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2号探秘人
编辑|2号探秘人
以假乱真的AI陷阱有多可怕?
靳东、李梓萌被牵连,就连全红婵也没逃过。
内娱的明星更是苦不堪言!
网友直言:
还得国家出手!
都说科技改变生活。
但全看运用这项技术的人有没有良心。
万万想不到,AI诈骗的风还是吹到了央视主持人身上!
“家人们,这个深海多烯鱼油你们得试试,包治百病。”
央视主持人“李梓萌”在直播间里热情推荐,声称这款产品能改善头晕手麻、恢复记忆,还强调“有央视给你们把关,绝对有保障”。
许多观众因为信任这张播报新闻几十年的面孔,毫不犹豫地下单购买。
然而,真正的李梓萌对此却毫不知情。
在直播间里,这个“李梓萌”不仅形象逼真,声音也几乎与真人无异。
一时间,直播间人数从几万飙升至几十万,不少观众,尤其是中老年群体。
然而,当产品陆续到家后,消费者们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
一位阿姨在直播间购买了三瓶鱼油,服用半个月后没有任何改善。
仔细查看产品执行标准才发现,这所谓的“神药”不过是糖果类食品,根本不具备任何保健功能。
当李梓萌被AI克隆的事件曝光后,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介入调查。
结果发现脸和声音虽然是李梓萌的,但说话口型对不上。
偶尔还会出现乱码,脸上的光影也显得极不自然,明显是AI合成的痕迹。
央视方面很快给出回应,称:
李梓萌那段时间正在筹备新节目,根本没有时间进行直播带货,更不可能推销什么鱼油。
至此,真相大白,原来这一切都是不法分子利用AI克隆技术制造的骗局。
他们从网上搜集李梓萌的新闻片段,提取其特征、表情和说话语调,克隆出一个“假”李梓萌。
背景也被精心设计成演播室模样,一切都为了营造“央视”氛围,借助央视的公信力卖货骗钱。
网友直呼:
现在的骗子真是防不胜防!
而李梓萌的事件并非孤例,内娱明星更是苦不堪言!
首当其冲的就是老戏骨靳东!
2020 年说起,一位江西女子,在短视频平台上结识了一位自称是靳东的用户。
然而,这个 “靳东” 却对她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不仅频繁与她聊天,还向她告白、求婚。
为了证明这份 “爱情” 的真实性,“靳东” 还与她合拍了短视频,发布在平台上,这让女子更加坚信不疑。
随着感情的 “升温”,“靳东” 开始以拍戏需要资金为由,向女子索要钱财。
女子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他,不仅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甚至还打算离家出走众筹借钱给对方。
幸运的是,银行工作人员发现了女子的异常行为,并及时联系了警方。
警方经过调查,发现这个所谓的 “靳东” 是不法分子利用 AI 换脸和变声技术伪造的虚假账号,其目的就是为了骗取女子的钱财。
无独有偶,2023 年 9 月,王先生也遭遇了类似的骗局。
他的母亲是靳东的忠实粉丝,平时喜欢在短视频平台上关注靳东的动态。
突然有一天,母亲告诉他,她在平台上结识了 “靳东”。
此后,“靳东” 以各种理由向母亲索要钱财,母亲前后为其花费超过 20 万。
王先生发现母亲的行为异常后,经过仔细询问,才发现母亲被骗。
他立即报警,警方迅速展开调查,揭开了这起 “假靳东” 诈骗案的真相。
原来,这是一个有组织、有预谋的犯罪团伙,他们利用 AI 技术合成靳东的视频和声音,在短视频平台上创建大量假靳东账号,吸引粉丝关注。
一旦有粉丝上钩,他们就会以各种理由索要钱款。
这些受害者大多是对互联网使用不太熟悉的中老年女性,她们情感上相对孤独,渴望得到关爱和关注。
而骗子们正是抓住了她们的这一心理弱点,利用 AI 技术制造出虚假的情感连接,让她们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骗局。
“假靳东” 事件的曝光,让靳东本人也十分愤怒,他发文怒斥:
希望警方将骗子绳之以法,净化网络风气。
他在两会小组讨论上坦言:
“一些喜欢我影视剧的观众,被AI换脸视频骗得很惨,这个性质非常恶劣”。
而在 AI 造假肆虐的风波中,全红婵这位年轻的奥运冠军也未能幸免于难。
去年下半年,网上出现了大量“全红婵推荐土鸡蛋”的视频,假的全红婵声称:
自己吃了这种鸡蛋后训练更有力量,营养非常好。
