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了,人工智能已经彻底刺穿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只有想不到,没有它们做不到的。
日常生活中总有AI的影子——清晨,机器人便开始为咱们准备第一杯咖啡;父母可以通过智能手环轻松监测血压状况;下班后,还有AI宠物陪伴互动,增添生活乐趣。

除了生活,AI还要重新解构各行各业,特别是娱乐产业,可能也要变天了。
“选角3分钟、布景5分钟、拍摄30分钟,一集古装短剧直接成片!” 当这样的创作效率出现在网易《逆水寒》手游,这个即将上线的【逆水寒映画】编辑器时,让真人演员瑟瑟发抖。

作为网易在AI实景应用作为得力的产品,《逆水寒》手游把人工智能应用到的了极致,AI捏脸、AI写诗、AI队友已经不是新鲜事,玩家在游戏中沉迷拍摄短剧,游戏剧场模式也有众多AI功能:如自定义动作、AI滤镜等等。

随着玩家强大脑洞屡屡拍摄出出圈作品,官方和玩家都不满足起来,因此《逆水寒》手游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要把端游的【大宋映画】编辑器拿过来,让玩家在手游中拍摄大片。

说起【逆水寒映画】的前身,资深玩家不会陌生。端游时期的 “大宋映画” 动画编辑器早已是古风创作圈的 “宝藏工具”,凭借强大的自定义功能,让玩家自发翻拍了《梦华录》《东宫》等经典影视片段,其中不少作品在短视频平台斩获百万播放量。

经过多年迭代,这款工具已形成从剧本构思、角色建模、场景搭建到后期剪辑的完整创作链条,累计助力近5万创作者实现 “创作变现”,成为古风动画短剧领域的现象级平台。

如今手游版本的【逆水寒映画】编辑器更进一步,官方宣传中提到,集成了8935个虚拟演员、80000+动作特效的AI创作工具,正以 “全链路一站全包” 的姿态,重新定义短剧生产的速度与边界。

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工具打通了逆水寒手游的 “剧组模式” 与AI功能,创作者只需输入简单指令,AI 就能自动匹配场景、调度角色,真正实现 “一键拍短剧”。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手游拍剧功能,在网上也引发了巨大争议,有人担忧:AI啥都会,以后真的要替代真人吗?
近年来,AI助力短剧扩张效果有目共睹,从某音的《无名特攻队》到红果短剧的《玄幻:从拉二胡开始》,AI制作的短剧已形成规模化产出,其成本仅为传统拍摄的十分之一,制作周期更是从数月压缩至数周甚至数天。

尽管争议不断,但业内普遍认为,AI并非要取代真人演员,而是成为创作的 “强力助手”。
有演员曾经说过:“AI能模仿表情,但模仿不了人类真正的共情能力。” 例如,真人演员在对手戏中碰撞出的临场反应、情绪递进时的微表情控制,都是基于生活体验的自然流露,而AI生成的表演往往停留在 “符号化表达” 层面,难以让观众产生深度共鸣。

所以,当 8935个AI演员在虚拟片场狂飙8万套动作,当30分钟一集的短剧成为现实,我们看到的不是技术对艺术的颠覆,而是创作方式的革新,我们和AI成为朋友,一起提升效率,这才是AI的真正意义所在。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