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终于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不是万能,狂妄自大只会被抛弃

“我的眼睛就是尺!”

王濛是中国短道速滑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拿下77枚金牌,还在冬奥会上连续三届夺冠,创下“三连冠”纪录。

但就是这样一个成绩顶尖的运动员,却三次被国家队开除,直到现在都没有回归,虽然她能力突出,但几次争议事件让她与国家队关系紧张,至今她都没有得到国家队的“原谅”。

那么如今的她怎么样了?又到底是因为什么惨遭国家队开除呢?

加入国家队,又火速被开除

王濛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女孩,都知道,东北那地方冬天天冷地滑,滑冰是很多孩子的日常,但王濛不一样,她8岁一上冰,就展现出了同龄人不一样的滑冰天赋。

而且她的天赋都是有目共睹的,不仅爆发力强、速度快,练了没几年,在她14岁的时候,就被省队看中,开始进行了专业训练。

16岁的王濛又混进全运会直接拿了块铜牌,接着又被送进国家队,这个节奏可以说是飞速,别人十几年拼搏的路,她几步就走完了。

在省队时,环境宽松,谁滑得快谁是老大,王濛当时的成绩突出,自然是重点照顾的对象,生活自由,训练灵活,想怎么练就怎么练。

但进了国家队,风格立马变了,在这里讲纪律、看规矩,没人搞特殊,王濛一到这里,“问题少女”的属性就显现出来了,她不想早睡,不爱人管吃喝拉撒,心里想的是:我成绩好就行,没事别管我。

可这是教练受不了的,规矩就是规矩,谁都不能例外,结果王濛很快就和教练杠上了,生活上吵、训练上也吵,最后国家队干脆把她“打包退回”省队,而这也让她成为了“史上最快被开除”的运动员之一。

可王濛这人,输了一次不代表服了,她反而更坚定一个信念:我能出成绩,在哪都能干,她从骨子里就不信什么体系安排,她信的只有自己的实力。

但是,也正因为她的这种性格注定她走的路不会顺,但也注定她不甘于平庸。

第二次被开除

可思来想去,毕竟王濛在滑冰运动上是不可多得的天才,最终她还是被召回了国家队。

2006年她第二次被叫回国家队,不过这一次,情况和以往不同了,国家队也换了新教练,是花重金从美国请回来的李琰。

这个李琰,可不是一般教练,她当年是世界冠军,后来又去美国当了多年教练,回来后带着一整套“科学训练”的理念,每天训练安排得严丝合缝,谁也不能搞特殊,哪怕你是天才,也得按表操课。

可王濛从来就是“走感觉”的人,王濛那套是:“今天状态不好就该休息,别逼着硬练”,在她看来,李琰那种魔鬼式训练方法根本不适合她,练不好还容易练伤。

于是她就开始各种抗拒,明里暗里顶撞,这也导致她和李琰教练的关系一下子降到冰点。

2007年亚冬会,她在最擅长的500米项目上只拿了铜牌,赛后火气上头,直接在媒体面前公开批评国家队训练方式不科学,要知道,这可踩了大雷区,在体制内,这种“公开放炮”简直就是明着掀桌子。

可结果很显然,王濛被再一次被国家队开除,这是王濛第二次出局,所有人都知道她厉害,但也都怕她太“炸”,她像一把锋利的刀,能冲锋陷阵,也容易误伤队友。

2010年冬奥越来越近,国家队没人比她更有希望拿金牌,于是国家队又开始考虑要不要再给王濛一次机会,毕竟当时金牌比面子更重要,正是这样,王濛又一次回归国家队。

不过这次变的不是王濛,而是李琰,她主动放下架子,找王濛谈心,甚至为过去的强硬方式道了歉,还给她量身定做训练方案,就这样,一直水火不容的两人,终于达成了“和平共处”。

结果也没让人失望:温哥华冬奥会上,王濛连夺三金,尤其是3000米接力夺冠那场,她冲到李琰面前,当场在冰上跪下磕头感谢,这一幕成了中国体育的经典画面。

那一年,天才和规则终于找到了共赢的钥匙,彼此都放下了些脾气,但都赢得了尊重。

任性放纵 再次被国家队开除

温哥华冬奥会一战成名后,王濛成了中国短道速滑真正的“一姐”,不仅成了队长,还成了短道队的代言人,有实力、有成绩、有话语权,但正因为太成功,她也开始“飘”了。

她以为拿了金牌就能当护身符,规矩是别人要守的,自己说了算也不过分,那股场上的霸气,一旦带到场下,就变成了惹事的导火索。

2011年,队里去丽江集训,她半夜带队友出去喝酒,回来的时候和保安发生冲突,升级成了打架,这事一爆出来,媒体疯传,舆论炸锅,整个国家队都被拖下水。

虽然总局有人主张重罚,但碍于她的战绩和影响力,最后只是“轻拿轻放”,让她继续留在队中,可没想到,王濛却没当回事,反倒更加觉得自己“谁也管不了”。

结果不到两个月,她又出事,这次是在青岛训练基地,因为琐事和领队王春露起了冲突,喝完酒情绪失控,怒砸宿舍,手都被玻璃割得血流满地。

这不是对外闹事,而是和国家队核心管理层正面刚,这下性质立马升级,体育总局这回也没法再护短了,迅速做出决定:撤掉队长、禁赛13个月、直接开除出国家队。

这是她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虽然金牌重要,但是金牌并不等于无法无天,被扫地出门后,她并没就此放弃,靠着惊人的毅力又拿回世界冠军,拼命备战2014年索契冬奥,想为自己留个完美谢幕。

可天不遂人愿,就在开赛前22天,她训练时骨折,彻底无缘赛场,直到2018年,她转型做教练,带出了不少冠军,但最终还是在2020年5月王濛正式卸任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国家队教练组组长。

后来她又做企业、上综艺,还留下那句火遍全网的名言:“我的眼睛就是尺”,这一句话,道出她的眼光、个性、风格。

结语

王濛的故事,说到底是一个天才和规则不断较劲的过程,77枚金牌,是她服从体制时的辉煌,但三次被开除,也是她锋芒太盛时的代价。

她留给中国体育的最大问题不是奖牌,毕竟国家队的红线和底线是不可触犯的,纪律高于一切,这是无法改变的。

信息来源

搜狐体育——王濛成长经历:儿时已露霸气三度被国家队开除——发布于2011年7月28日

云南信息报——丽江警方称短道速滑队先动手 领队:没运动员住院——发布于2011年6月7日

中国新闻网《冬奥会冠军王濛被国家队开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体育   狂妄自大   金牌   国家   国家队   教练   冬奥会   成绩   温哥华   规矩   天才   丽江   运动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