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无惧!32家中国厂商狂赚20亿,游戏出海靠AI降本增效?

2025年8月,Sensor Tower 发了份全球手游公司收入榜。

最能赚钱的100家里面,中国公司占32家。

这32家加起来赚了20.4亿美元,差不多是这100家总营收的三分之一。

说实话,这个数字挺让人意外的以前总觉得全球游戏市场是欧美日韩的天下,现在中国厂商居然能占这么大份额。

再往前看十年,中国自己研发的游戏在海外赚的钱,从31亿美元涨到了 186 亿美元。

现在海外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也超过了三成。

但国内市场不太行,大家做的游戏都差不多,还得靠砸钱买量抢用户,路越走越窄。

所以出海成了很多游戏公司的必选项,可出海哪有那么容易?语言不一样、文化不一样,连玩家常用的社交软件都不一样。

这些难题,倒给了跨国广告公司机会,Appier 就是其中一家。

全球手游市场里的 “中国军团”:不止巨头,中小厂商也有机会

讲完出海的大背景,就得说说现在中国游戏在全球市场的样子。

不只是腾讯、网易这种大公司在海外发力,不少中小厂商也找到了自己的路子。

2025年这份榜单里的32家中国厂商,对比2020年的数据能看出来变化。

那时候 TOP100 里只有22家中国公司,营收占比也才不到四分之一。

这五年增长挺明显的,说明中国游戏的研发实力确实在提升。

我翻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的报告时发现,2024 年中国游戏出海收入已经到了 192 亿美元,里面策略类和二次元类游戏贡献了六成以上,休闲小游戏也占了两成多,品类比以前丰富多了。

以前总觉得出海是大公司的专利,毕竟要扛住前期的投入。

但现在看,乐信圣文做的三消游戏、点点互动的策略游戏,在欧美市场都排得上号。

这说明只要选对品类,中小厂商也能在海外找到机会。

比如休闲小游戏,开发成本不高,变现快,很适合刚出海的小团队试水;大公司就不一样了,能靠《荒野行动》这种成熟 IP,在日本这种高付费市场深耕,各有各的玩法。

出海不是 “裸奔”:成本涨、选市场难,厂商都在 “小步试错”

不过出海的难处也不少,最直观的就是花钱越来越多,选哪个市场也特别考验人。

Appier 的全球业务副总涂正廷说,前几年还有游戏公司敢在日韩、港澳台一个月投几百万美金,等着回收成本。

现在没人这么干了,大家都变得保守。

老实讲,这也能理解,现在买量成本确实在涨。

Meta 今年二季度的报告里说,全球手游用户获取成本每年都涨 3% 到 5%,美国、日本这些核心市场,比 2022 年涨了快两成。

成本这么高,再像以前那样 “豪赌”,怕是要亏惨。

现在厂商都学会了 “小步试错”。

比如想做日本市场的二次元游戏,会先在台湾地区测试。

因为台湾玩家对二次元的喜好,跟日本用户比较像。

要是想推美国市场的休闲游戏,就先去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英语地区试试水。

花十分之一的预算,看看用户愿不愿意花钱、能不能留住,再决定要不要正式上线。

有个案例我印象挺深,有家公司为了确保能收回成本,比原定上线时间推迟了半年多。

虽然少见,但也能看出来现在厂商多谨慎。

选市场也特别讲究。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游市场,用户多、付费意愿强,有能力的厂商肯定想先冲美国。

但美国玩家喜欢中轻度游戏,日本玩家却偏爱中重度和二次元游戏。

本来想是不是儒家文化圈的市场更容易切入,后来发现不是这样。

点点互动的《无尽冬日》这种策略游戏,在多个市场都卖得好,说明选对品类比看文化圈更重要。

而且每个市场的广告偏好也不一样,美国适合试玩素材,日本更吃视频素材,这些细节都得提前摸透。

解决了成本和市场选择的问题,营销就成了关键。

这时候 Appier 的 AI 技术就派上用场了。

他们主要做两件事:广告服务和营销自动化。

广告方面,能帮厂商做广告视频和试玩素材,最厉害的是试玩素材,以前要做几周,现在用 AI 一两个小时就能搞定。

营销自动化就是帮厂商给用户发邮件、短信,做个性化推广。

本来想 AI 也就是省点时间,后来发现它还能精准找用户。

比如帮厂商找愿意长期付费的高价值用户,还能判断什么时候推广告最合适。

涂正廷举了个例子,AI 会建议早上给用户看 2 次广告,傍晚 3 次,晚上 10 次。

这样就不会在用户工作的时候硬推,避免浪费投放成本。

他们还帮网易的《荒野行动》做过优化,用 AI 找出可能流失的高价值用户,调整出价策略,最后不仅投资回报率涨了,用户登录率也高了。

现在 Appier 在全球有17家办公室,美日韩是主力市场,欧洲、港澳台次之,东南亚也覆盖到了。

不同市场的策略也不一样,比如在东南亚会侧重 TikTok 这种低成本渠道,帮厂商降低用户获取成本。

说实话,AI 确实帮厂商解决了不少以前靠人工很难搞定的问题,比如快速测试广告素材、精准定位用户,这些都是出海成功的关键。

最后聊聊逆全球化的影响。

很多人担心这会影响中国游戏出海,但涂正廷觉得不用太担心。

游戏是虚拟产品,跟实体商品不一样。

用户不管你是哪个国家做的,只看游戏好不好玩。

《黑神话:悟空》在海外那么火,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么看来,中国游戏出海已经从以前的 “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能在全球市场占一席之地。

虽然还有成本、本地化这些难题,但 AI 营销给了新的解决方案。

未来只要继续把游戏品质做好,再用 AI 把营销做精,中国游戏在全球的份额肯定还能涨。

毕竟玩家认的是好游戏,这一点不管在哪个市场,都不会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7

标签:游戏   家中   厂商   市场   用户   成本   日本   美国   广告   素材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