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面积仅2.97万km²,却创下数个世界之最,曾是世界中心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地球上有个地方,不到3万平方公里,却留下“世界最早基督教国家”,“最古老皮鞋”,“最早心脏化石”三项世界纪录。

可如今大多数人,根本叫不出这个国家的名字。

疆土不大,却踩在文明深水区

别小看亚美尼亚这块地儿,面积2.97万平方公里,说大不大,比浙江还小一圈。可从历史上看,它的位置堪称战略炸点。

往北,是格鲁吉亚;往南,是伊朗;往西,贴着土耳其;东边挨着阿塞拜疆。一眼扫过去,这片地盘就在亚欧板块缝隙上,处处都是故事的开头。

地形全是山,最高点超过4000米,海拔落差大,山谷多,这样的地貌反而保护了古文明没被彻底抹平。

在现代国界划定之前,这片地方被叫做“亚美尼亚高原”,延伸到凡湖、厄尔布尔士山脉一带。

几个大河横穿其间,包括幼发拉底河、阿拉克斯河,这在古代可了不得。

没有哪片土地能同时被拜占庭、波斯、阿拉伯、蒙古、俄罗斯、奥斯曼轮流看中。谁掌控亚美尼亚,谁就有话语权。

乌拉尔图王国,公元前9世纪的霸主,发迹就在这里。

王国中心Erebuni就是今天埃里温的前身。这是座比罗马还老29年的城市,活到今天已经2800多岁。

200多年前,沙俄向南推进,把它纳入手里,又几经易主,直到1991年独立建国。

我查过中亚地图,像亚美尼亚这么小,却能被几大帝国反复碾压还活下来的国家,几乎找不出第二个。

别以为它只是个交通枢纽。它的语言、宗教、文字,全是自己造的。不是学谁的,是从头发明。

亚美尼亚语是一种独立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下的孤立支系。谁都不是它近亲。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民族没靠模仿生存下来,而是靠硬骨头、靠传承。

他们的字母是5世纪一位名叫麦斯罗布的神父造出来的,一共38个字母,跟希腊文、拉丁文完全不是一个体系。

很多人知道希腊发明字母,知道拉丁字母统治了西方,也知道俄文字母影响半个欧亚,却忽略了亚美尼亚这套文字体系居然延续了1500多年。

没灭种,没换母语,没放弃写作。在古代,这相当于每次被灭国还能接着写日记。

再说宗教。很多人以为基督教在罗马大行其道是因为教皇发威,其实搞错了。真正最早把基督教写进国家法律、立成国教的,是亚美尼亚。公元301年,早了罗马整整几十年。

按理说,这种改教这么早的国家,应该成为基督教大本营。结果没机会。

被波斯压,被阿拉伯压,被突厥压,被蒙古压,被沙俄压……亚美尼亚从来没有连续100年自己说了算。

可就算这样,他们的古教堂、石刻、经书,全都活下来了。

这事儿得靠骨头硬,也得靠山谷深。很多古迹都藏在海拔几百米的悬崖上,靠绳子爬上去才能看见。塞凡湖上的修道院就是代表。

建于9世纪,位置险到让战火都绕开。

现代考古发现的“世界最古老皮鞋”,就出土在亚美尼亚高原的一处山洞里。距今5500年,比埃及金字塔还老几百年,鞋子完整到连系带都在。

还有那个世界最早“心脏化石”,专家说这是人类已知最早的完整心脏标本。你说,这地方光出鞋和心脏,是不是有点怪?

