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大一份《关于拟给予李某某同学开除学籍处分的公告》刷屏全网,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不少网民认为学校做的对,但是现在另一种声音也很扎眼,一些媒体以及胡锡进和宋清辉等大V都认为大连工业大学对李欣莳开除学籍的做法欠妥。如今两种观点的交锋非常激烈。而就在这个时候,偏偏乌克兰选手补刀,声称他没有结婚,李欣莳也没有说有男朋友。
原本李欣莳是非常仰慕该乌克兰选手的,事件发生后还在维护该男子。但随着事件发酵,不少声音主张通缉该乌克兰男子,该男子违反了中国法律,私密视频被恶意传播男方岂能逍遥法外,胡锡进就呼吁限制其入境中国境内,Zeus如今眼见事情闹大,生怕惹火上身,把责任撇的干干净净。
回到2024年12月16日,大连工大女学生李欣莳前往上海参加CS2赛事,追星一位乌克兰电竞选手zeus,李欣莳与37岁乌克兰电竞选手Zeus相识3小时便发生亲密关系,发生关系后的床照也被偷偷拍了下来,并且随即就被这位乌克兰电竞选手发在3000人粉丝群,配侮辱性文字,致中国女性形象被污名化。2025年7月8日,大连工业大学公告将其开除。
如今大连工大以“影响校誉”、“有损国格”为由将李欣莳开除。这件事引发了很多讨论。反对校方决定的人很多,因为他们认为错在乌克兰人,女孩是无辜的。
在胡锡进看来:“大连工大的做法欠妥,缺乏包容,我觉得倒是那乌克兰人把与女孩亲热的视频发到网上炫耀,才是侮辱了乌克兰的国格,关心了这个信息的外国公众会因此对乌克兰男人的道德水准发生一次跳水式看低。”
但有网友认为胡锡进这种观点更像是一种不谙世事的书生思维,对真实世界知之甚少,事实是在外网,外国人集体嘲讽easy girl的随便,可没有半点对这个乌克兰男人的看低。
因此有网友认为,该乌克兰人把事情与照片发到外网,点击率高达2.3亿多的阅读量,对中国人和中国声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让easy girl成为国际笑料,有损国格也是事实。
而今天网民对这种事情的愤慨,其实看到崇洋媚外之风由来已久,外国人对于中国女性easy girl 的看法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李欣莳事件刚好成为了一个发泄口,也让她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也有媒体认为,学校不该以一种指名道姓公示的方式来告知开除,这种操作类似于游街示众,影响非常不好。
从整个事情来看,为什么大连工业大学非要发公告宣布开除其学籍的处理呢?
根据知情人透露,按照正常的流程,处分决定书应该是由学生所在的学院,送达受处分学生本人,由学生本人签收。联系不上本人的时候,会选择邮寄或者留置送达的方式,尽量在程序上保持克制,留有体面的空间。
但李欣莳在事件发生后,选择离校,长时间失联,无法取得有效的联系,她既没有主动的沟通,也没有配合学校完成处分的程序,导致公告送达学校不得不采取最后的手段。
而一旦公告送达,处分的内容就会变得公开透明,也因此引发了舆论的关注,从这里来看,学校走到这一步,李欣莳的做法是直接原因,如果学校第一时间能联系到李欣莳,只要她本人签收离校,学校就不会公示处理。
也就是说,由于李欣莳采取逃避手段,以为躲过去就没事了,学校拿她没办法,但是,正因为她拒收,学校无法低调处理,只能按照程序公开处分。
而以影响学校声誉,有损国格为由开除李欣莳,是部分大V不满的原因,认为该女生属于私生活不检点,是道德层面的问题,女生也是受害者,大连工大,应该保护受害女生,而不是开除。
一位名叫四月好甜的女性博主反驳了这种说法:该女生拿着男朋友给的机票钱到了上海却整这么一出,她自己的品行也确实有问题!如果认为这是私德问题,无伤大雅,那些明星、大学老师、其他工作了的人因为出轨被封杀、被开除或者受到舆论谴责为什么都叫好?
更有媒体指出,学校开除李某莳,剥夺她的受教育权,没有法律规定。
但大V唐哲同学反驳这种说法,他说:关于李欣莳,我给同情心泛滥的法盲们普及下,开除学籍既不属法律惩罚也不属行政处罚,它是教育主体单位对义务教育以上学生行为超出公序良俗范围的惩戒手段。其执行力受法律保护,不说大学,哪个高中没开除过调皮捣蛋学生?大学不是义务教育,行为超出学规即可惩罚,触及法律红线的学校交由司法处理。
而项立刚也认为,杠什么,都别杠校规。校规没针对谁,都得遵守。
从唐哲同学与项立刚的观点来看,大学不是义务教育,校规明明白白。即便有损国格不妥,但影响学校声誉是真,校方依校规处理,这一点理由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最终走到了公示处分的这一步,也是由于李欣莳失联导致的,校方并无不妥。
从目前来看,关于大连工大对该女学生的处分争议还在持续发酵。但李欣莳现在真的有点惨,被大学开除,以后找工作就业可能是个很大的问题,回老家也会被邻里乡亲议论纷纷,更无法面对父母,而周围朋友也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她,这就是所谓的社死了。如今再度被乌克兰选手补刀,说他自己没有结婚,李欣莳跟他开房的时候也没提有男友。
简言之,这个乌克兰人把他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一切的错都推到了李欣莳身上。有网友质疑,他没有结婚,但口中的“女儿”是谁?在事件发生后,李欣莳还在为该乌克兰男子辩解,但现在该乌克兰人的说法,可能对女生的打击也很大。
校方有校规,犯错之后,各界呼吁给一次机会,在当下对李欣莳又有多大用处?她应该也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坦坦荡荡的走在校园了,周围的异样眼光与议论纷纷,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是很难再坚持在学校上课。
这件事给了李欣莳很大的教训,也给了很多人一个警示,谁年轻的时候不犯错,但有的是底线性的原则性错误是没有容错率的,很多人在和平环境下太久了,被保护得也太好了,不知人心险恶,错估他人的道德底线。在诱惑面前,坚守好原则与底线,可能才能尽可能减少犯错,避免这种悲剧重演。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