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换线者得天下!换线主宰了S15世界赛

2025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已经开战了几天,揭幕战便上演了一场火星撞地球的系列赛——世界冠军T1迎战电竞豪门IG。首局比赛就精彩纷呈,下路组合早早拳脚相向,上路甚至出现了对位单杀。但随后第二局开始,拳头游戏最担忧的状况还是发生了。尽管设计师竭力阻止,在25.20版本再度削弱换线战术,然而换线战术依然在全球总决赛准时回归,但这次的情况有所不同。

T1让他们的ADC一级独自走上,而洛则与上单奎桑提搭档走下。到了第三局,IG如法炮制,让斯莫德单人在上路发育,蕾欧娜和兰博组成下路组合。到了第四局,T1再次让ADC单人走上对抗IG的奇招韦鲁斯,下路则留下了前期对线能力极强的璐璐,来瓦解IG对线压力。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换线战术并非新概念,多年来拳头已竭尽全力试图杜绝这种现象,但2024年在赛场死灰复燃。他们最初通过增加上路防御塔前期伤害来应对,甚至在去年全球总决赛前的版本中再度提高防御塔临时抗性和伤害减免。然而在去年全球总决赛中,超过半数的比赛里职业战队仍在一级时进行换线。

于是拳头在2025年全球先锋赛前推出了极具争议的"换线检测机制",该机制会使得防御塔每次攻击造成数千点伤害,足以瞬间秒杀包括英雄在内的一切单位,这终于永久遏止了换线战术。但如今我们再次在全球总决赛舞台上目睹战队重拾换线战术,尽管拳头已采取最极端的遏制措施,在25.20版本追加了对换线战术的削弱。

不过这次情况截然不同。职业战队采用的这种新型换线策略与去年所见的完全不同。它巧妙利用了拳头实施的防换线机制漏洞,同时借助游戏内的经验追赶机制。将双人路的ADC换线到上路对阵上单英雄,而上单英雄在下路搭配辅助吃线。多亏了多兰之盾、复苏之风和传送技能,上单在换线后对阵ADC英雄,依然能够保持线上的续航能力。设计师意识到这点已经太迟了,他们在25.21版本才削弱多兰之盾和复苏之风。

最初是WE战队在比赛中使用这个套路,但发扬光大的是HLE战队。从入围赛和瑞士轮阶段前四个比赛日来看,换线战术已经广泛应用,大幅削弱了carry型上单的影响力。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今年新引入的"无畏征召"模式,这种战术很可能在本届全球总决赛中变得更加普遍,尤其在BO3和BO5赛制中,队伍会频繁换线。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剖析这种新式换线策略:它究竟是什么?如何运作?战队为何采用它?又为何堪称近年电竞史上最天才的战术之一?

这种新型换线策略的精髓在于:通过安排三名单人线队员,让所有核心输出都能独享经验值,因为无需与辅助分享经验。辅助在换线战术中不会一直待在下路或者上路,而是会积极游走做视野,将线上经验留给队友。最好的例证就是IG对阵T1的第三局比赛,双方ADC直到比赛进行到9分钟时才首次碰面。当他们终于相遇时,始终单人在上路的斯莫德竟比对手整整高出两级——尽管伊泽瑞尔此时已手握五个人头提供的额外经验。

如果你观察够仔细,会发现蕾欧娜也比兰博低两级。你可能会认为这个等级差距无关紧要,ADC之间的等级差正好被辅助的等级差抵消了。确实如此——但这是在考虑经验追赶机制之前的情况。游戏内存在两种追赶机制:英雄击杀经验和兵线经验。当协助击杀等级高于你的英雄时,每高一级就能获得20%额外经验。同时,如果击杀等级低于你的英雄,获得的经验会减少20%。附近小兵死亡提供的经验追赶机制原理类似,但参考标准是全队平均等级。

当双方下路组合终于在上路汇合时,Meiko的蕾欧娜相对于敌方每个英雄的等级差使得:如果她参与击杀T1的加里奥,将获得80%额外经验;击杀赵信或安妮获得60%;击杀任何下路组合成员则获得40%额外经验。这使她能够快速追回等级差。虽然她最终确实追上了敌方辅助等级,但在此期间她并未获得任何击杀或助攻——这意味着她依靠的是兵线经验追赶机制。

