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件事在石家庄不断被提起,那就是“石家庄东垣古城遗址发现两汉时期真定国宫殿遗存”的劲爆消息,石家庄各个媒体都先后跟进,自媒体也积极介入到宣传推介中,许多朋友都将这条消息转发给我,想让我针对这件事说上几句。关注推动东垣古城遗址的保护开发利用也有许多年了,看到在二十多年后东垣古城遗址终于以无可争辩的考古实事证明了它在历史长河中的存在意义,就是远在泉州远在长春也是十分的欣慰,要的就是这样的结局。
关于东垣故城的保护开发利用,二十多年来通过现场考察田野搜集也算和东垣故城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捡拾搜集到修复研究,从推介宣传到呼吁警醒,东垣故城能够在社会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一定进展,只能说是时代的进步是文化的倒逼,那绝对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功劳,是历史发展到某个阶段的必然结果。如果说2022年东垣故城区域约3255亩违建区域能用28天拆除,创下石家庄违建集中拆除多项记录还算可圈可点,那之后就实在不敢恭维。
从声势浩大到虎头蛇尾再到偃旗息鼓,从轰轰烈烈的拆除到迷迷糊糊的开工,现在看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方案就是个复制粘贴的蹩脚方案,极快的速度推出,极快的速度被认可,极快的速度建设,缺少严谨周密的调研,缺少深入文史的研究,对当地的地理大势更是知之甚少,更缺少基本的尊重,几张看上去眼花缭乱的草图就决定了东垣故城遗址公园的未来发展方向,让人不免会和大跃进时的小炼铁炉,和浮夸时代的亩产万斤的相似感觉。
于是我们从至今还伫立在各处的展览标牌上还能看到令人激动不已的信息:总占地面积是4180亩,总投资约10.78亿元,建设期为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一期是什么二期是什么也都说的清楚明白。期待了二十年的东垣故城遗址公园终于要动工了,尽管对方案存疑,对把博物馆设置在东南方向严重不同意,但还是被项目的大刀阔斧的进展鼓舞,2022年10月写下了《盛世东垣赋》给与积极评价,尽管2021年12月也写过《东垣故城的保护,除了尊重历史,还需要创新精神》予以警醒,可是这个项目还是落了个虎头蛇尾的结果。
按照公示是要在2023年6月完成既定目标,然而后来的进展怎么看都是在停滞不前都是在瞻前顾后,口号喊出去了结果却像是偃旗息鼓了。于是在2023年11月又写了一篇《欣逢盛世必须要写一篇盛世东垣赋》予以提醒,2023年12月又撰写《大家都关心的东垣故城遗址公园,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文章给与引导,尽管2022年10月曾经用《东垣古城还是东垣故城,细究还是不能混为一谈》来解疑释惑,希望归还历史本来面目。石家庄历史文化圈子里有人像我这般苦口婆心吗?当文化情怀和乡土观念碰撞就一定是非痴既傻。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到2023年6月没有完成既定目标,到2024年6月东垣古城遗址公园就更是陷入无序状态,到秋天更有复耕的迹象,还有人说东垣古城遗址公园已经移交园林局管理了,这种感觉就和听说正定新区已经移交正定县管理一样的让人颓废。难道园林局比市旅投集团比文化旅游局更懂历史更懂文化更懂考古?这算是功成名退还是激流勇进,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那东垣古城遗址公园是要在园林绿化方面开始精雕细琢,而非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推介了,这些非常规操作,让我这非痴既傻的人更是如坠五里云中。
从去年秋天来自东垣故城考古现场就不断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这和我许多文章预测的几乎一模一样,想不到的是发掘现场和发掘报告给我们呈现了更加科学严谨的考古实事,说它是华北地区目前发现的布局最完整、规格最高的两汉高等级建筑群,揭露的大型建筑基址是国内目前发现保存状况最好的东汉宫殿建筑遗存,应是侯国宫殿区所在,特别是出土的“真定长乐”铭文瓦当这一关键物证,可判定此次揭露的第二期宫殿建筑属两汉时期真定国宫殿遗存。曾两次参观考古现场,尽管我手里也有许多东垣古陶,但那种震撼却是前所未有的。
而这种强烈震撼会对石家庄的城市溯源,对石家庄城市历史文化的研究、宣传、推介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将这种视觉和感官冲击力及时传递给石家庄市民以及国内外游客,将东垣故城这个有待培育的强IP转化成城市灵魂,东垣故城遗址公园就需要借助此次发掘报告的东风,积极推进东垣故城遗址公园的方案调整和优化,当下呈现的保护设施和东垣故城的品牌价值严重不匹配,甚至有西服革履戴了个瓜皮帽的感觉,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规划建设东垣故城遗址考古博物馆,顺势推进石家庄东垣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就成为必然。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级别很高,审批标准更是严苛,官方解释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研究阐释、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文化空间。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0年10月9日公布,分别有12项和23项。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于2013年12月18日公布,分别有12项和31项。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分别有12项和32项。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分别有19项和32项。
