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地缘历史档案
编辑 | 地缘历史档案
声明:拙见在此,抛砖引玉。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日后交流。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真理越辩越明,感谢您赐教!
你知道吗?在中东这个动不动就“火药味”十足的地区,有一个国家,连中东人自己都觉得太不真实。没有内战,没有恐袭,连宗教冲突都找不到。
而且每次中东出什么大事,它永远都站在边上,静静地看,不吵不闹,甚至还时不时替别人牵线搭桥,像极了一个被迫营业的“老好人”。
这个国家叫阿曼。
对,就是你听都没怎么听过的那个国家。它不像沙特那样有钱得张扬,也不像伊朗那样常年被美国盯着,更不像叙利亚那样动不动就上新闻头条。
但它偏偏就活得好好的,稳得像一块石头。你越查它的历史,越觉得它不该在中东这种地方。它太安静,太淡定,太离谱了。
阿曼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它在一堆“刺猬”中,像个“猫猫”?这国家,是怎么在中东活成一股清流的?
别急,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个神奇的国家,看它是怎么做到“人畜无害”,却又从不被欺负的。
如果你翻开中东地图,第一个感觉就是:乱。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或多或少卷进了战争、宗教冲突或者外部干涉。但阿曼不是。
这个人口不过几百万的国家,像被谁施了魔法一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安静、稳定,甚至和平得让人不太习惯。
最关键的是,它不是靠美军保护,也不是靠石油撑场面撑出来的和平。它是一步步自己走出来的。
你可能会说,这是不是因为它太小,没什么人想打它?还真不是。阿曼的地理位置,重要得离谱。
它靠着阿拉伯海,扼守着霍尔木兹海峡,这可是全球最重要的原油通道之一。全世界40%的原油都得从这儿过。
以前谁控制这里,谁就能影响全球油价。这片地方,历来兵家必争。可偏偏,阿曼就能在这种核心地段上,稳如老狗。
它是怎么做到的?一句话:不站队,不搞事,谁都不得罪。
在中东这个“你不打我,我就打你的”地盘里,阿曼搞出了自己的生存哲学。它不跟谁结盟,也不主动插手别国内政,更不会高调表态。它甚至不跟邻国吵边界问题。
你知道在中东,边界问题能吵到打仗。可阿曼就像个“和事佬”,一边说“没事没事,我们可以慢慢谈”,一边用模糊的边界线继续和平相处。结果呢?几十年下来,它反而成了周边国家最信任的中间人。
沙特和伊朗关系这么僵,全世界都头疼。可是2023年那次“北京对话”,就是靠阿曼在背后悄悄传话,来来回回跑了不下几十次,才促成的。
也门内战打了快十年,阿曼一直提供中立谈判场地,还帮忙推进人道援助。它根本不像个国家,更像个“中东协调中心”。
但你要说它什么都不争,那也不对。阿曼不是没野心。历史上,它可是妥妥的帝国级选手。
17世纪那会儿,阿曼帝国横扫印度洋,控制了东非大半个海岸线,连首都都搬到了非洲的桑给巴尔岛。它是亚洲唯一一个殖民过非洲的国家,统治的地盘比现在大了几十倍。
但后来,这个帝国慢慢衰落。到了20世纪中期,英国人扶持下的苏丹家族重新统一全国,阿曼才逐渐恢复秩序。
1970年,卡布斯苏丹上台,一口气干了整整50年,把这个曾经四分五裂的国家,硬是拉成了今天这个模样。他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让阿曼“别惹事”。
这也直接影响了阿曼的外交风格。不张扬,不挑事,不参战。哪怕是美伊打得火热的时候,它也一边跟美国搞合作,另一边跟伊朗保持友好。你要找中东地区最“不结盟”的国家,那一定是阿曼。
它甚至在地图上都不愿意“卷”。你看它的边界,几乎都是“未定国界”。但它偏偏不急。它有两块飞地:
一个是穆桑达姆省,正好卡在霍尔木兹海峡边上;另一个是马德哈,居然包在阿联酋肚子里。而马德哈里头还有一个“飞地里的飞地”:属于阿联酋的“那赫瓦”。
这要是换个国家,早吵翻天了。可阿曼不争,甚至还把以前在巴基斯坦那边的飞地——瓜达尔港,干脆卖掉了。
有人说,这是阿曼“没脾气”。但其实,这是它战略上的清醒。
它知道自己人口不多、资源有限,不可能靠武力搞生存,那干脆就靠智慧。它不做大哥,也不做小弟,就做那个永远不出事的中间人。
别看它不声不响,阿曼的政治体制却是标准的君主专制。国家元首苏丹拥有绝对权力,法律、军队、外交、财政,全都他说了算。但神奇的是,这种“独裁”在阿曼居然没闹出事。
现任苏丹海赛姆·本·塔里克,是2020年上任的。他上台后,基本延续了卡布斯的稳健路线。而王后萨伊达背后的故事,更是让不少人惊讶。
她出身政治世家,父亲是霍尔木兹海峡边上的穆桑达姆省长,还当过军队和司法高官。她19岁就嫁给比她大15岁的海赛姆,还生了四个孩子。
但她不只是个王后,她自己搞基金会、推动女性和教育改革,活得比很多中东政要都更像个现代女性。
阿曼的王室,从不搞奢华秀场,也不玩那些“王子打架夺权”的戏码。安稳得让人怀疑它是不是在中东“开外挂”。
而它的经济,说实话,不算太强。虽然石油和天然气是支柱产业,但产量和沙特、阿联酋比起来,差了一大截。
不过它胜在稳定。油气收入占财政的七成,汇率稳得吓人,1阿曼里亚尔能换18块多人民币。
但你要是去旅游,估计得吓一跳。阿曼的物价不低,酒店、吃饭、交通都比国内贵不少。油价倒是便宜,差不多是中国的一半。但整体生活成本,还是中东偏贵的那种。
它的首都马斯喀特,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这个城市被沙漠包围,夏天能热到六十度,但街头却安静得不像样。
法律规定建筑外墙只能用白色或沙色,所以整个城市看起来像沙漠里漂着的一堆白色积木。没有高楼林立,也没有商业喧嚣,只有一排排干净整齐的小楼。
你要是走在街上,突然听见有人吵架,多半是游客。本地人,就算不满意,也基本不会大声说话。这也让马斯喀特成了“最不像中东”的中东城市。
而更让人觉得神奇的是,阿曼居然还出现在《一千零一夜》里。辛巴达七次航海的起点,就是这里。
你看,现在这个国家虽然低调得像没存在,但它却是整个阿拉伯世界最古老、最有文明底蕴的地方之一。
它不像沙特靠财富撑门面,也不像卡塔尔靠世界杯刷存在感。它靠的是自己几千年留下来的底气——稳、静、软、不惹事。
所以你要说它“人畜无害”,没问题。但千万别以为它好欺负。它是那种你打它一拳,它不还手,但你也找不到借口再打第二拳的国家。
在这个充满火药味的中东,阿曼像是沙漠中的一口老井,安静、深沉、不喧哗,但谁都知道它的价值。
它没有喧嚣的资本,也不需要靠战争刷存在。它靠的是一种智慧,一种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生存哲学。
它不做英雄,也不当烈士,但它活得久、站得稳,不被忘记,也不会消失。这就是阿曼。
一个你可能从未注意,但永远不会出错的国家。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