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杀人诛心,莫迪怎么都没想到:美国对中印的态度差别这么大

特朗普7月30号,一则推文,没有预警,没有磋商,特朗普宣布对所有印度商品加征25%的关税

这还没完,特朗普紧跟着就补了一刀,而且是正中要害、杀人诛心的一刀。他在记者会上轻描淡写地提到,是他“要求”莫迪结束了持续紧张的印巴冲突。

此言一出,印度国内舆论瞬间爆炸。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贸易问题了,这是赤裸裸地把印度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一位印度女议员在电视辩论上情绪失控,痛骂莫迪政府成了“特朗普的小丑”,把国家主权当儿戏。

让印度人更憋屈,甚至感到一丝寒意的,是对比。

大家伙儿都看得明明白白,美国对中国和对印度的态度,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咱们回想一下特朗普第一个任期,跟中国打贸易战是什么光景?

那真是锣对锣,鼓对鼓。关税清单拉了一轮又一轮,税率从25%一路加到更高,但自始至终,双方的谈判大门基本都是敞开的。刘鹤副总理一次次飞往华盛顿,莱特希泽和姆努钦也一次次来到北京。打归打,谈归谈,哪怕谈不拢,美方也得掂量掂量。

为什么?因为特朗普心里清楚,中国手里的牌,是真的能打痛美国的

你加关税,我这边大豆、飞机的采购订单就能立刻转向。你搞科技封锁,我这边稀土产业打个喷嚏,全球高科技产业链都得跟着感冒。更别提中国那个庞大到任何跨国公司都无法忽视的消费市场。苹果的库克、特斯拉的马斯克,哪个敢说“我不需要中国市场”?特朗普再怎么“美国优先”,也得为这些美国巨头的真金白银考虑。

所以你看,对中国,特朗普是边打边谈,始终留着一线,不敢把事做绝。那是一场双方都亮出肌肉的重量级拳赛,谁都不敢轻易KO对手。

可镜头一转,看看他对印度。

简直就是降维打击。没有漫长的谈判预热,甚至连个像样的沟通都没有。7月30号,直接社交媒体“推文治国”,宣布加税,连个缓冲期都不给。更狠的是,他故意把印巴冲突拿出来说事,就是在公开告诉全世界:看,你们印度所谓的“南亚霸主”,在我这里,不过就是个听话的小老弟。

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打压,更是政治上的羞辱。特朗普的目的很明确:我不仅要你的钱,我还要你的“面子”。他要让所有人都看到,印度在他面前,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

为什么特朗普敢这么“双标”?

说白了,就两个字:实力

中国能跟美国坐上谈判桌,靠的是完整的工业体系、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强大的反制能力。而印度呢?莫迪政府能拿出的反制措施,实在是有点不够看。

面对25%的关税,印度的第一反应是去WTO告状。这当然是合理合法的途径,但大家都知道,WTO的官司打起来旷日持久,等判下来,黄花菜都凉了。除此之外,印度也象征性地宣布对一些美国农产品加税,结果清单拉出来一看,总共才涉及7.25亿美元。

这点钱,对中美贸易战动辄几千亿的规模来说,简直就是毛毛雨。特朗普可能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其实,印度不是没有机会,但莫迪政府在这场博弈中,确实犯了两个比较大的错误。

首先是反应太慢,错过了最佳的反击窗口。

特朗普要对印度动手,其实风声早就传出来了。早在今年4月,华盛顿的各种智库和媒体就在吹风,说特朗普的第二任期,会把贸易大棒挥向那些“占了美国便宜”的所谓盟友。

当时,新德里显然是心存侥幸的。他们可能觉得,美印关系这么好,又是“印太战略”的核心伙伴,莫迪和特朗普的“个人友谊”也还不错,特朗普不至于真下死手。

结果,印度就这么一直观望、等待。直到7月底,眼看情况不对,莫迪才急急忙忙飞去欧洲,想拉拢欧盟当后援。最后跟英国签了个不痛不痒的贸易协议,对于迫在眉睫的危机,根本远水解不了近渴。

