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理由提出疑问,无论是直播平台还是游戏平台,对于累计超大额充值是否能够采用“熔断”机制?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能否予以返还?平台在盈利的同时,也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对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喊停,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当制定相关的平台监督机制,对此类大额异常资金流向进行监管并及时发布预警。
近日,四川省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一起和网易公司有关的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泸州市某民办学校校长童敏向亲朋好友诈骗5000万元用于给网易公司开发的游戏《大唐无双》充值,事情败露后,童敏自杀身亡,而诈骗受害人起诉网易公司,要求其返还童敏案的部分涉案款项偿还债务。目前,该案已经休庭,等待宣判。
童敏毫无疑问是此案的第一责任人,但是,此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在于,童敏将3000多万元赃款用于游戏充值,而且竟然开了十几个账号,游戏平台的监管规则是否完善,着实令人生疑。相信很多网友都碰见过类似的情况:被诱导充值,或者家里小孩一通操作猛如虎,充值了巨额金钱却难以申诉返还。
游戏公司对巨额充值似乎来者不拒,颇有一丝“什么钱都敢挣”的意味。同一个用户身份信息开设十几个账号,充值总计达三千多万,游戏公司却对这一异常行为坐视不管,显然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无论是找本人核实也好,暂时冻结账号也好,或是寻求经侦部门的协助也好,事情都不会发展到牵连众广、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从巨额充值或打赏畅通无阻这一现象来看,部分平台已将一己之私凌驾于社会责任之上。前段时间,某银行员工花费6000万元打赏主播也引发热议,现在又出现童敏案,平台如果不反思自己的盈利机制,继续无视可能存在的法律和道德漏洞,那么运营生态恶化将不可避免。平台不是没有专业的财务人员和后台管理者,用如此巨大的金额打赏,不光是异常消费行为,更可能涉嫌洗钱犯罪,很多平台从业者也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但却熟视无睹,不能不说是一种工作过失。
所以,我们有理由提出疑问,无论是直播平台还是游戏平台,对于累计超大额充值是否能够采用“熔断”机制?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能否予以返还?平台在大赚特赚的同时,也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对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喊停,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当制定相关的平台监督机制,对此类大额异常资金流向进行监管并及时发布预警,把类似童敏案的悲剧扼杀在摇篮里。童敏诈骗几千万是“坑全家”,但是平台如果不作为,那就是“坑全社会”了。巨额金钱充值游戏,平台绝不能不管不问。
津云评论员|二花 仁言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