考古没骗人,亚美尼亚确实是史前文明保存度极高的一块“活化石地带”。

一个地方同时出土皮鞋、心脏、葡萄酒发酵桶,还能保存完整壁画、羊皮纸卷轴,这在地球上没几处。

所以,我想说一句——亚美尼亚不是“一个被忽略的国家”,而是“一个被文明遗漏的中心”。

世界最早的“基督教共和国”,没一个西方盟友

公元301年,亚美尼亚王国正式改宗基督教。这在当时,是个惊天决定。

别忘了,彼时整个罗马帝国还在搞多神信仰,基督徒是被追杀的。

波斯人信拜火教,阿拉伯地区搞多神祭祀,连东正教都没定型,亚美尼亚硬是在三夹板中间说,我改宗了,我搞基督教国教,谁也别拦着。

这不是跟风,也不是保命。是一次文化自立的标志。

他们不选罗马那一套,也不选波斯那一套,干脆自创一支教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

这个教派现在依然存在,全球有500万信徒,最早的教堂还在用,圣座设在埃奇米阿津,堪比梵蒂冈在亚美尼亚版。

而梵蒂冈承认的四大最古老教会中,就有亚美尼亚教会。

你可以说它信仰虔诚,也可以说它倔强到底。

结果是,这个国家长期在宗教文化上“脱轨”,既不跟罗马,也不跟东正教,更不搭理伊斯兰。这种立场,几乎注定要被周边孤立。

最极端的历史一幕发生在20世纪初。

奥斯曼帝国衰落时,大批亚美尼亚人因“背信”而被驱逐、屠杀、流放。

那段历史现在被多个国家承认为“大屠杀”,而亚美尼亚人把它当作国族记忆刻进灵魂。

这之后,亚美尼亚靠近苏联,成了加盟共和国之一,独立以后,外交很清晰——主打认同感,不走阵营挂靠,现实是,被夹在俄、土、伊、阿之间,四面无援。

有意思的是,亚美尼亚人不怨。他们搞世界侨民大会,全球有800万亚美尼亚人分布在俄、美、法、黎巴嫩等地。

自己国内才300万人,国外人却比本土还多两倍。

你想啊,凭什么这么多亚美尼亚人在国外活得还挺好?我觉得,就仨字:文化根。

无论在哪,他们讲亚美尼亚语,写自己字母,办本地教堂,唱本地圣歌。没人能把他们融化。

2000年前建的格加尔德修道院,还在礼拜;5世纪写的亚美尼亚文手抄本,还能在埃里温手稿博物馆看到。

这个博物馆不得不说。叫“马特纳达兰”,全球唯一一个专门保存亚美尼亚文古籍的地方。

从5世纪到20世纪,几千本古籍,从医学、天文到哲学、军事,全有。

关键是什么?这些书不是皇帝写的,是普通文士、教士、学者、医生手抄出来的。纸张、墨水、格式,全靠自己琢磨。

你可能觉得奇怪,一个山地国家、打仗打得快断种了,怎么还天天抄书?我想说,这国家之所以活下来,不靠武器,靠的是文化自觉。

谁都想当世界中心,亚美尼亚不说这句话,但一直在干这件事。只是人太少,地太小,吆喝声传不出去。

那你说,今天的亚美尼亚还有啥?还值得关注吗?后两章再说。

现代夹缝中的亚美尼亚,往哪儿走?

苏联解体后,亚美尼亚获得独立,听起来像一个民族终于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刻,实际上迎来的,却是无休止的地缘冲突和经济困局。

纳卡问题成了挥之不去的噩梦。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全名拗口,核心却很清晰——一块亚美尼亚人占多数的地区,被划进了阿塞拜疆。

苏联时期还能压住矛盾,解体后,民族身份、主权边界全爆发。1990年代爆发大规模战争,亚美尼亚占据了纳卡及周边7个地区,直接和阿塞拜疆成了死敌。

这仗没打明白,却把自己拖入泥潭。经济制裁、边界封锁、土耳其关闭边界,直接让亚美尼亚陷入半孤立状态。

2020年“第二次纳卡战争”,亚美尼亚被迫大幅让步,损失惨重,丢了大片战略高地,还引发全国抗议。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亚美尼亚宁肯吃亏也要保住那块地?

