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老房子“免费”换新房?全国已试点,这批人身价要涨!


老百姓的福利来了,这批人可以拿老房子免费换新房了?

提到老房子改造,不少人都有一肚子委屈,要么是刷层外墙、装部电梯的“表面功夫”,墙皮照裂、没独立厨卫的难题照样在。

要么是一纸拆迁通知,逼得人离开住了几十年的老地方,熟悉的菜市场、老邻居全散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国家力推的“原拆原建”新模式,让老业主不用搬远,就能在原地住上崭新的房子,这事儿不是空想,全国多地已经试点落地,不少人已经尝了鲜。

不过,“免费”换新房真的不用花一分钱?到底哪些人能赶上这波福利?

啥是“原拆原建”?

很多人一听拆房子,就以为是要搬去远郊的安置房,或是拿着补偿款去陌生小区买房,以前的拆迁确实这样,可“原拆原建”完全是另一回事。

简单说,就是把你住的老房子拆了,在原来的地块上按新规划重新盖,盖好之后你还搬回这里住,连楼下卖早点的张阿姨、隔壁下棋的李大爷都还在,生活圈一点没乱。

这和传统的旧改比,简直是天差地别,以前旧改,最多就是把外墙刷得亮一点,加几部电梯方便老人上下楼,可房子里的核心问题解决不了。

有的老房子连独立厨房、厕所都没有,做饭得在楼道里搭个灶台,,有的墙体开裂、屋顶漏雨,修了补补了修,还是治标不治本。

但原拆原建不一样,它是彻底的“换新”,新的户型、新的结构、新的设施,连采光通风都能重新设计,直接从凑活住升级成舒服住。

广州的黉桥·小石集就是最好的例子,这里以前是17栋上世纪60到80年代的老房子,不少都是C、D级危房,有的住户家里连个正经的厨房都没有,下雨的时候屋顶还漏雨,住得提心吊胆。

去年10月,这个项目用原拆原建改完后,彻底变了样,红砖灰瓦里藏着岭南特色的花纹,房子里有了独立厨卫,连首层都加了250平方米的公共空间,老人能在这儿聊天,附近学校的学生放学能在这儿写作业。

现在这模式可不是广州独一份,全国都在推。

10月21号那天,内蒙古专门在包头开了现场会,说要重点探索“原拆原建”的新路子,同一天,辽宁也发了《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工作指南》,把“居民自愿、政府引导、企业实施”的规则写得明明白白。

这些试点就像样板间,照着这个路子走,未来会有更多老小区跟上。

“免费”不白给!

听到原地换新房,不少人第一反应是这得花多少钱?难道全靠政府补贴?

别误会,“免费”可不是真的一分钱不用出,而是不用像买新房那样掏全款,钱是大家凑着花的,政府补一点、业主出一点、企业投一点,三方合力把压力分摊了,谁都不用扛重担。

辽宁的方案最直接,就是“三一点”模式。

比如某个老小区改造,每平方米的成本大概是2000元,业主可能只需要出200元,政府补贴600元,剩下的1200元由企业承担。

企业为啥愿意投钱?因为改造后,企业可以负责小区的后续运营,比如管理停车场、维护公共设施,赚点服务费,既帮了居民,自己也有收益。

包头的做法更灵活,除了政府给补助、企业让利,还会帮居民争取政策支持。

比如有的居民经济条件一般,掏不出改造费,当地会协调银行给低息贷款,或者允许居民分期付,尽量不让钱成为“拦路虎”。

有个小区的王师傅算了笔账:“我家60平方米的房子,改造只掏了1.2万,分两年付,每个月才500块,比租房子还便宜。”

广州小石集的项目更有巧思,这里有公房也有私房,国企北秀公司主动担起了公房的改造费,还负责后续的运营维护。

对于私房业主,工作人员不是硬催着出钱,而是上门跟他们算明白账,现在花10万改造,以后住的是新房,房子升值了不说,不用再担心漏雨、塌房,多划算?

最后,所有私房业主都愿意出钱,没人觉得亏。

积木建房子

广州小石集项目用的“BMC钢结构模块化技术”,说通俗点就是搭积木建房子。

房子的主体构件、厨房卫生间的模块,都是在工厂里批量做好的,比如一面墙、一个卫生间,在工厂里把水电、瓷砖都装好,拉到现场后,像拼乐高一样拼起来就行。

整个项目一共装了56个模块,速度快得惊人。

跟传统施工比,这技术的好处太多了,首先是快,工期直接缩短了60%,传统方式要两年才能完工的项目,用这技术半年多就弄完了,居民不用等太久。

其次是安静、干净,工厂里做好的零件,现场只需要拼装,没有大锤砸墙、电锯切割的噪音,也很少有扬尘和建筑垃圾,住在附近的人基本不受影响。

更贴心的是,这技术还很环保,小石集的新房楼顶,装了一圈光伏板,每年能发1.24万度电,差不多能减少1.2吨二氧化碳排放。

夏天小区的公共照明、电梯用电,基本都靠这些光伏板供电,不仅省了电费,还保护了环境。

不过,技术再好,也得解决人的问题,老小区产权复杂,有公房、私房,还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想让所有居民都同意改造,可不是件容易事。

广州小石集项目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他们的秘诀是“耐心听、用心帮”。

从项目一开始,工作人员就挨家挨户问居民的想法:“你希望新房多大面积?想不想要阳台?公共空间想用来干啥?”

有居民担心改造期间没地方住,他们就帮忙联系临时住处,还补贴房租,有老人担心“新房太高,爬不动楼”,他们就承诺“一定装电梯,而且电梯里有座椅,方便老人”。

最后,没有一户居民反对,所有私房业主都签了字。

不是所有老房都能换!

看到这里,不少人肯定会问:“我家也是老房子,能不能搞‘原拆原建’?”

别着急,这事儿不是所有老房都能沾光,有两类房子优先,符合条件的才有可能赶上。

第一类是“危险又急需改”的房子,比如像广州小石集那样的C、D级危房,住起来不安全,随时可能出问题。

还有的老房子是砖木、砖混结构,连独立厨房、厕所都没有,生活特别不方便。

这类房子改造的迫切性高,政府会优先考虑。

第二类是“产权清晰、居民意愿统一”的小区

如果一个小区里,有的房子产权不明晰,或者有的居民想改、有的不想改,就算房子再旧,也很难推进。

除了这两个条件,居民的经济条件也得考虑,毕竟改造时居民要出一部分钱,如果大部分人都掏不起,就算房子再旧,也很难落地。

比如有的小区,老人多、收入低,掏不出改造费,当地政府就会多补贴一点,或者协调企业多让利,尽量帮大家解决困难。

未来,原拆原建还会更贴心,不只是盖房子,还会加更多便民设施,比如在小区里加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游乐场,或者跟附近的学校、医院合作,让居民看病、孩子上学更方便。

如果你家小区是C、D级危房,产权清晰、大家也都想改,不妨多关注当地住建部门的消息,说不定下一个“原地换新房”的,就是你家。

其实这事儿说到底,不是为了身价涨,而是为了让大家在熟悉的地方,住得安全、舒服,这才是最实在的福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财经   人身   试点   新房   出手   国家   全国   居民   小区   房子   广州   项目   政府   私房   业主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