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97岁生日第3天,巴拿马终于出手了,卖国果然没有好下场

2025年7月29日,是李嘉诚97岁的生日。三天后,远在中美洲的巴拿马总统公开表示:

若当地法庭判决港口经营权续约合同无效,巴拿马政府将回收经营权,拟转为公私合营。

生日的喜庆气氛还未散尽,李嘉诚就收此噩耗。可见,任何企图玩弄资本、出卖国家利益的“精明”之举,终将迎来一个没有好下场的悲惨结局。

故事的序幕,由一场看似天衣无缝的“世纪交易”拉开。

这位纵横商海数十载的香港富豪,秉持着他那套“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避险哲学,精心策划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资产大挪移。

他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准备将遍布全球的43个国际港口,以高达228亿美元的天价,打包出售给美国的资本巨头——贝莱德集团。

这笔交易的皇冠之上,镶嵌着两颗最璀璨的明珠:分别位于巴拿马运河大西洋和太平洋入口的克里斯托瓦尔港与巴尔博亚港。

这不仅仅是两个港口,这是扼守世界贸易咽喉的战略要地。

李嘉诚的算盘打得极响。

他早已将公司注册地迁出香港,家族基金也悉数布局海外,其资本属性被精准地形容为“飞鸟型资本”——极度厌恶风险,永远在寻找最安全的栖息地。

近年来,他持续抛售在中国和英国的资产,将集团的负债率降至惊人的20%以下,仿佛一只嗅觉敏锐的候鸟,总能提前感知到季节的变换。

巴拿马政坛风向的微妙变化,以及美国日益露骨的介入,无疑是他眼中那股正在逼近的“寒流”。

将这些烫手的战略资产卖给美国公司,在他看来,是规避地缘政治风险、实现资本保值的必然选择。

为了让这场交易显得不那么刺眼,他甚至“贴心”地将位于中国香港和深圳的港口资产排除在外。

这场始于2025年1月,并于3月公之于众的交易,在李嘉诚看来,或许是他商业生涯中又一次“完美撤退”。

然而,他似乎忘记了,资本或许可以游离于国界,但资本家却永远无法抹去自己的国家烙印。

当他以为可以悄无声息地将关乎国家命脉的资产拱手让人时,来自东方的怒吼声,彻底击碎了他的美梦。

这笔交易在中国看来,绝非简单的商业买卖,而是对国家战略安全的公然挑战。

巴拿马运河,这条承载着中国高达21%远洋贸易量的黄金水道,一旦其两端港口被美国资本完全控制,就等于将一把锋利的匕首递到了竞争对手的手中。

美国这个早已去工业化的国家,在商品竞争上无力与中国抗衡,正梦寐以求地想通过控制全球关键水道,来获得制衡中国外贸的强大能力。

特朗普政府曾毫不掩饰地要求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缴纳高昂“停船费”的往事,还历历在目。

官方媒体《大公报》、港澳办等机构密集发声,措辞严厉地予以谴责,直指此举严重损害国家利益。

更有消息传出,中国相关部门已准备启动反垄断调查,这无异于悬在长和集团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强大的压力之下,一向“精明”的李嘉诚,终于感受到了切肤之痛。

他或许意识到,这次玩得太大了,触碰到了绝不能触碰的红线。

在2025年7月28日,也就是他97岁生日前一天,长和集团发布了一则意味深长的公告,宣布诚邀并计划引入“中国内地主要策略投资者”加入收购财团。

这个被媒体普遍解读为“浪子回头”的举动,其背后的潜在合作方,直指实力雄厚的央企——中国远洋海运集团。

中远海运,这家在全球拥有58个码头、年吞吐能力世界第一的航运巨头,提出的条件也相当明确:不仅要谋求超过30%的股权,更要求对巴拿马等关键港口的未来出售拥有一票否决权。

这番操作,瞬间扭转了局势。

对李嘉诚而言,引入中资不仅能解燃眉之急,顺利完成交易,甚至还能博一个“深明大义”的名声,可谓一举两得。

对中国而言,央企的介入,则确保了国家战略通道的安全,成功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危机。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这场风波将以一场皆大欢喜的“共赢”收场时,谁也没想到,真正的“主角”才刚刚登上舞台。

就在长和集团宣布引入中资后不到三天,远在巴拿马的“房东”——巴拿马政府,突然掀翻了牌桌。

2025年7月30日,巴拿马总审计长阿内尔·弗洛雷斯向该国最高法院悍然提起诉讼。

诉讼的理由刀刀见血,直指长和集团港口合同的合法性根基。

其一,指控上一届政府与长和签订的合同本身就违反宪法,严重损害了巴拿马的国家利益。

其二,指控2021年续签的25年经营权合同,在程序上存在重大瑕疵,甚至绕过了必要的审计程序。

更致命的是,审计部门还掌握了长和集团在经营期间,通过非法避税、利用空壳公司转移利润等手段,导致巴拿马国库蒙受高达13亿美元巨额损失的证据。

紧接着的7月31日,巴拿马总统何塞·劳尔·穆利诺亲自出面,向全世界发表公开讲话。

他的表态更为决绝,声称一旦法院裁定合同无效,巴拿马政府将毫不犹豫地直接收回这两个港口的运营权,并计划转为一种全新的“公私合营”模式。

穆利诺总统那句“无论修改与否,我看不到合同延续的可能”,几乎宣判了李嘉诚这笔交易的死刑

这突如其来的一击,让李嘉诚阵营和准备接盘的美国贝莱德都傻了眼——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

