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授:我始终想不明白,中国靠什么维系了数千年的文明大统一

雅克这个英国人,研究中国问题研究了大半辈子,写过一本叫《当中国统治世界》的书,在里面他总是提到一个点,就是中国这个地方,怎么就能从两千多年前一直保持文明的连续性和大一统状态,到现在还没断掉。

他在各种访谈和演讲里都说过,自己搞不懂中国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其他古文明比如罗马、埃及、巴比伦,早都碎成渣了,只剩点遗迹给游客看,而中国呢,从秦汉到现在,文化脉络还连着。

1993年,雅克第一次去东亚转悠,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都去了,那趟旅行让他对中国着迷。从那以后,他就钻研中国崛起怎么改变世界格局。2009年,他的书出第一版,卖了挺多,翻译成好几种语言。

书里他强调中国不是普通的民族国家,而是文明国家,这概念是他反复提的。文明国家是什么意思?就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不是从现代国家来的,而是从几千年文明积累来的。

雅克在演讲里说过,中国人最看重的政治价值就是统一,维持文明的完整性。两千年前欧洲就碎了,罗马帝国崩成欧洲各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这些大国都承认自己多民族多种族。可中国不一样,大多数中国人觉得自己是汉族。

其实汉族也不是单一种族,是几千年征服、占领、吸收、同化的结果,各种族群混在一起,差异淡化到几乎没了。雅克说,这得归功于中国作为文明国家的长寿历史,文化认同把大家绑在一起,而不是靠现代民族主义。

为什么中国能保持这种统一?雅克分析过,根子在文明国家的特性上。中国人把国家当成家庭的一部分,当成文明的守护者,不是西方式的外部力量。西方国家总有教会、商人跟政府掰腕子,限制权力,但中国国家权力集中,民众对它有种敬畏和亲近。

再看看历史层面。中国从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开始大一统,边境核心没大变,尽管王朝更迭。雅克在书里提,朝贡体系是东亚的旧秩序,直到19世纪欧洲殖民才结束,现在东亚经济又绕着中国转。

中国文明的连续性,让它不像西方那样从零起步,现代中国继承了古代的思维方式,比如儒家影响,从语言、习俗到家庭结构,都渗透着文明积淀。

雅克还说过,中国人用“中国”这个词,指的往往不是国家,而是文明,包括历史、孔子、治理方式、人际关系、孝道。这些东西定义了中国人身份,比最近一百年的国家史重要多了。

2024年12月,雅克在广州的“理解中国”会议上又讲了。他是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在平行论坛“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共同发展”上发言,说中国民族多样性突出,但统一中包容更强,比单一民族国家宽容。

他觉得中国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范式,不是模板,让各国找回文化根基,实现独立发展。会上他强调,中国重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作用大。

雅克的困惑其实是西方视角的局限。他在书里写,中国会取代美国成为主导力量,但方式不同,因为是文明国家。经济上,世界银行说中国30年增长10%,很快成最大经济体。政治文化影响也会跟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历史   英国   中国   教授   文明   国家   东亚   中国人   汉族   文化   欧洲   连续性   民族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