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翻脸!特朗普全面封锁伊朗石油,现在看来中国才是最明智的

文/珠玑说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一边是美国强硬的石油禁令,试图掐断伊朗经济命脉,另一边是伊朗高达540亿美元的石油出口额,几乎占其财政收入的一半,这巨大的反差背后,是中国在复杂国际局势中的艰难抉择。

中国是伊朗石油的主要买家,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中国表现出成熟稳重的大国风范,坚持维护自身利益同时要求和平相处,美国翻脸封锁石油后中国会怎么选择呢?

内外承压下的生存空间

特朗普政府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就像一块大石头扔进水里,国际能源市场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这不仅仅是中伊两国的石油生意,还关系到中美两国在能源、地缘政治以及国际规则上的较量。

2024年,伊朗通过出口石油获得了540亿美元的收入,这笔钱几乎占伊朗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对伊朗经济的稳定发展非常重要。

中国是购买伊朗石油的主要国家之一,有意思的是,中伊两国的石油交易没有使用美元,而是直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这种做法引起了美国的关注,因为美国认为这挑战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可能会削弱美元的影响力。

美国现在禁止其他国家购买伊朗石油,还威胁说谁敢违反禁令就严厉报复,这让伊朗的日子更难过了,这对中国的能源计划也是个麻烦,中国需要更小心地在国际局势中做出选择。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美国伊朗关系迅速恶化,美国随后开始对伊朗实施制裁,至今已持续46年,这次的石油禁令并非偶然,它是美国长期以来压制伊朗政策的延续,更是其“极限施压”策略的进一步升级。

在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内,他就公开表示,要让伊朗的石油卖不出去,彻底切断他们发展核武器的资金来源。

现在,他的手段更加强硬,直接禁止所有国家从伊朗进口石油,这无疑是对伊朗经济的沉重打击,封锁力度空前加大。

这种做法旨在彻底扼杀伊朗的经济命脉,从而达到阻止其核计划的目的,伊朗外部压力越来越大,国内的日子也不好过,石油卖不出去,伊朗货币里亚尔大幅度贬值,跟美元比起来,已经跌了九成以上。

官方说通货膨胀是40%,但老百姓感觉更严重,今年初,伊朗基本生活用品的价格涨了超过40%,也就是说,现在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伊朗人生活很困难,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很多人面临贫困,生活压力巨大。

民众的不满情绪高涨,社会各方面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剧,全国各地接连出现许多示威抗议活动。

根据伊朗官方媒体的统计数据,仅今年2月份,全国就发生了216起示威活动,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压力锅,内部的压力越来越大,稍微有点情况就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形势非常严峻。

面对美国持续施压,伊朗并非没有软化姿态,在核协议谈判中,伊朗曾尝试让步,期望通过谈判解除经济制裁。

例如,对于也门胡塞武装,伊朗有所表示,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曾公开说明,伊朗与胡塞武装的行动没有关联,希望以此撇清关系,缓和与美国的紧张局面。

这些举动表明,伊朗并非完全拒绝对话,而是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减轻自身压力。

伊朗总统莱希曾说,如果美国取消制裁,伊朗愿意停止向俄罗斯提供军事帮助,但美国的反应并不积极,反而加重了对伊朗的制裁。

遏制伊朗,施压中国

美国制裁伊朗,对外宣称是为了阻止伊朗制造核武器,确保中东地区的稳定,但实际上,美国的想法不止这些。

美国想通过经济制裁,让伊朗没钱发展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美国还想控制石油等能源市场,以此来影响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美国就能在全球博弈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美国视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试图采取多种措施限制中国发展。

美国制裁伊朗可谓一举两得,既能打压伊朗,又能对中国施加压力,美国希望通过限制中国的能源进口渠道,迫使中国在贸易谈判等问题上做出妥协,从而达到自身目的。

同时,美国希望保持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希望人民币在国际能源交易中变得更重要。

伊朗和中国选择不用美元,而是直接用人民币来结算石油买卖,美国认为这对其金融领导地位构成了威胁。

美国的目的是阻止人民币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影响力扩大,为了达成目标,美国对伊朗使出了极限施压手段,其中包括经济上的制裁,军事上的威胁以及外交上的孤立。