不法分子甚至创造了一个假的全红婵在直播间里卖鸡蛋,还将全红婵和鸡蛋的合影印在包装上,在超市里销售。
而事实上,全红婵家人早在 4 月就已声明,全红婵并未授权任何农产品代言。
当时的全红婵,正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训练和比赛中,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带货活动。
这些所谓的 “冠军带货” 视频,是不法分子利用 AI 技术精心伪造的。
这些假视频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超乎想象。
有骗子的评论区里全是 “婵宝好孝顺”“支持国货” 这样的留言,甚至有人晒出 “已下单” 的订单截图。
仅该账号的土鸡蛋就售出 4.7 万件,按单均 30 元计算,流水超过了 140 万元。
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土鸡蛋,不过是普通养殖蛋,包装简陋,发货地与 “老家” 毫无关联,与视频中宣传的高品质土鸡蛋相差甚远。
直到今年八月,全红婵的哥哥忍无可忍,站出来揭露了这一骗局,提醒消费者不要上当受骗。
不仅全红婵,孙颖莎和王楚钦等奥运冠军也未能逃过这场劫难。
在一些视频中,孙颖莎竟然在帮着全红婵卖鸡蛋,王楚钦还 “收到了私信” 帮忙推销。
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组合,让人匪夷所思。
而这些视频的制作手法如出一辙,都是利用 AI 技术克隆声音,再拼接视频,以达到欺骗消费者的目的。
影视明星们同样苦不堪言。
古天乐、林峰被线上游戏平台利用AI技术,以他们过去的肖像和声音,合成“代言”宣传带赌博性质的“投资”。
刘晓庆在看过“AI刘晓庆”后,也惊呼相似度极高。
她曾紧急辟谣:
“画面是我,声音很像我,但不是我!这是怎么做到的?”
明星们的“数字分身”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活跃在各个直播平台,推销着从女装到奶粉的各种商品。
这些伪造的名人代言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更严重侵犯了明星的肖像权、名誉权。
一位经纪公司负责人无奈地表示:
“我们每天都要监测网络上的AI仿冒内容,但封禁一个,又会出现两个,根本清理不完。”
面对日益猖獗的AI虚假广告,国家终于出手进行整治。
李梓萌的案子成为了第一个AI虚假广告案,涉案人员很快被警方抓获。
除了抓人罚款外,相关部门还要求直播平台升级技术,自动识别AI合成内容。
同时要求主播必须实名登记,从源头上遏制AI虚假广告的传播。
2025年,国家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
强化AI技术源头治理,清理整治违规AI应用程序,推动网站平台提升检测鉴伪能力。
那么面对越来越逼真的AI伪造内容,普通人该如何辨别?
专家提供了几种简单的识别方法。
注意面部特征:AI技术往往难以完美处理眼睛的反射和牙齿的细节。
伪造视频中的人物眼神可能显得呆板,牙齿线条也可能不规则。
关注光线与阴影:AI生成的内容中,光线和阴影的方向可能不一致,尤其是在面部特征上。
人物与背景的光照条件可能不匹配。
检查背景细节:AI生成的视频背景往往缺乏细节,模糊不清。
背景中的物体可能会有不自然的变形。
留意皮肤质感:AI技术常常会过度“优化”人物皮肤,使其看起来异常光滑,与年龄不符。
核实信息来源:对于可疑内容,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如全红婵家人早在四月就对外声明过,全红婵并未给相关农产品代言或授权。
AI克隆技术的滥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李梓萌、全红婵等名人深陷虚假广告风波,可网友也要擦亮眼睛,多留心,才能避免悲剧发生。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央视财经
锐评|央视主播卖鱼油?必须斩断AI换脸的黑手 京报网 2025-10-16 20:19
央视主持人李梓萌遭AI仿冒带货,官方通报 极目新闻2025-10-15 21:18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