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赏存全 图\李红喜 倪嘉云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15日,昆明市官渡区作家协会携手昆明驼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回首民航往事 搭乘时光列车”主题展览,让参观者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抗战时期的历史氛围与艰辛历程,增进对抗战历史的了解,激发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老民航收藏馆:民航往事尽收眼底
当天上午,官渡作协会员及参加活动的嘉宾们一行人来到位于长水航城的“老民航收藏馆”,共同回首那些与云南民航相关的往事。《春城晚报》原总编辑、云南省报业协会秘书长、高级记者、云南大学新闻系硕士生导师刘祖武,满怀深情地回忆了云南民航走过的百年风雨历程,高度评价了倪嘉云创办的“老民航收藏馆”。他说:“倪嘉云先生,是我多年的老朋友。早在我供职于《春城晚报》时,就常读到他采写的民航新闻报道。三十多年来,他笔耕不辍,用文字和镜头忠实记录着云南民航发展的点点滴滴。他的新闻作品集《空姐梦》《难忘彩云南》相继出版,正是民航新闻默默坚守的见证,也是他几十年来人品和文品的印证。与此同时,云南著名书法家丁炳先生欣然题写馆名,更是饱含着对云南民航历史的深情与支持……”
为老民航收藏馆揭牌
捐赠历史图片《接管巫家坝机场的解放军》
紧接着,官渡区作家协会主席、“老民航收藏馆”创始人倪嘉云向大家介绍“老民航收藏馆”的基本情况,以及“官渡区作家协会长水写作实践基地”的发展愿景。他说,官渡区作家协会将持续加深与昆明驼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交流与合作,依托“老民航收藏馆”丰富的文学资源、新闻资源、航空资源,进一步普及写作知识、提升文学素养,激发青少年的创作热情,提高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水平。同时,邀请知名作家担任教师,举办文学讲座,开展采风活动,学习航空知识,为云南航空事业的发展和官渡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捐赠乘务员制服
捐赠“援华美军十四航空队队徽”
随后,有关领导为“老民航收藏馆”和“昆明市官渡区作家协会/长水写作实践基地”揭牌,向捐赠实物资料的人员颁发收藏证书。他们分别是:原中国通用航空公司飞行部飞行员白子宏专程从北京赶来捐赠珍贵的历史图片《接管巫家坝机场的解放军》、东航云南公司资深乘务教员秦克英捐赠乘务员制服、昆明驼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顾问宋向东捐赠“援华美军十四航空队队徽”、官渡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周子淦捐赠南航波音787 客机模型、官渡区作家协会会员(云南机场集团职工)许新黎捐赠美国 B-25D 米切尔轰炸机飞机模型、昆明大画幅影像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任起瑞捐赠摄影作品《日照金山》、官渡区作家协会会员(云南日报方志中心编辑)丁强捐赠书法作品《沁园春·雪》。
捐赠南航波音787 客机模型
捐赠美国 B-25D 米切尔轰炸机飞机模型
最后,大家参观了“老民航收藏馆”和“云南民航记忆”新闻作品展,观看中央电视台专题片《回望巫家坝》、云南电视台专题片《光荣与梦想:从巫家坝到长水》,近距离感受到云南军民为持久抗战做出的重大贡献,为云南航空强省做出的巨大努力。
据了解,“老民航收藏馆”位于昆明机场附近的长水航城社区,是继上海虹桥机场民航社区博物馆之后,第二个以航空文化为主题的社区博物馆。“云南民航记忆”新闻作品展,更是收集了近40个新闻故事,让前来参观的老一辈“机场人”寻回曾经的记忆,也让新一代“机场人”感受民航的发展和变迁。
参加捐赠仪式的嘉宾合影留念
火车抗战博物馆:穿越时光的隧道
当天下午,官渡作协会员及参加活动的嘉宾们一行人来到呈贡区白龙潭公园旁的“火车时光沉浸世界”,领取火车票(寻宝地图),登上绿皮火车,开始了激动人心的寻宝游戏。
一号车厢“铜说历史”主题展,感受铜器的艺术用途:凝固历史的金属之美。无论是浮雕、雕塑还是装饰构件,铜器的金属质感与沧桑色调,都能与抗战主题完美契合,以其精湛的工艺和艺术表现力吸引观众。博物馆墙面上的大型铜浮雕,生动再现了抗战时期的激烈战斗场景或军民团结的画面。铜的延展性使得细节刻画极为精细,人物神态、武器装备乃至背景环境都栩栩如生。
参观抗战火车博物馆
体验绿皮火车
二号车厢多样主题展,将民族精神与历史文化紧密结合,增强了展览的感染力。博物馆中陈列的抗战时期的铜制器具,如军用水壶、信号灯、铁路零件等,都是历史的真实载体,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让观众触摸到历史的温度。矗立在展馆中央或入口处的铜像,如抗战英雄、铁路工人等,通过铜的厚重感传递出坚韧不屈的精神。铜还被用于制作指示牌、展柜边框等,既实用又美观,让整个博物馆的陈列风格和谐统一。
三号车厢合唱《大刀进行曲》,铿锵有力的节奏,唱出了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愤慨,也唱出了华夏民族不屈不挠且敢于血战到底的可贵精神。走出三号车厢,大刀砍向鬼子的呼号依旧振聋发聩,那是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一直鼓舞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奋勇向前。
参观车厢内的陈列品
工作人员正在讲解
四号车厢铜器美学空间,铜制火车模型在光影变幻下,仿佛穿越时空,重现抗战铁路运输的紧张氛围。通过复原抗战时期的火车站场景,铜制的站牌、信号设备等细节背景,让观众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部分铜器展品旁设置二维码,观众扫码即可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增强互动体验。
寻宝游戏结束后,大家走出火车抗战博物馆,来到户外欣赏“火车底下跑赛车”,参与抗日知识问答竞赛,将活动的氛围推向高潮。
此情此景,正如昆明二战史探索协会会长、昆明驼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顾问宋向东介绍的那样:火车抗战博物馆以火车为载体,通过馆藏2000多件铜器、10000余件民间手工艺品、众多史料文献以及特色主题览,全景式呈现抗日战争时期的壮阔历史画卷。眼前的这四列斑驳的老火车,曾是云南通往世界的“钢铁走廊”——滇越铁路的一部分,如今它一改常态,成为红色文旅的新宠,被划分成特点鲜明的四个部分:八个主题文化微展览区,中法结合下午茶区,八仙桌民俗体验区和精美铜器展览售卖区,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述说着云南抗战历史和铜器文化,为博物馆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也让参观者在视觉与心灵上受到双重震撼。
参加寻宝游戏
参加活动的嘉宾们
活动结束时,昆明驼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饶静静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在火车抗战博物馆中,无论是浮雕、雕塑还是装饰构件,铜器的金属质感与沧桑色调,都能与抗战主题完美契合,不仅提升了展览的艺术层次,更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回想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云南各族人民或驰骋疆场,或保障后方,或构筑精神长城,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相连。这段浴血淬炼的历程,积淀下丰富的精神资源和地方叙事,熔铸成我们民族宝贵的集体记忆,更是新时代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根脉。本次展览,正是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重要契机。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