外界不禁要问,巴拿马这个夹在中美之间的小国,何以有如此大的胆量和底气,敢于同时挑战全球顶级资本和世界头号强权?

答案,隐藏在美国急不可耐的战略布局和巴拿马不甘沉沦的“小国智慧”之中。

整场风波的背后,始终晃动着美国的影子。

特朗普政府对巴拿马运河的觊觎之心,早已是路人皆知。

他曾狂妄地宣称“必须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甚至将1977年卡特总统归还运河的决定,斥责为“一个错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对巴拿马展开了全方位的极限施压。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国防部长赫格塞斯等高官轮番到访,威逼利诱巴拿马退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美军的“黑鹰”直升机在巴拿马机场降落,进行所谓的“联合防卫演习”,被外界普遍视为“军事碰瓷”,意在试探中国的底线。

美国甚至开出800万美元的价码,要求巴拿马拆除由中国企业建设的通信设备,企图在技术上切断中国与拉美的联系。

一系列事件的时间线更是惊人地巧合:1月20日特朗普上任当天,巴拿马就启动了对长和港口的调查;4月8日美国防长到访当天,巴拿马就公布了那份对长和极为不利的审计结果。

这一切都清晰地表明,巴拿马的行动,绝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美国因素。

然而,若将巴拿马简单地视为美国的“傀儡”,又未免低估了这个国家的政治智慧。

巴拿马深知,完全屈服于美国的压力,无异于引狼入室,最终只会落得主权沦丧、任人宰割的下场,成为美国事实上的“殖民地”。

历史上被美军入侵的屈辱记忆,依然是巴拿马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因此,巴拿马选择了一条更具风险也更具想象力的道路——利用大国博弈,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战略空间。

它不甘心在这场中美欧的牌局中,仅仅扮演一个被动的“棋子”或“棋盘”。

通过收回港口这一极端手段,巴拿马瞬间将自己从牌局的边缘,拉到了中心位置,从“棋子”一跃成为能够决定牌局走向的“棋手”。

总统穆利诺提出的“公私合营”模式,正是其平衡战略的核心体现。


这个方案的精髓在于,既不得罪美国,也为中国留下了空间,同时还能让自己分得最大的一杯羹。

它向中美双方同时释放信号:这个港口,我说了算。你们想参与,可以,但必须按照我的规矩来。

通过引入中国力量来对冲和牵制美国的影响力,这正是巴拿马在刀尖上跳舞,为自己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小国生存之道”。

在这场错综复杂的博弈中,李嘉诚无疑成为了最可悲的输家。

他那套看似精明的“避险哲学”,在波诡云谲的地缘政治现实面前,被撞得粉碎。

他试图通过抛弃国家立场来保全个人资本,结果却发现,当资本触及到一个国家的核心主权时,它就变得一文不值。

他精心策划的“避险之旅”,不仅没能让他安全脱身,反而意外地为巴拿马创造了一个收回国家战略资产的历史性机遇。

这场围绕巴拿马运河的港口风波,也为我们揭示了几个深刻的道理。

首先,资本无国界,但资本家有祖国。任何试图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行为,都是在玩火。在国家大义面前耍小聪明,最终只会被时代的车轮无情碾压。

其次,大国博弈的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贸易战、科技战、法律战,商业和金融领域,正日益成为地缘政治斗争的前沿阵地。

最后,中国的崛起,正在为世界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巴拿马之所以敢于向美国说“不”,正是因为中国的存在,为它提供了足以抗衡美国的战略砝码。

这证明,一个强大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多边主义的重要稳定力量。

如今,李氏集团想必仍在焦头烂额地寻找对策,但巴拿马政府既然敢出手,必然是做足了万全准备。

这出大戏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

李嘉诚和他那228亿美元的交易,都将成为大国博弈的注脚和牺牲品。

这世上的钱是赚不完的,但名声和底线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巴拿马这一刀,不仅仅是砍向李嘉诚的生意,更是给所有揣着歪心思、企图“胳膊肘往外拐”的人提了个醒——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信息来源:

长和计划邀请内地投资人加入财团,央企或谈判寻求进入

2025-07-28 13:40·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财经   巴拿马   下场   出手   生日   美国   中国   巴拿马运河   港口   资本   战略   集团   国家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