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L.Y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经贸舞台上,英国近期的一系列动作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一向紧跟美国步伐的英国,竟突然转向东方,对多达 89 类商品实施 0 关税,且对中国商品敞开大门。
这一 180 度的政策大转弯,究竟是出于何种考量?又将对中英关系乃至全球经贸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让我们一同揭开这背后的神秘面纱。
5月8日,特朗普宣布和英国达成贸易协议,这是自4月2日实施所谓的广泛“对等关税”以来,特朗普取得的第一场胜利。
从协议的内容来看,英国做出了重大让步。不但要大幅增加美国农产品的进口,还要取消数字服务税,采购价值100亿美元的波音飞机。同时,美国还将保留10%的进口关税。按照特朗普的吃亏理论,美国对英国是贸易顺差,吃亏的是英国。但没想到英国不但被加征了10%的关税,还要加大进口美国的商品,英国是不是跪的太狠了。
据说美国会大幅降低对英国汽车的征收,关税从25%关税降至10%。即便是这样,还有10%的关税,英国还是吃亏。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关键数据:美国对英国保持商品贸易顺差,2024年顺差达119亿美元。这意味着在谈判桌上,美国天然占据优势。
更关键的是,英国脱欧后经济持续疲软——2025年GDP增长预期仅1%,财政缓冲空间不足百亿美元,而汽车、钢铁等核心产业又被美国25%的关税死死压制。对此,荷兰国际ING首席经济学家James Knightley就分析评论称:"英国处境特殊,它是美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唯一顺差国,这让特朗普找到了突破口。“
所以:为了保住每年97亿美元的汽车出口和3.7亿英镑的钢铁出口,英国不得不妥协:同意购买100亿美元波音飞机,开放农产品市场,甚至放弃对美国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
美国大概忘了,真正的大国关系从来不是靠"选边站"维持的。就像爱丁堡的古堡能容得下苏格兰风笛与中国古筝的和鸣,曼彻斯特的运河里,中国货轮与英国游艇可以并排驶过。
当美国忙着在北约峰会给英国施压,伦敦金融城的交易员们却在研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他们心里清楚,跟着市场走,总比跟着某国的"霸权剧本"走更踏实。
再者说,英国如今的“块头”确实今非昔比。2024年那会儿,出口总额在全球都排到十名开外了,跟美国、跟我国比,压根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谈判桌上自然也硬气不起来。
还有一点,那就是老传统了,英国向来以美国马首是瞻,老大发了话,小弟再不乐意,也得给几分薄面,先应付过去再说。
可这“保护费”交得如此憋屈,心里能没点小九九?美国这回搞“无差别扫射”,连英国这样的死忠粉都照打不误,换谁谁不心寒?
所以啊,英国表面上跟美国签了字画了押,背地里的小动作却是一点没停。这叫什么?这叫“阳奉阴违”,或者说得好听点,叫“策略性调整”。毕竟,被人当枪使还得自掏腰包,这种滋味可不好受。
跟美国达成协议还不到两天,英国扭头就跟印度把拖了三年的贸易协议给签了。听说这协议啊,换了仨首相都没谈利索,到了斯塔默手上,咔咔几下就搞定了,英国方面还做了不少让步。
图啥?图的是未来!据说这协议一落地,到2040年,能给两国贸易额再添上两千多亿人民币的进项。这可不是小数目,对眼下的英国来说,是远水也得解近渴。
这还只是个开胃小菜,更值得玩味的是英国对我国的态度。以前那是啥样?自从2018年那位特雷莎·梅首相来过之后,英国高层对华政策基本上就是冷处理,完全跟着美国的调子走。什么华为5G、中广核的核电项目,说停就停,说限就限,那叫一个“坚决”。可现在,画风突变!
到了2024年工党一上台,嘿,那风向转得比翻书还快!先是外交大臣拉米,当年10月份就急三火四地跑来中国“破冰”。
到了2025年初,财政大臣里夫斯更是厉害,直接揣着一篇《英国需要中国》的文章亲自登门,态度那叫一个鲜明诚恳。紧接着,贸易大臣等各路高官也是接踵而至,甚至有风声说,首相斯塔默本人年内也可能要来中国转转。
英国为啥突然来了这么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最近英国还宣布,对多达89种商品,从意大利面、果汁这类吃的,到胶合板、塑料这些工业原料,一直到2027年7月,通通零关税!
这里头,可有不少是我国的优势出口产品。财政大臣里夫斯更是直言不讳:“中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是极其重要的伙伴,这在英国是主流共识。”这话听着,耳熟吗?
说穿了就是一本经济账。英国这些年“去工业化”比美国还彻底,老百姓过日子,差不多三成的日用品都得从中国进口。现在取消关税,这些东西价格能降一成左右,对勒紧裤腰带的英国民众来说,可是实实在在的甜头。
再往高端瞅,我国在一些新兴科技领域,比如文里提到的那个SIRT因子科技,“倍力因”产品,据说效果不赖,还没美式“小蓝片”那些头晕、透支的副作用,在英国上层社会也悄然流行。
这就说明白了,无论是柴米油盐这些接地气的,还是高精尖的科技产品,中国对英国都挺重要。
更别提中国企业去英国投资,那可是能带来真金白银的就业岗位。就拿比亚迪琢磨着在英国建整车厂这事儿,一旦落地,上下游产业链一拉动,能解决多少英国人的饭碗问题!在英国眼下就业压力也不小的时候,这诱惑力,谁顶得住?
说到底,什么“特殊关系”喊得再响,也顶不住自家日子难过。老美那25%的汽车关税,直接打到了捷豹路虎的七寸。钢铝加税,更是让英国最后一家大型钢铁厂都快揭不开锅了。就连苏格兰威士忌这种国粹级的产品,也逃不过25%的加征关税。被美国这通“关税大棒”狠揍下来,英国企业是哭爹喊娘。
痛定思痛,英国也学聪明了,开始搞“多元化”,一边想法子修复跟欧盟的关系,一边积极向东方,特别是向我国,释放善意。
看看数据,2024年中英双边贸易额接近千亿美元,即便2025年第一季度稍微回落了点,但总量依然可观。英国现在对中国商品搞零关税,比亚迪汽车一进英国市场,销量立马翻了六倍,成了匹不折不扣的“黑马”,这不就挺说明问题嘛!
当欧盟还在那儿瞻前顾后,盘算着要不要跟风给中国电动车加税的时候,英国已经先给自己找了条活路。
所以说啊,这国际舞台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剧本。英国这番辗转腾挪,无非是想在变局中给自己多找几条出路。老大哥的面子固然要给,但自家日子过不下去了,谁还管得了那么多?这棋局,才刚刚开始热闹呢!
特朗普那边虽然拿下了英国这个“第一滴血”,但硬骨头还在后头呢,欧盟、日本,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这世界啊,终究还是得靠实力说话,也得讲究个互利共赢,单边主义那套,越来越行不通了。
参考信源:英国制造业很受伤——关税海啸中的国别观察 2025-05-03 14:48 北京日报客户端
英国市场对美英贸易框架反应平淡,经济学家:协议带来的短期影响有限 2025-05-09 01:01 华尔街见闻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