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实控且温和放量的芯片股

中央实控意味着国家资金通过股权控制或产业基金深度介入上市公司经营,而“温和放量”则体现为股价震荡中成交量的逐步攀升,这两者的结合,恰似政策定力与市场力量的无声共振。

中央重仓芯片行业,其战略安全大于商业利益

近年美国对AI芯片、半导体设备的管制层层加码,甚至新增“零部件出口限制”。为了尽快摆脱芯片行业这种“卡脖子”的现状,一直以来重要的芯片类上市公司不断获得国家政策的倾斜和供应链的支持,尤其是中央实控的芯片公司。

可以这样说,芯片是数字时代的“工业粮食”,但我国高端芯片自给率不足20%。中央通过大基金三期3440亿注资、央企兼并重组等方式,将资金精准导向设备、材料等“卡脖子”环节,以国家资本弥补产业初期高风险投入的缺口。与此同时,国家大基金一期和二期也在同步运行,在关乎到国家战略安全的芯片等关联性细分领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深度投入。

有的人会说,即便国家队投资的上市公司也是为了获利。这点没毛病,但是国家队投资的大基金一期、二期以及三期项目更多的意义是出于国家战略作用的考虑,之前的大基金一期和二期目前已经进入投入的回报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大基金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情况。之前的大基金项目大部分都进入回报期,减持后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从而投向更广阔的尖端型领域。

中央实控且温和放量的芯片股并非等同于立马暴涨

中央实控芯片股的“温和放量”,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

一般来说,当股价横盘而成交量逐级放大,经常预示着主力吸筹的行为。近期半导体指数低位横盘时,单日行业资金净流入却达300亿的量级,债市更有近千亿资金撤离转向股市。这就意味着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增量资金持续涌入,如果量能能持续温和的放大,接下来上涨的空间和概率都会比较大。

区别于游资主导的脉冲式放量,央企背景芯片股往往呈现温和性放量,也就是单日换手率大多维持在3%-5%,伴随小阳线缓慢推升。这样的技术形态通常代表上涨行情的来临,但绝非是暴涨,这点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

中央实控+温和放量芯片股的后市机会如何?

结合当下板块异动的情况,中央实控的芯片股正迎来新的机遇期。

①政策方面:绿色革命倒逼能效升级

各国将芯片能效纳入战略目标,比如我国要求2030年数据中心能耗降低60%。新兴数据流架构芯片较传统CPU能效提升百倍,央企凭借工业级应用场景加速技术的落地。

②产业的不断爆发

AI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预计5年内有1000亿美元增长空间,国产算力芯片企业获订单倾斜。

③资金的不断涌入

大基金三期银行系资本占比超30%,长线资金特性更匹配芯片研发周期,有望推动PE估值从设备制造向高端设计靠拢。

总的来说,当下央企实控+温和放量的芯片股正获得政策、周期、资金的三重共振,随着资金和政策的不断加码以及近期板块的放量异动,不久的将来相关个股很有可能会迎来上涨期。

以下汇总了【近期中央实控且温和放量的芯片股】,建议收藏关注!

文章主要传达选股思路和方向,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如果文章内容涉及到个股,绝非推荐,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

#中央实控##芯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科技   温和   芯片   中央   资金   基金   国家   政策   上市公司   单日   近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