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游戏市场现在火得有点出人意料,去年国内小程序游戏收入差不多400亿,微信上的小游戏每月稳定有5亿人在玩,而且这些玩家跟平时玩手游的人重合度特别低。
谁能想到小游戏才发展7年,就能追上手游20多年的规模,还挖出了这么多新用户。
小游戏能起来,不是没道理的。
它不用下载,点一下就能玩,还特别容易在社交平台传起来。
之前《羊了个羊》火的时候,朋友圈里全是求攻略的,后来它还加了地区分数排行,大家为了自己家乡的排名,更是反复玩、到处分享。
这种靠社交拉新的方式,比花钱打广告省太多了,对小团队来说特别友好。
而且做小游戏的投入比手游低不少。
手游动不动就需要上千万的研发费,小游戏呢?几个程序员加设计师,几十万可能就把产品做出来了,就算没成功,试错成本也不高。
本来想这只是暂时的,后来发现Unity这种开发引擎还专门给小游戏团队提供帮助,比如帮着把代码改成能适配微信、抖音的版本,等于又给小团队省了技术功夫。
当然,这一切也得靠移动端的基础。
现在大家手里都有智能手机,移动支付也方便,玩小游戏的时候想充点钱、买点道具,几步就能完成。
要是没有这些,小游戏就算玩法再好,也很难留住用户、赚到钱。
小游戏火起来之后,自然就成了香饽饽,大公司肯定不会放过。
现在70%的上市游戏公司都开始做小游戏了,像世纪华通的《无尽冬日》、三七互娱的《寻道大千》,现在都是小游戏里的头部产品,尤其《寻道大千》,上线后好几个月流水都排在第一。
连国外的Supercell都把《荒野乱斗》《皇室战争》搬到微信上了,这竞争一下子就激烈起来。
中小团队难在哪?成本涨了,玩法还得升级
大厂一进来,中小团队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最明显的就是投入变高了,尤其是营销这块。
三七互娱去年上半年光花在互联网流量上的钱就有50多亿,其中50亿都用来买量,单《寻道大千》一个游戏就投了30多亿。
这钱数,中小团队想都不敢想,更别说跟人家抢流量了。
玩法上也得跟着升级。
以前小游戏靠个新鲜点子就能火,比如《合成大西瓜》《召唤神龙》,简单好玩就行。
现在不行了,用户不满足于只玩个新鲜,得把创意和成熟的手游玩法结合起来才行。
就像《无尽冬日》是把生存创意和SLG玩法拼在一起,《寻道大千》是砍树加放置玩法,单纯的小创意根本站不住脚。
中小团队现在还面临一个麻烦,就是玩法容易被抄。
一个新玩法出来,不到一个月就会冒出好几个相似的游戏,本来靠自然流量还能拉点用户,现在能有十万用户都算不错了。
更别说还要琢磨怎么让用户一直玩下去,怎么设计内置的付费点,这些对没什么经验的小团队来说,都是难题。
不过,中小团队也不是没路子走,关键是得会借力。
现在不少平台都在帮小游戏团队,比如字节跳动去年6月在武汉、成都开了行业沙龙,给团队提供补贴,甚至团队投多少钱推广,平台也跟着投一样多,还免费给技术支持。
有个小团队就靠这个政策,把营销成本降了快一半,流水反而涨了不少。
快手也有动作,把小游戏跟短剧、小说放在一起推,比如看短剧的时候能看到同款游戏道具,用户点进去就能玩。
Unity更实在,不光帮着改代码,还帮着优化游戏设计和商业化方案。
之前有个叫《幻境深渊》的游戏,就一个人开发,靠Unity帮忙做技术优化和付费设计,最后每月能有30万流水,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
手机厂商也没闲着,小米、OPPO这些公司搞了“全场景分发”,小游戏能在手机负一屏、浏览器、游戏中心里露脸,不用花钱买量也能有曝光。
有个休闲小游戏就是靠小米的负一屏,每天新增用户都能有5万多,对小团队来说,这可是省了大笔推广费。
现在回头看,中国小游戏市场确实挺厉害,7年就从没人关注做到快赶上手游的规模。
虽然大厂进来后,中小团队要面对更高的投入和更激烈的竞争,但好在有平台和技术公司帮忙,只要找对方向,不用跟大厂硬拼,也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我觉得中小团队不用怕,创造力才是他们最值钱的东西。
就像Unity的人说的,把玩法创意做好,技术和商业化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反而能更专注。
接下来的Unite2025大会说不定还会有新政策,到时候中小团队的路子可能会更宽。
毕竟市场这么大,不是只有大厂能赚钱,小团队找对自己的航线,一样能在里面分到一杯羹。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