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的教训,给中国提了个醒:一旦台海爆发冲突,务必死守3处

叙利亚18.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跟中国江苏省差不多大,2011年之前人口有2300万左右,还有点石油资源,每天产量能到38.5万桶,不多但够用。

地理位置在中东,夹在伊拉克、土耳其、黎巴嫩、以色列和约旦中间,边境线加起来好几千公里,算是个交通要道。

可惜,叙利亚从古到今都招人眼热,各种势力都想插一手,导致成了个典型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例子。

国家命脉被人掐住了

叙利亚悲剧的起点,就是它赖以生存的两大命脉——石油和粮食——被从自己身体里活生生剥离了出去。

战前的叙利亚,日子过得还算有谱。东北部的代尔祖尔省,每天能产出近40万桶石油,不仅能源自给自足,还能出口换外汇。

北部的哈塞克和拉卡省,则是叙利亚的“大粮仓”,每年产出五六百万吨粮食,让2300万人口吃饱饭不成问题,甚至还能往外卖。

可战争改变了一切。这些国家的核心资产区,很快就落入了外部势力支持的库尔德武装手中。这就造成了一个极其诡异的局面:石油和粮食名义上还在叙利亚国土之内,实际上却成了悬在政府头顶的“体外武器”。

后果是灾难性的。政府失去了最重要的财政来源,石油产量一度暴跌到区区4万桶,到了2024年也才勉强恢复到8万桶,连战前的零头都不到。

这导致叙利亚从一个石油出口国,沦为了一个需要靠伊朗输血、四处求油的乞食者,能源基建的损失高达1150亿美元。

更要命的是粮食。产粮区易手后,加上灌溉系统被毁、农民流离失所,粮食产量直接腰斩。

到了2022年,全国竟有高达1200万人食不果腹。曾经的粮食出口国,现在需要依赖大量进口和国际援助才能勉强糊口。

凯撒法案,釜底抽薪的一击

如果说失去油田和粮仓是让叙利亚慢慢失血,那美国在2020年6月推出的《凯撒法案》,就是直接拔掉了它的呼吸管,试图让它当场休克。

这个法案的阴毒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的贸易禁运。它利用美元的全球霸权,对全世界放话:任何实体、任何个人,只要敢和叙利亚政府做生意,就会被美国制裁,资产冻结,并且被踢出美元结算体系。

这等于把叙利亚变成了一座经济孤岛,一剂经济上的“死缓”。其破坏力是毁灭性的。战前约600亿美元的GDP,到2020年已经萎缩到了可怜的120亿美元。

叙利亚镑沦为废纸,恶性通胀让物价飞上天,普通人的生活被彻底摧毁。经济的崩塌,精准地侵蚀着国家机器的根基。政府财政枯竭,连公务员和军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旅游业、工业、资本……所有能创造财富的东西几乎都消失了。当一个政权连最基本的组织和动员能力都丧失时,它就只剩下一个空壳了。

医院里缺医少药,学校被迫关门,城市常态化停电。这种内部肌体的坏死,才是后来军事上“一触即溃”的真正原因。一支空有番号的军队,是建立在一个已经破产的国家之上的。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当国家连饭都不能让你吃饱时,这份契约也就宣告破产了。

叙利亚的最后崩盘,正是这种社会契约的彻底瓦解。超过一半的人口失业,四分之一的人口(约600万人)逃亡国外成为难民。

留在国内的人们,每天都在饥饿、贫困和绝望中挣扎。当“活下去”都成为奢望时,任何宏大的政治叙事都显得苍白无力。

这种绝望情绪,最终传导到了军队。那句老话说的没错,“饥饿的士兵不会战斗”。当一个士兵的家人都在忍饥挨饿,当他发现自己保卫的政权自身难保时,他的战斗意志也就烟消云散了。军人们无心恋战,政府官员们也离心离德。

这也就解释了战争末期那个奇怪的现象:巴沙尔·阿萨德已经无法有效调动和指挥他的军队了。


所以,大马士革的迅速陷落,与其说是反对派的军事胜利,不如说是阿萨德政权遭遇的一场“最终清算”。这是一场沉默的、非暴力的全民公投,结果在战场上得到了体现而已。

警示

叙利亚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一个大国在现代混合战争下面临的深层次安全挑战。

它用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一旦真正的冲突爆发,有三个地方必须死守,它们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单纯的军事防线。

第一,是国家的“资源主权”。对叙利亚来说,这是石油和粮食。对中国而言,这不仅是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更包括核心技术、关键产业链和金融体系的自主可控。

我们之所以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大力发展新能源,就是为了把国家的命脉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第二,是国家的“经济韧性”。《凯撒法案》的威力,提醒我们必须为可能面临的极限金融制裁做好准备。应对之道,就是建立一个强大且独立的内需市场和经济循环体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循环”。只有这样,才能在外部风暴来临时,保证自身的经济机器不停转。

第三,也是最根本的一点,是国家的“社会契约”。叙利亚的最终崩盘,源于民心尽失。一个国家最坚固的防线,永远是人民的福祉和对未来的信心。只要能持续改善民生,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国家就能拥有抵御一切外部压力的最终底气。

在今天这个时代,真正的国家安全早已超越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一场针对经济、民生的“无硝烟战争”,其杀伤力可能远超枪炮。守住资源、稳住经济、凝聚民心,这才是大国在未来复杂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财经   叙利亚   台海   中国   教训   冲突   国家   凯撒   经济   法案   石油   粮食   美元   命脉   战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