美国不仅阻止其他国家购买伊朗的石油,还联合以色列经常在伊朗周边区域举行军事演习,人为制造紧张气氛,希望通过武力震慑迫使伊朗让步。

此外,美国还对和伊朗有贸易往来的第三方国家实行次级制裁,企图在国际社会完全孤立伊朗,使其经济崩溃。

美国的这种“长臂管辖”行为,实际上是一种霸权主义的表现,容易理解,这种做法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和反对,许多国家认为,美国的相关措施与国际法和国际贸易准则相悖。

这种干涉别国事务的做法,让许多国家感到不满,因为这损害了它们的主权和经济利益,违反了国际公平公正的原则。

不退让主动权

美国不断施压,中国表现出成熟稳重的大国风范,采取了既灵活又切合实际的应对方法,面对挑战,中国坚持原则,积极寻求和平解决问题的途径。

毛主席曾说过:“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当前处理复杂局势的思路,强调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争取和平。

起初,中国选择按兵不动,认真观察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动向,同时关注其他国家的反应,中国明白,美国白宫内部对于对华政策有不同意见,包括强硬立场、温和态度和务实路线等,因此在情况更加明确前,不适合采取冒进的举动。

此外,中国也在密切关注其他国家如何应对来自美国的压力,希望能够争取到更多的国际支持,这是为了在未来可能的博弈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美国的制裁伊朗政策,不只是中国和伊朗受到影响,其他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国家也面临困境,一些国家已经私下与中国联系,这些国家希望与中国合作,共同应对美国单边制裁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他们表达了对美国单边主义行为的不满。

这些国家希望通过合作,寻求应对制裁的方法,以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中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拒绝任何形式的威胁和强迫,主张在公平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对话和协商。

美国挑起贸易摩擦,对中国商品增加关税,希望以此来迫使中国让步,但实际情况却与预期相反。

相关数据显示,美国的经济反而因此受到冲击,例如洛杉矶港的货物吞吐量显著下滑,而中国经济表现出极强的抗压能力,宁波舟山港的巴西大豆进口量明显增加就是一个例证。

这提升了中国在谈判中的话语权,能够更自信地表达自身立场与诉求,争取更有利的结果,同时,这也促使美国重新评估其策略,认识到仅凭单方面行动和施加最大压力难以达成目标,这种转变有助于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框架下进行对话,寻找解决分歧的途径。

中国非常重视自己的能源保障和经济发展,为此,中国正在努力从更多国家进口能源,与俄罗斯、伊朗等开展能源方面的合作,并且尝试在国际能源交易中使用其他货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越来越紧密,双方在石油、天然气等方面的合作项目也在不断增加,这不仅能保证中国的能源供应更加稳定,也有助于降低美元在能源贸易中的影响力。

中国实力增强,美国影响力相对减弱,这似乎是大势所趋,美国要摆脱困境,关键在于改变策略,放弃单打独斗和过度施压的做法。

未来的走向有两种可能,如果美国转变思路,停止单方面制裁的做法,并且愿意和中国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两国或许能找到都能接受的共同利益点,达成合作,实现双赢。

这需要美国不再抱着高人一等的想法,认真对待中国最关心的问题,拿出真正的诚意去寻找解决办法。

否则,另一种可能性是,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甚至可能进一步恶化,对全球稳定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如果美国仍然坚持现有策略,持续施加压力,中国可能会加强与伊朗、俄罗斯等国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将加速国际能源贸易领域减少对美元依赖的趋势,从而动摇美国的霸权地位。

这样的发展可能推动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转变,最终形成一个更加多元、力量分布更为均衡的世界。

参考:

人民日报--特朗普:将禁止伊朗石油买家与美国做生意2025-05-02 21:14

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德黑兰时报编译版:伊朗石化产能达到1亿2025-03-16 15:12

北晚在线--锐评|斗争到底是应对霸凌讹诈的唯一选择2025-04-10 19:53

观察者网--伊朗外交部:石油制裁削弱了特朗普在谈判中的严肃性2025-05-02 23:06

每日经济新闻--伊朗最新表态!保留这一技术是伊朗在伊核问题谈判中的“红线”2025-04-29 14:45

东南网--热点问答丨第三轮间接谈判结束 美伊分歧还有多大?2025-04-28 10:09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财经   伊朗   中国   石油   美国   能源   美元   国家   经济   压力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