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贸易圈子闹得挺大,美国那边又开始挥舞关税大棒,这次针对的是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印度成了头一个吃螃蟹的,被特朗普政府点名要加25%的关税,从8月1号开始执行。原因很简单,印度一直在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还顺带买了不少军火,这在美国看来就是不配合制裁俄罗斯的行动。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直接发文,说印度作为盟友却这么干,必须付出代价。这事儿一出,全球能源市场都跟着晃荡了点,因为印度是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去年就进口了上亿吨,占了俄罗斯出口的很大份额。
美国这招不是新鲜事儿,自从2022年俄罗斯乌克兰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就搞了石油价格上限和禁运,但印度和中国这些发展中国家没完全跟风。印度政府当时就说,他们买俄油是为了稳住国内能源价格,避免通胀闹得民不聊生。结果现在,美国觉得耐心到头了。特朗普上台后,贸易保护主义又抬了头,他7月14号就给了俄罗斯50天的最后通牒,要签和平协议,不然就对买俄油的国家下手。印度没来得及调整,就成了第一个靶子。关税加25%,针对印度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尤其是纺织品、制药和化工产品,这些是印度对美贸易的主力,去年出口额超过800亿美元,这次加税估计会让印度损失几十亿。
印度方面反应挺快,外交部发了声明,说会评估影响,但也强调能源安全是国家优先事儿,不会轻易让步。印度总理莫迪团队内部估计在开会商量对策,可能找美国谈豁免,或者转向其他石油来源,比如中东的沙特和阿联酋。但切换供应商不是一蹴而就,得考虑物流和价格,俄油现在打折卖,印度买得便宜,要是换了,国内汽油柴油价格得涨,老百姓开车上班都得多掏腰包。印度商界也急了,好多出口企业开始囤货,怕8月1号后订单受阻。全球供应链本来就乱,这下更添堵。
中国也被美国点名了,就在印度被罚的同一天,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斯德哥尔摩中美贸易谈判结束后,开记者会直言不讳,说中国如果继续买俄油,就得面对100%到500%的关税惩罚。这话听着狠,贝森特说谈判中已经警告过中方,但中方没松口,坚持说进口俄油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正当做法。中国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去年进口量超过1亿吨,占了俄罗斯出口的半壁江山。这不光是能源问题,还牵扯到地缘政治,中俄贸易本来就紧密,石油是其中大头。
中美谈判是第三轮了,从5月12号日内瓦第一轮开始,到瑞士第二轮,再到这次斯德哥尔摩,焦点一直是关税和贸易平衡。之前两轮都把24%的暂定关税往后推了90天,这次又延期,但没取消。贝森特在会上回避了其他成果,就盯着俄油贸易说事儿,暗示谈判没谈拢。中国代表团态度硬气,副总理何立峰带队,谈判桌上寸步不让。会后,中方外交部回应说,美国靠威胁没用,中国会根据需要反制。这话听着像在说,如果美方真加100%,中方也不会坐以待毙,可能对美国商品加税,或者限制稀土出口啥的。中国有底气,因为经济体量大,能源储备足,俄油进口帮着稳住了国内油价,避免了像欧洲那样的能源危机。
特朗普这边挺得意,7月30号接受采访时,说对华施压让美国占了上风,还透露中方想安排高层会晤。但现实戳破了这话,美国商界自己人就组团去北京了,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克雷格·艾伦带着波音、苹果等十来家企业高管,7月30号落地北京,谈深化合作。这说明商界不买特朗普的账,他们知道中美贸易互利,关税战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波音依赖中国市场卖飞机,苹果的供应链在中国,断不了。商团访华释放信号,合作大于对抗,戳了特朗普优势论的泡泡。
全球来看,这事儿反映了美国制裁的局限性。俄罗斯石油出口没崩,反而通过印度中国这些国家绕过了西方禁运。去年俄罗斯石油收入还涨了,靠的就是折扣价卖给亚洲买家。欧盟自己禁俄油,结果能源价格飙升,好多国家闹能源短缺。美国想用二级制裁逼别人,但执行起来难,印度中国体量大,不容易压服。印度被罚后,估计会找盟友帮忙,比如金砖国家会议上跟中国俄罗斯协调。巴西南非这些也买俄油,但量小,还没被点名。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一贯这样,上台后就爱用关税当武器,2018年对全球钢铝加税,引发报复链。现在重返白宫,又捡起老把戏。但时代变了,全球供应链更复杂,关税战容易反噬。美国农民和制造商上次就吃亏,大豆出口掉链子,企业成本涨。印度这次被罚,估计会影响美印关系,本来 Quad 四方联盟想拉印度抗衡中国,现在搞这出,印度心里有疙瘩。莫迪政府可能多边下注,加强跟欧盟贸易,分散风险。
中国反制潜力大,历史上中美贸易战时,就对美国农产品和汽车加税,效果明显。现在能源安全更关键,中国有北海油田和中东供应商,但俄油占比高,短期难替。长远看,中国推新能源,电动车普及快,石油依赖会降。但眼下,如果美方真加100%,中方可能限制对美出口关键矿产,或者在WTO告状。外交部那话暗示了,反制措施到期后保留,意思是谈不拢就干。
这波操作还暴露了美国内部分歧。特朗普和贝森特唱白脸,商界唱红脸。艾伦团队去北京,谈投资和技术合作,波音想卖更多飞机,苹果推新产品。中国市场大,消费力强,美国企业离不开。谈判延期24%关税,说明双方都不想撕破脸,继续谈第四轮。特朗普说决定权在他,估计回白宫审阅报告,再定调。
印度作为第一个罚单对象,教训深刻。政府得平衡能源和外交,买俄油省钱,但惹恼美国,出口遭殃。企业开始调整,制药公司检查对美订单,纺织厂加班赶货。全球油市波动,布伦特原油价格7月30号小涨,交易员猜美方下一步。中国也被点名,但体量不同,反制牌多。俄罗斯乐见其成,石油出口稳住经济,普京团队估计在观察,找机会反击。
整体说,这事儿是地缘政治和经济的碰撞。美国想孤立俄罗斯,但能源是刚需,发展中国家优先自家利益。印度罚单开了头,中国被警告,暗示反制链条可能启动。未来走势看谈判,如果高层会晤成行,或许缓和。但特朗普风格强硬,容易升级。商界推动合作,现实压力大。全球贸易规则在变,WTO作用弱化,各国玩双边博弈。老百姓关心油价和物价,别让大国游戏伤了小民。
俄罗斯石油贸易绕制裁,印度中国是关键节点。美国罚印度,轻的25%,对中国威胁100%,区别对待明显。印度是盟友,轻罚警告;中国是对手,重手威慑。但效果待观察,印度可能减买俄油,但中国难说。能源转型中,俄油打折吸引人,西方绿色能源推得慢。欧洲学教训,建LNG终端,减俄依赖。美国自己产油多,但想控制全球市场。
特朗普任内贸易战多,卸任后影响余波。2020败选,2024卷土重来,政策连续性强。贝森特作为财长,执行力强,发布会直球。中国外交稳,回应不卑不亢。商团访华,深化经贸,互利基础在。印度调整策略,多源进口石油。全球能源格局重塑,俄油流向亚洲,美欧自顾。关税罚单开了头,链反应待发。
中方底气足,经济韧性强,能源储备多。反制工具箱丰富,历史经验足。印度教训在前,中国警惕。谈判继续,第四轮或有突破。但俄乌冲突不解,制裁难停。特朗普给俄10天期限,8月到期,压力山大。各国权衡利弊,能源安全第一。贸易博弈长路,合作共赢才是道。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