反观中国呢?早在2024年,就开始密集布局和欧盟的关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前不久才访问过北京,双方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达成了不少共识。这边印度还在犹豫,那边中国已经把能团结的力量都团结了一遍。

其次,也是更致命的,是没有抱紧金砖国家这根大腿。

这些年,印度在国际舞台上一直想扮演一个“多面手”的角色,在中美俄之间左右逢源,搞所谓的“多向结盟”。想法是好的,但现实很骨感。这种骑墙策略,顺风顺水的时候看似风光,一旦遇到真正的风浪,就容易两头不靠岸。

印度一边参加着美国主导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一边又是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的成员。它总想在不同的圈子里都捞到好处,但当危机来临时才发现,哪个圈子对它的信任都有限。

现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不只砸向了印度。前脚刚对印度加税,后脚就宣布对巴西加征50%的关税,理由是巴西的环保政策损害了美国农民的利益。

这下莫迪才想起来,应该跟金砖国家里的兄弟们联手。可惜,时机有点晚了。俄罗斯深陷乌克兰问题的泥潭,自顾不暇。而中国呢?这些年印度在边境问题上反复挑衅,已经严重消耗了双方的战略互信。你指望在这种时候,中国能不计前嫌,全力帮你?难度可想而知。

信任这个东西,平时不积累,关键时刻是换不来真金白银的支持的。

特朗普这一棒,算是彻底打醒了印度的“大国梦”。它让新德里痛苦地认识到,在美国的全球战略棋盘里,印度虽然是重要的棋子,但远没有达到能和中国平起平坐的“棋手”地位

现在的莫迪,只剩下一条路可走:放弃对美国的幻想,死死抱住真正能给自己带来支撑的组织,也就是金砖。

第一步,是立刻拉拢同病相怜的巴西。特朗普对巴西的50%关税,让卢拉政府也憋着一肚子火。如果印度能迅速和巴西达成某种形式的贸易互助和补偿协议,在WTO框架下共同起诉美国,至少能在气势上扳回一城,团结更多的发展中国家。

第二步,是必须拿出诚意,改善对华关系

最近印度恢复了对中国公民的旅游签证,这被外界看作是一个试探性的示好。但这远远不够。签证限制还很多,对中国资本的投资门槛依然高得离谱。

莫迪如果真想破局,获得中国的经济支持和市场托底,就必须在一些核心问题上拿出更大的诚意。比如,在边境问题上,严格遵守双方已经达成的共识,推动局势进一步缓和,重建互信。只有这样,中国庞大的市场、资本和技术,才可能成为印度对抗美国压力的坚实后盾。

嘴上的友好,换不来真正的尊重。 只有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表现出善意,才能换来对方同等的回报。

最后,是加速“去美元化”的进程

印度已经开始用卢比购买俄罗斯的石油,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如果能联合金砖国家,进一步推动本币结算体系的扩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美元霸权的钳制。这当然是一条漫长且充满挑战的道路,但方向是正确的。就看以印度向来摇摆不定的外交风格,这次能不能坚持到底了。

结语

特朗普的这一记重拳,看似打在印度的贸易上,实则打在了印度精英阶层的“心”上。它戳破了印度一直以来对西方、特别是对美国的那个美好幻想。

莫迪现在才真正明白,在美国眼中,印度从来都不是和中国同级别的对手。想破这个局,要么就拿出掀桌子的实力硬刚到底,但印度显然还没这个资本;要么就放下身段,和真正能平等相待的伙伴真心合作。

参考文献:

《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关税,称其未提供公平市场准入》,路透社

《白宫记者会实录:特朗普谈及印巴冲突调解角色》,纽约时报

《印度宣布将就美国关税措施向WTO提起申诉》,印度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财经   美国   差别   态度   印度   中国   关税   巴西   政府   贸易   华盛顿   反制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