我觉得,这不是地儿的问题,是脸的问题。是一个几千年坚持自我认同的民族,不想在地图上被抹掉一块的执念。

这不是战略,是文化本能。就像家传的圣经丢了一页,再穷也得找回来。

现实呢?现实是四面楚歌。北边的格鲁吉亚靠拢西方,东边阿塞拜疆跟土耳其绑死,南边伊朗虽有联系,受制于自身问题帮不上忙,唯一稳定合作的是俄罗斯。

可俄罗斯近年来也焦头烂额,乌克兰局势一闹,亚美尼亚开始对“靠俄”模式感到不安。

2023年,亚美尼亚总统公开表示希望向西方靠拢,加强与欧盟和美国的联系。

于是亚美尼亚走到十字路口:保传统盟友,还是换新方向?

现实没那么容易,2024年,阿塞拜疆又开始向纳卡地区调兵,亚美尼亚内忧未解。

每一次局势紧张,亚美尼亚都在等别人发声。等俄罗斯,等法国,等联合国,可往往什么也没等来。

这种局面让人心寒。作为曾经的“世界最早基督教国”,它连梵蒂冈也指望不上。

那经济呢?撑不住。地理限制+政治孤立+战后恢复压力,亚美尼亚GDP常年低位徘徊,外汇收入严重依赖侨汇与矿产出口。

有点钱的家庭,把孩子送出国;没钱的守着宗教学校。年轻人流失严重,大学毕业直接移民俄罗斯、法国、美国。国内人口不涨,甚至在下降,活像一个正在退化的国家。

那它就一点希望没有了吗?倒也不尽然。

亚美尼亚非常聪明地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交通枢纽,南高加索成了连接中亚、波斯湾和欧洲的关键环节。亚美尼亚虽然地处内陆,但正好卡在这个转运圈上。

2023年中亚多国与伊朗、俄罗斯探讨“国际南北运输走廊”,亚美尼亚开始积极参与。虽然项目推进慢,可亚美尼亚人看到了机会。

只要通道能建起来,亚美尼亚就能把“夹缝”变成“要道”。

关键是,时间要撑得住。谁先熬不住,谁就出局。

世界没记住亚美尼亚,亚美尼亚却记住了世界

我认为,亚美尼亚最厉害的一点,不是创造了多少纪录,而是记住了多少次“被抹除”的时刻。

被波斯征服,被拜占庭压制,被蒙古铁骑践踏,被奥斯曼屠戮,被沙俄边缘化,再被苏联吞并。

可每次它都从书籍、教堂、语言、手稿中重新出发,拾起文明碎片,再拼起来。

全球仅存的亚美尼亚文手抄本超3万份,散落在世界各地,却都能找到源头。

埃里温的“马特纳达兰”手稿博物馆,就是靠这些碎片拼成的文明墙。你看那些羊皮纸上细密的经文和图案,谁都不敢相信这些是一个山地国家的作品。

很多古籍没有装订线,是用针线一页页缝起来的。

哪怕国家动荡,博物馆从未关闭。纳卡战争时,有志愿者用麻袋背着手稿转移,把几百年文物从火线中抢出来。

这不是浪漫,是执念。

所以我一直觉得,亚美尼亚像极了那个穿了5500年的皮鞋。

没有最时尚的款式,没有最抢眼的颜色,甚至都没人注意它的存在,可它结实,实用,还在路上。

人类历史太多中心,一会儿巴比伦,一会儿耶路撒冷,一会儿罗马、君士坦丁堡、伦敦、纽约。

可你要找那种“活下来”的国家,从青铜器走进人工智能,中间不掉线的,还真有亚美尼亚一席。

它不喧哗,不耀眼,不抢戏,可它的书还在写,字母还在用,孩子还在唱圣歌。

一个民族靠这些,扛住了千年混战。

你说,这样的国家值不值得世界记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7

标签:历史   亚美尼亚   世界   面积   中心   基督教   阿塞拜疆   国家   亚美尼亚人   罗马   俄罗斯   沙俄   奥斯曼   波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