通俗地说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众可以通过观摩考古现场、欣赏出土文物、消费文创产品、体验考古发掘和文物修复,接受考古熏陶、历史教育,深入了解遗址承载的文化与历史,理解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探寻人类社会的过往与将来。我们熟悉的圆明园、三星堆遗址、秦始皇陵等,都建成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河北省泥河湾、赵王城、邺城等3处考古遗址公园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燕下都、定窑2处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未来石家庄区域内的中山国王陵有可能进入此列,东垣故城也是有可能的。
这至少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目标,也能督促在东垣故城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管理中高标准严要求,而不是现在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境况。新的发掘报告的出炉必将掀起东垣故城历史文化研究、宣传、推介的高潮,我这个人历来不喜欢扎推凑热闹,再加上少有的非痴既傻本性,十几年前的2009年就在《石门捕鼠犬对石家庄城市规划建设的几点建议》和《关于东垣故城遗址保护的几条建议》里提到体育大街和建华大街两条交通主干道对故城遗址的切割破坏作用,时至今日就成了困扰东垣故城遗址的大问题,既成事实如何规避都是大难题。
二十多年来为东垣故城写了多少文字,拍了多少图片,倾注了多少热情,此间冷暖也就自己知道,报纸、电视、杂志、专题片固然是一种肯定,许多文章也确实起到了普及宣传的作用,也被荣幸地获得过“石家庄市文物保护先进个人”荣誉,但是囿于草根见识和桀骜性格,在与有关方面的交流沟通互动协调,甚至文物捐献事宜上都不能同频,甚至会让人产生土八路给正规军献计献策是越俎代庖的感觉,你的《痴语梦呓》和指手画脚就是对老子也不想听。不过网络是有记忆的,时间会再次证明“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道理。
文章写到这必须要结束了,这样的文章没有人付稿酬再长也没用。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盼望着我们的城市好,期待着我们的百姓富。石家庄东垣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梦想可能有些遥远,但看看东垣故城遗址公园公示牌还是要有些使命感和紧迫感,2023年要完成的重点工程,时间已经到了2025年的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发掘报告的出炉也就是考古工作者们给我们已经准备了丰富而精致的食材,这就需要城市决策者们开启智慧来决定未来的东垣古城遗址究竟能成为色香味俱佳的满汉全席还是五味杂陈的地摊小吃,还有再拖的理由?
话已至此那就在之前几篇文章的基础上再多嘴多舌一次,也算对得起爱家乡爱文史爱东垣的夙愿吧!根据发掘报告显示,未来东垣故城遗址公园要充分尊重古河道存在的现实,恢复水景观为东垣古城遗址公园赋予灵性,为北部居住区带来全新居住体验;东垣古城遗址公园的一波三折,需要用东垣故城遗址公园来正本清源,此处不再赘述;切割遗址的体育北大街改邪归正,穿越石津北干渠后继续直行再折向东北,减少对大遗址的人为分割;在考虑西南区域陶窑遗址利用的同时,启动东垣医养区和东垣美食街项目,项目会花钱更应该会挣钱。
这篇文章还是属于善意的提醒,可能有些麻辣滋味会令人有些不适应。早就有人提醒我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何必咸吃萝卜淡操心呢!我也数次萌生彻底退出江湖的意愿,但一想到先人留下“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祖训就免不了心潮澎湃笔走龙蛇,尤其是在考古现场看到古人遗存下来的基址区、城垣、城门、城壕、道路、水系、居住址、手工业作坊等,就有要和古人和时空对话的冲动,三环内的石邑故城已经被现代城市彻底掩埋,东垣故城能够有如此不错的考古成就大白于天下,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同样是城市之源其意义就颇显重大。
2025年4月7日于正義堂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