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老牌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在中国湛江的一体化项目基地正式完工,此项目总投资约100亿欧元,是巴斯夫全球最大的一次海外投资。
要知道西方国家的大型工厂,要么开在本国境内,要么开在老大哥美国的国土线内,总之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团结起来,对抗东方世界意识形态的一大表现。
但是身为老牌资本主义大国的德国,现在却与这个传统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关闭了国内的化工厂,还决定把化工厂开到中国来。
德国为什么会做出这样违背祖宗的决定?德国的行为倾向是否能够引领整个欧洲的发展动向?
当德国的工业资本开始频繁向中国流入时,整个西方世界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
据了解,巴斯夫全球共有40多家工厂和企业,但是从2024年开始,巴斯夫就陆续关停了十几家工厂,其中大部分都是他们德国本土的工厂。
随后,巴斯夫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在中国的上海、重庆、湛江等地开设了多家工厂。
巴斯夫研发人员在上海创新园开展实验。
而像巴斯夫这样的老牌化工企业不止一家。今年6月,老牌特种化工品牌的德国赢创宣布,他们与中国化工企业福华合作的成果,将会在中国境内落地,并且预计将创造1.5亿的年产值。
在业内人士的印象中,德国的巴斯夫、赢创都全球顶尖的化工企业,品牌影响力大,且年产值相当可观,所以基本不会考虑对外投资。
就算是要投资项目,他们也会优先将目光投向西方国家。但是这一次,他们却选择了中国。不仅是他们,许多德国化工企业都在走上这样的道路。而这背后,当然也是有原因的。
中国能够开放给外资企业的便利条件,那就不用多说了。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秉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把自己的影响力扩大到全世界,还要积极吸引国外资本和国外人才,来到中国贡献力量,发挥价值。
行政审批上,我们会给外资企业开绿灯,让他们只跑一次腿就能达到最终目标。
财政补贴上,我们会给予非常大力度的扶持,尽量降低他们的投资建厂成本。日常管理中,中国专业的管理团队还会积极介入其中,帮助他们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
可以说,中国几乎提供了一条龙式的全生态服务,这很大程度上免除了外资企业的后顾之忧。
以德国赢创为例,中国为他们提供了占地面积50亩的大型工作场所,这在寸土寸金的德国几乎是不可能拥有的条件。
另外,像巴斯夫中国湛江基地,据估算,一年在中国销售的化工产品就能超过上百万吨,这种庞大的消费市场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加持下,是全球其他任何国家都达不到的。
行业报告显示,中国吸引的德国资本,现在已经超过百亿欧元。
另外,德国在中国开设化工厂,更像是欧洲国家的一次先锋尝试。如果德国的尝试收获了显著的效果,以后说不定会有更多欧洲国家跟随德国的步伐。
不管是德国还是法国,甚至包括现在心甘情愿投入美国麾下的英国,都曾受到过美国不少的霸权和压迫。
而这些国家的区别在于,英国坦然接受了所有的压迫,并且以此为荣,发誓要成为美国身后最靠得住的小弟。可是小弟翻来覆去,终究只是小弟,还得仰人鼻息。
但是德国不一样,他们老早就牵头提出欧洲自主防务体系的建立计划。他们想要让欧盟以完全独立的国际主体参与国际事务,而不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傀儡。
中国则是他们为自己挑选的伙伴,中国的消费市场足够庞大,消费潜力足够巨大,且经济体量足够和美国抗衡。
当他们迫于现实的压力,不得不选择与美国在经济上部分脱钩时,中国的出现,恰好能够弥补这部分短板与空缺。
工厂的转移肯定会有阵痛期,而中国的优惠政策与扶持条件,又能帮助欧洲国家以较为平缓的方式渡过阵痛期。
放眼整个世界,除了中国,恐怕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为他们提供这样的现实基础与保障。
这场双赢的合作,如果真的能如同预期那样,取得令双方都满意的结果,那么德国的这次看似冒险的举动,说不定能改变世界经济大格局。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欧洲国家向德国学习,直接套用中德合作的经验与模式,将建厂资本转移到中国,并积极利用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和生产原材料资源,做大做强。
欧洲经济本身在世界市场中又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其他国家见到欧洲的动向,或许也会纷纷转移重心,更紧密地向中国靠拢。
到那个时候,美国引以为傲的以我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或许就会彻底崩塌。他们的经济霸权与骄傲,也会烟消云散。
而中国作为新经济关系的中心国家,作为新世界秩序的主导国家,也将会继续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欢迎各个国家前来与我们交流。
大家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一味闭门造车,试图孤立某个主体,或者因为某些手段导致自己被世界孤立,这都会损人害己。
看到德国的倾向,或许美国政府会乱了阵脚。
南南合作趋势的扩大,本来就已经冲击了他们的金融秩序,现在东西方合作加深,联系愈发紧密,这更会让他们抓耳挠腮。
至于特朗普,他与其继续想办法对付中国,不如先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指不定还能挽回一点局面。
参考资料:
1.东华要闻|中国化学东华公司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合成气装置机械竣工暨300万安全工时庆典顺利举行——新浪财经
2.外资加速落子中国 “新质生产力”领域成热土——央广网
3.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共享中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红利”(见证·中国机遇)——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