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算计过头,铁矿石涨价15%,中方主动掀桌,不做冤大头了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10月初外媒爆料的一条消息,和中国长期进行铁矿石合作的澳大利亚矿业集团必和必拓突然出了问题,中方要求其使用人民币结算,否则就不买货物。

起初各界认为中国正在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但这件事经过两周之后调查也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是澳大利亚率先对中国设下的一个局,只不过最后玩“脱”了,中方对于澳大利亚的算盘可谓是寸步不让。

自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上台后,执政党工党政府向中国大力示好,还采取包括访华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恢复关系,中澳之间的铁矿石贸易才逐渐“解冻”。

根据业内报告指出,中国企业惯于进口澳铁矿,因为澳大利亚铁矿床品质高、储量大,再加上价格合理以及和中国海运优势便利,成为多年来的“首选”。

目前中国也是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家,进口全世界75%钢铁原矿,原本中澳合作是非常稳定且有前途的。

但今年特朗普上台之后,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打击中国钢铁。

在拜登时代以及之前,美国都是单方面对准中国、欧盟等国家实施关税。

不过钢铁这种产品存量大,来源也很难追查,中国的钢铁销往全球多数国家,其中一部分就被这些国家中转卖到美国了,关税影响也不大。

现在特朗普采取的措施变了,今年连续两次向全球钢铝征收关税,税率从25%直接涨到50%。

很明显,此举就是针对最大的钢铁出口国中国,让中方的钢铁从任何途径都很难流到美国。

不过业内人士早就指出根本不现实,最重要原因是美国钢铁生产能力一言难尽,国家想发展就必须对外进口。

美国钢铁之前也是家底很阔,在二战期间,一个国家生产了将近全球一半的钢铁,这是他们能赢战争的关键。

但到了现在美国产业多年空心化,钢铁行业早已经是半死不活了。

就拿美国曾经最大的钢铁公司美钢举例子,现在加上工人工资、环境治理费用、物流费用等等,产出的钢铁和印度比都没有什么竞争力,还差点被日本收购。

所以即便是加了高关税,不少企业也要咬着牙买高价钢。

就在这个时候,澳大利亚突然出现不正常的调整:澳洲将钢铁原矿石报价上涨了15%,输华铁矿石“大涨价”。

为什么说这次调整不正常,因为今年美国的关税将全球钢铁市场扰乱,今年钢铁行业都不景气。

类似情况下,原矿企业要做的应该是降价“促销”,但澳大利亚一反常态给矿石报价上升,中国受影响非常大。

这也是导致9月份中方通知“人民币结算”的关键原因,对于澳大利亚的行为,我方也拿出坚决措施“掀桌”不奉陪了。

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澳大利亚这波就是配合美国对中国搞“升本减产”围堵,只不过没有直说而已。

国际铁矿石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现在全球钢铁出口低迷,澳洲反而加价,大概笃定了他们作为中国铁矿最大供应国家,中方不会放弃这个优质矿源地。

配合美国这么一操作,中方钢铁成本增加,出口价格增加,再加上美国和欧盟这些国家设置的门槛关税,中国钢铁竞争力自然就会下降。

只不过,澳方也没料到中国会采取如此强硬的措施。

彭博社在10月9号报道说,现在消息人士表示谈判很不顺利,是处于“僵局”位置上的,甚至争端能持续到2026年初。

中国不是不买,开出来的条件是“只要人民币结算才收”,这就给澳大利亚出了难题:

澳洲现在如果真决定用人民币出口,此举肯定也会引发美国的不满,是给特朗普“难堪”。

总之对于澳方漫天要价的行为,只要他们还坚持不松手的话,谈判就非常困难。

美媒的报道还表示,中国当前给澳大利亚留有余地,他们已经售出了11月和12月的大部分矿产,只要澳洲诚心谈判的话,事情还是有希望解决的。

现在澳大利亚认为他们是中国最大的供货商,具有议价权。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莫里森执政的时候和中国关系冻结,中澳停止铁矿石贸易之后,中国直接转向其他市场。

比如巴西、印度、俄罗斯这些国家找新的铁矿石产能,这对中方保持全球第一的铁矿出口没有什么影响。

所以还是澳洲给自己的筹码看得太“大”了,才会坐地起价。

更何况中企建造的南美洲钱凯港正式投入运营之后,现在港口吞吐量足以承担中国在整个南美洲的货运需求。

包括在非洲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已启动开采,计划11月发运首船货物。

要是澳大利亚还不卖也不愿意谈的话,中国完全有可能转向巴西、阿根廷、秘鲁以及非洲国家进行矿产合作,澳洲并不是“刚需”。

反倒是阿尔巴尼斯政府快要进行新一届选举,他们承受的国内压力更大。想让中国当“冤大头”是不可能的事情,澳洲这边现在承担绝对的压力。

当前中国的"掀桌"式反制已经立竿见影:

必和必拓股价单日暴跌4.8%,市值蒸发数十亿美元,新加坡铁矿石期货价格剧烈波动。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虽公开表示"失望",却无力改变局势,中澳的谈判还在艰难进行。

不过从这件事上得到的最大教训是,中国保持供应链多元化非常有必要的,关键时候还是中国谈判的筹码。

西方当前对于中国的“产业削弱”决心很大,从资源、能源再到市场,能打击的地方都不会放过,根本目的还是要维护他们在产业链的“绝对赢家”地位。

中国在资源自主、货币结算、技术创新等领域的主导权越来越强,全球大宗商品贸易的“游戏规则”正被重新书写,西方的“垄断式经营”注定要一去不复返了。


参考资料

《《国企要参》海外视点丨必和必拓与中国铁矿石僵局或将持续至2026年》新浪财经

《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中国将是全球经济避免衰退的关键》财联社

《必和必拓部分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美元主导地位短期难撼动》新浪财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财经   冤大头   澳大利亚   铁矿石   中方   主动   中国   美国   钢铁   澳洲   关税   国家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