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菜价”到“黄金价”,他用一绝技,让中国稀土暴涨10000倍

前言

谁掌握了稀土提纯技术,谁就扼住了科技的咽喉,而放眼全世界,中国显然是“握力”最强劲的那一个。

要知道,美国可曾斥14亿美金在境内开发稀土,就为了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可时至如今,我们一用稀土管制,他们还是得服服帖帖的和我们坐下来谈判。

可见我们的稀土地位并不是那么容易撼动的,但鲜有人知,曾经我们的稀土其实“白菜价”,而且就算这么便宜,市场也不是很好。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他用“绝技”让我国稀土变成真正“稀土”,中国稀土地位才直线上升。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从江南少年到归国学者

这个人叫徐光宪,是浙江上虞人,1920年出生,上面还有六个兄妹,日子看起来过得可能会不太好。

不过得益于父亲是政法大学毕业律师的身份,徐光宪的童年过得还算不错,至少从小就能安安稳稳读书,还有经历跟父亲下围棋。

父亲总说这些能练脑子,后来看,确实没白学。

因为他上学时脑子就转得特别快,中学在绍兴稽山中学读书,省里的数理化竞赛拿过优胜奖。

后来战争打起来,徐光宪的学校换了一个又一个,从杭州到宁波,他硬是没断过学业,1939年从工业学校毕业后,一路考进大学学化学,1944年从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

1948年他去了美国留学,先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读化工,后来转到哥伦比亚大学。

在那边读书时,他成绩好得让人佩服,一年就拿下硕士学位,接着读博士,1951年拿到物理化学博士学位,还进了美国的荣誉科学会。

导师特别看好他,说能帮他在芝加哥大学找个好职位,妻子高小霞当时也在那边读博士,留下来的话,日子肯定差不了。

可那时候国内正在百废待兴,朝鲜战争又起,他总惦记着国家。

他跟妻子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大概意思是学的本事,得用在自己国家才安心。

就这么着,高小霞停了博士学业,他也推掉了美国的工作,1951年4月借着华侨省亲的名义,坐船回了国。

谁也想不到,这次回国,会让他后来和稀土扯上关系,彻底改变中国稀土的处境。

啃下硬骨头

回国后,徐光宪到北京大学教化学,后来还研究过核燃料萃取,当然,这些和稀土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关系。

不过在1972年,学校接到个紧急任务——得把稀土里的镨和钕分开,而且纯度得特别高,这是军工上等着用的。

那时候中国稀土资源多,价格便宜,可就是提纯技术不行,只能把挖出来的稀土精矿低价卖给外国,回头再花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价钱买人家提纯好的,等于拿着宝贝换了个吆喝。

而镨和钕又是稀土里最难分的,俩东西性质太像,国际上都觉得这活儿不好干,用的方法又贵又提不纯,根本没法大批生产。

徐光宪那时候已经五十多了,其实不用在这方面太费心,可他却非要要下这块硬骨头,接下来这个重任,即便这并非是他所学的方向。

就这样,徐光宪一门心思扑在稀土分离上。他想起以前搞核燃料分离时用过萃取法,觉得这法子说不定能用到镨和钕上。

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他带着团队试了各种萃取剂,一遍遍地做实验,就这么试来试去,他们终于找出了新门道,突破了国外技术的局限,搞出了串级萃取理论,把镨和钕的纯度提到了99.99%,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高的。

不过光在实验室成了还不够,他还想着怎么能大批生产,便设计了最合理的流程,又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把原来要一百多天的流程缩短到一个星期,让生产工艺变简单。

上海跃龙厂先试了他的技术,一排排萃取箱连起来跟流水线似的,原料从这头进去,那头就能出高纯度的稀土,以前又慢又少的老办法再也用不上了。

1978年,他办了全国的讲习班,把这技术教给各地的厂家,给中国稀土产业发展加了加速。

后来,中国的高纯度稀土占了世界产量的八成以上,国际价格降了三四成,以前垄断市场的外国企业有的减产,有的关门,有的只能来找中国合作。

中国也从稀土资源多的国家,变成了能生产、能出口高纯度稀土的国家,徐光宪也被叫做“中国稀土之父”。

直到现在,好多国家用的稀土都得靠中国,这都是他当年打下的底子。

美国绕不开的坎

要说徐光宪的贡献有多大,看看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就清楚了。

其实2010年中国对日本禁运稀土后,美国就慌了,知道老靠中国的稀土不行,这十五年一直想办法自己搞,可就是没成,到现在,稀土提纯和磁铁生产这些环节,还是得靠中国。

事实上,美国现在只有加州的芒廷帕斯矿还在产稀土,运营方说要在得州开工厂造稀土磁铁,可就算全力生产,一年的量也就抵得上中国一天的产量。

毕竟中国的工厂一年能出几千吨稀土磁铁,供着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这些产业,差距可见一斑。

不过这矿以前也火过,1965到1995年几乎全世界的稀土都从这来,可1995年中国开始低价卖稀土,加上加州环保管得越来越严,2002年就关了。

后来花了15亿升级,2017年才重新开起来,还得把矿石运到中国提纯,直到现在才开始自己处理大部分矿石。

有企业老板说,在美国开个稀土矿得29年,这辈子可能都等不到投产。

企业不敢投钱,政府也没办法。美国政府想过自己开矿、储备稀土,可就是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

五角大楼甚至想把F-35战机上用的中国合金零件换掉,最后发现根本绕不开中国的供应链。

2024年4月,中国对七种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专家都说,美国的防务企业很快就得面对成本大涨的问题。

这里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那就是徐光宪2015年就去世了,享年95岁。

可他留下的技术和办法,显然让中国稀土一直在世界上站得住脚。

以至于就算美国费了那么大劲,到现在还是离不开中国的稀土。

可见他当年的研究,不光让中国的稀土从“白菜价”变成了“黄金价”,更让中国在科技竞争里有了底气,这样的影响,真的不一般。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被中国震惊15年了,美国还是没搞定稀土”

百度百科-徐光宪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从受制于人到全球领先,他如何改写中国稀土命运? | 徐光宪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他把中国的稀土变成世界的“宝贝”丨徐光宪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财经   金价   稀土   绝技   中国   他用   美国   技术   磁铁   加州   硬骨头   国家   核燃料   低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