兵线经验追赶机制更为慷慨:当你的等级低于敌方队伍平均等级时,第一级差提供20%额外经验,两级差暴增至80%,三级差达120%,之后每级以40%递增。当双方下路在上路相遇时,蓝色方平均等级为6.8级(对应小兵等级7级),而蕾欧娜仅4级。由于这个等级差,蕾欧娜从小兵死亡中获得惊人的120%额外经验,相比仅获得基础经验的敌方辅助烈娜塔,她获取的经验值是对方两倍多。正因如此,蕾欧娜仅在几分钟内就完全追回了等级差。

更巧妙的是,拳头设置的追赶机制激活条件是:当游戏平均等级达到6级时才会触发。回顾之前提到的场景:当双方下路在上路相遇时,蓝色方平均等级正好是6.8级。这绝非巧合——在第一局比赛中,当Keria一直在河道逛街的洛决定回归线上吃经验时,敌方平均等级正好是6.2级。职业选手们刻意在追赶机制激活前规避经验,待机制激活后立即回线获取双倍经验。

在游戏中判断这个时机非常简单:只需点击敌方小兵观察其等级。当小兵达到6级或以上时,就是获取双倍经验的绝佳时机。通过这种策略,战队可以让三名单人线选手在前期获得等级领先,虽然辅助等级会暂时落后,但他们只需等待小兵达到6级,就能凭借双倍经验迅速追上平均等级,很快就能2级变成3级,从4级变成5级。最终结果是:战队在前期获得三名高等级核心,而辅助等级最后也能追平。

这种策略看起来像换线战术的根本原因在于:既然总有一条线要面临1v2的劣势对局,那么应该让脆弱的ADC去承受,还是让带着过度生长符文和回复装备的坦克去面对?答案显而易见是后者。于是,职业战队把他们安排到下路,这就形成了看似换线的布局。这种战术完美契合劣势对局,因为它能完全避开艰难的线上对抗。

换线战术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辅助可以趁机利用"启封的秘籍"符文。这个基石符文虽然被削弱了,但仍允许玩家在游戏中更换召唤师技能,为中后期提供巨大效用。但其问题在于前6分钟毫无作用——确切说,如果你选择这个符文,前6分钟你等于没有基石符文。而通过这种伪换线策略,辅助在前6分钟根本不需要对线,因此可以毫无代价地携带这个符文。

关于战术执行细节:通常辅助会先在下路发育到2级,这样他们就有足够技能在游走时发挥作用。两波兵线后,一旦到达2级,他们就会离开下路脱离经验范围,让队友独享经验。这时他们通常开始游走中路。由于换线检测机制在中路2分15秒(第三波兵线)就会失效,而在上路直到4分钟才失效,因此我们最常看到的情况是:辅助在2分15秒后立即前往中路gank。

当游戏时间到达4分钟,他们也可以开始gank上路而不触发检测机制。于是辅助会在2分15秒到4分钟期间反复游走于中上路之间,直到小兵等级达到6级才回归正常对线,利用追赶机制快速补回等级。无论你是爱是恨,这种战术都将在本届全球总决赛中愈发流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无畏征召"模式。该模式规定在系列赛中已使用的英雄不可再次选用,这个优秀的规则极大丰富了英雄选择多样性,但同时也可能创造无法处理的劣势对局。

以第四局BP为例:IG在第三手盲选泰坦后,连续禁用了4个辅助位英雄。再加上前几局已出场过的六个辅助,总共有11个辅助英雄无法选用。在T1需要康特泰坦的情况下,所有常规康特选择(蕾欧娜、阿利斯塔、布隆、烈娜塔、巴德)均被禁用,唯一可选的塔姆又强度不足。最终T1选择璐璐应对——但凡玩过璐璐对阵钩子英雄的玩家都明白这对线有多难受。

但换线让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T1一级就让ADC走上路,璐璐在下路发育到2级后,开始在全场疯狂游走,完美规避了这个被迫选择的劣势对局。随着赛程深入,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淘汰赛中,可能出现更多打满五局的系列赛,我们注定会看到更多这种二级辅助满地图乱跑的奇景,见证职业战队运用他们精心研发的这种革命性新战术。谁能够在余下时间迅速掌握换线战术,就有更大几率捧起召唤师奖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游戏   主宰   天下   世界   经验   战术   等级   级差   机制   英雄   敌方   小兵   拳头   组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