传承传统文化的经典范例之一。
这次的“原创主题月”活动里,玩家也将自己对武将人物的形象理解与二十四节气相结合,与官方共同创作出了天时衬风华的艺术画作。
从帮助玩家了解历史,到陪伴玩家自我表达,《率土之滨》将游戏的文化环境变成了游戏内容品质的一部分,让“动起来”的三国历史在年轻玩家前发散出了新的活力,也将这个古老而精彩的IP推向了新时代。从这个角度来看,《率土之滨》与《三国的星空第一部》联动,可谓是最殊途同归的选择。
结语:
与《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的联动,是两条奔赴同一片星空的道路的交汇。《率土之滨》以其独特的产品形态,证明游戏不仅可以好玩,更可以成为承载文化、激发思考的现代媒介。它正在书写的,不仅是一款游戏的成功,更是一种关于文化传承的新可能。
更新时间:2025-09-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