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教师节:教师的“超级力量”,藏在践行美德的日常里

今天是教师节,总想着用文字留些印记,为这个承载着使命的日子增添几分仪式感。

昨天中午与爱敏姐小聚,她身上那份始终饱满的热情与好学奋进的劲头,让我再次感受到:一个人身上的美德,从来都是自带光芒的。巧的是,今日读乔纳森·海特的《象与骑象人》,书中提到的“六大美德”——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恰与这份感受呼应。

这六大美德之下,又延伸出24种人格优势,像一把把钥匙,藏着每个人独有的“超级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像海边的一块璞玉。漫长人生里,岁月的潮水反复冲刷,那些藏在骨子里的美德与优势,便渐渐显露出温润的光泽。不妨对照着这些美德与优势,找找自己身上的“超级力量”——或许是待人时的仁爱,或许是做事时的节制,又或许是面对困境时的勇气。

人这一生,本就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而教师这份职业,更让这份“完善”多了一层责任。我们常说“为人师表”,便是要以自身的言行作表率,在践行美德的路上走得更稳些、更实些。之前,我对“美德”二字的理解还多停留在概念层面,如今却渐渐明白:培养美德,从来不是空洞的要求,而是藏着实实在在的“双向奔赴”。

为什么要践行美德?答案其实很简单——美德本身就是最好的回报。当我们以诚实对待学生,以勇气直面教学中的难题时,收获的不只是他人的认可,更是内心的踏实与满足。这种源于内在的成就感,正是提升幸福感最坚实的基石。

而“施比受更有福”,则道尽了美德的另一种力量。当我们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看到他们的情绪,俯下身倾听学生的烦恼,甚至参与公益、成为义工时,看似是在“给予”,实则是在为自己搭建更温暖的人际连接,唤醒内心更深层的善意。这也难怪那些常做公益的老师,总显得能量满满——践行美德的过程,本就是一场“双赢”,既温暖了他人,也丰盈了自己。

这个教师节,不谈轰轰烈烈的奉献,只愿我们都能在日常里守住心中的美德,哪怕没有鲜花与掌声,也要把那些藏在言行里的“超级力量”传递下去,让美德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悄扎根、生长。毕竟,教师最珍贵的“礼物”,从来都是用自身的光,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美文   教师节   美德   日常   力量   教师   学生   仁爱   璞玉   勇气   身上   优势   言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