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整!货币支付:欧元上涨至23.5%,人民币跌破3%,怎么回事?

6月20日,发挥国际支付清算功能最为著名且普及的机构——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了根据经手数据统计出的全球货币排名。

从这个排名表中可以看出,人民币所占的比例比起5月来说不升反降,但欧元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势头。

这是否与人民币在全球经济体系内的地位有所关联?这个苗头意味着什么?

一、SWIFT的数据代表着什么?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必须先理清楚SWIFT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是否全球所有交易都被包括在SWIFT体系以内?

从这个系统中流过的数据是否代表了广义上的全球经济指标?答案是否定的。

人民币在该体系中的比重下降,恰恰是因为人民币的一部分支付交易绕过了SWIFT,通过其他的渠道达成了。

并不是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交易变少了,而是相当一部分交易从SWIFT体系中主动或者被动地离开了。

SWIFT这个体系诞生于1973年,最初是为了应对当时全球跨国交易出现大幅度增加的实际需求而诞生的。

它的最初提倡者是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各国的二百多家银行。

当时,随着欧美经济的发展、跨银行乃至跨国交易随之增多,银行们迫切需要一套完整的规范来定位彼此之间的银钱往来。

这对于银行做业务、国家搞经济来说都十分重要,因为很显然,银行本身就是针对钱来进行服务的。

如果银行不能拿出一套准确、有信服力,最好还能简洁高效的规范来处理银钱往来,对银行客户的信心必然会造成不小的打击。

而且,这种规则标准还必须是大范围的、统一的、超出国界的。

谁也不希望自己生意做大了、需要跨越国境线实现银钱流动了,结果反而因为银行系统的不完善导致自己账户里的钱面临风险。

这也就是SWIFT系统最初由欧美国家定规则的潜在原因。

因为人家那些国家本来就是世界贸易的先发国家,有业务才有话语权。后来才逐渐进入现代货币金融体系的第三世界国家,自然会选择加入这个体系一起交易。

这其实也符合了现在常说的“一流企业做标准”的潜规则,SWIFT创建之初本来是个非营利组织,目标是为了让跨机构结算更好用更公平。

随着其业务涉及的地理范畴不断增加,接入体系之中的国家地区和银行机构也越来越多。

SWIFT的总部设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目前已经有超过一万家金融机构加入其中,每天传送到报文轻轻松松超过四千万条。

它与美国主导、纽约为中心的CHIPS齐名,并称为世界两大清算体系。

二、SWIFT=“金融核弹”?

如果只看SWIFT的初衷和发展历程,那么所有国家和金融机构的后来者都会乐意加入其中。

因为跨区域的交易结算本身也是要讲规模效应的,新来者一旦加入其中就相当于加入了一万多家金融机构组成的成熟网络,对拓展业务覆盖有益无害。

但事实上,也有不少国家和机构因为主动选择或者被动被“开除”,无法进入SWIFT体系之中,只能成为体系外的“游离者”和“孤岛”。

这就是因为美国手握美元的影响力和国力背书,将SWIFT用成了长臂管辖甚至国际制裁的工具。

这个体系本身就是为了处理货币的流向而存在的,那么钱从某处流向另一个地方,在体系内必然会留下痕迹。

某种意义上说,掌控了SWIFT,就等于系统内的成员干了什么事、有什么交易,在数据之下都是无所遁形。

于是为了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美国开始使用SWIFT作为收集资讯、掌握他国的工具。

一旦有国家有机构被认为不符合美国利益,就存在被制裁、被踢出SWIFT的可能性。

这一条上最有发言权的国家包括古巴、伊朗、俄罗斯等国,这些国家都硬吃过被排斥在SWIFT之外导致贸易大受影响、收入遭遇缩水的“大棒”。

比如俄罗斯,在俄乌开打之后被制裁,其中就包括了踢出SWIFT这一项。

这样的制裁相当于把俄罗斯金融体系从国际清算体系中排除,许多国际贸易往来的打款收款做不到了。

要做生意就必须重谈,一部分进出口商出于规避风险的想法干脆就不做了,这样就达到了打击俄罗斯经济的目标。

这就是从SWIFT中开除被叫做“金融核弹”的原因。

SWIFT中国大陆首任董事王永利说了句老实话:

SWIFT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无可否认,但这也并不等于离开了SWIFT,跨国经济往来就绝对没有办法进行。

最简单且容易想到的方式就是中俄双方使用自己的本币且绕开SWIFT结算。

俄罗斯有自己的金融信息系统SPFS,中国也早就准备了自己的跨境人民币系统CIPS,两者联合即可实现人民币、卢布结算。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方中转、数字资产、加密货币等渠道作为替代使用。

这样位于SWIFT体系之外的渠道越多,人民币流经SWIFT的比例就会越小。

而且中国处理这类事情多少也算是驾轻就熟。

俄罗斯并不是第一个和中国协作这么干的国家,伊朗吃制裁被禁运的时候,中国也照样是照他们买过石油的。

三、美欧的传统强项

既然美国在SWIFT系统内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那么使用美元结算的跨境交易自然就没必要避开SWIFT,美国更不会受到“被踢出SWIFT”的制裁。

因此美元在SWIFT体系中体现的数据和比例,反而是相对准确反映美国经济与贸易客观情况的。

欧元同理,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等多重原因决定了欧洲国家绝大部分时间与美国站在一起。

欧盟也没什么机会被SWIFT开除、导致不得不另找渠道搞境外支付。

站在中国自己的角度上,我们自己的支付系统CIPS、数字人民币等工具和渠道从多年前开始就布局了。

说是未雨绸缪防范SWIFT卡脖子也可以,说是努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地位也行,总之这是一项长期工作,一直都在进行的过程之中。

结语

CIPS上线于2015年10月,如今已经快要十年了,这段时间内其参与机构、业务金额都在持续增长。

截至今年五月底,全球187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七十多家参与机构加入这个体系之中,间接参与者逼近五千,已经事实上成为人民币跨境清算的“主渠道”。

但如果要与树大根深的SWIFT相比,不得不说CIPS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这类事情一口吃成个胖子是不可能的,只能一步一个交易去扩展,没有取巧的道路可以走。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信息: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截至5月底已有174家直接参与者和1509家间接参与者;2025-06-05;21世纪经济报道

离开SWIFT就无法进行跨境结算?俄罗斯将独自扛下制裁伤害……关于SWIFT制裁,有六大误解;每日经济新闻;2022-03-03

“美国制裁后,俄外汇交易几乎100%以人民币结算”;观察者网;2024-07-1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2

标签:财经   欧元   货币   人民币   体系   美国   俄罗斯   国家   银行   机构   中国   银钱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