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发掘和利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的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目标,持续开展干细胞资源的收集、保存及社会共享工作,5月6日,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与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举办了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基地的成立揭牌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高绍荣,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处长计菁,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生物医药促进处(科教处)处长张宜民,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主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康九红,同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杨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党委书记杨新潮、主持工作副院长王薇及相关领导出席。本次仪式由一妇婴副院长应豪主持。
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是2019年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级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依托同济大学建设。该平台紧密围绕国家人口健康重大战略和社会发展需要,重点部署包括资源收集与保存、科技计划形成的科技资源汇交、资源挖掘与应用、开放共享与服务、共性技术研发与资源研制等七大任务,致力于建成干细胞转化资源种类齐全、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肩负着推动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与产业发展的三重使命。杨新潮书记表示,此次成立的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基地,将与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紧密携手,协同创新,资源整合,共同推进上述七大任务的实施;并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的体系,努力构建覆盖“资源收集-标准制定-资源共享-临床验证-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聚焦干细胞技术在妇产科和生殖医学领域的转化应用,为“健康中国”与“健康上海”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修复再生组织器官、低抗原性、免疫调节等优势,能干预多种疑难杂症、重症疾病。高绍荣院士在揭牌仪式上指出,干细胞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临床转化。近年来,随着备案制的推行,干细胞转化已逐渐走向规范化。同济大学将与一妇婴基地紧密合作,积极推动项目备案,加速干细胞在治疗卵巢早衰、子宫内膜缺陷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也为妇产科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计菁处长在揭牌仪式上强调,医疗机构的科技发展离不开院校和大学的科研基础支持。基地的成立不仅是国家级平台的落地,更将汇聚大量科研项目,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任务,培养未来医学研究的领军人才。她寄语基地充分发挥大学的科研能力和医疗机构的医学创新动能,推动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康九红主任对基地今后的建设充满期待,建议开展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研究,针对先天性缺陷等疑难杂症进行深入探索。助力揭示疾病机理,促进优生优育,使一妇婴成为全国出生缺陷研究的高地。王薇副院长(主持工作)郑重表示,作为国家级资源库的基地,一妇婴将致力于干细胞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和高效利用,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引领,并加强干细胞的临床转化与应用。一妇婴拥有丰富的干细胞资源和转化应用场景。干细胞不仅在子宫内膜保护方面有重要作用,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功能衰竭、盆底障碍、胎儿缺陷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国内一流的妇产科专科医院,一妇婴长期深耕于妇产科和生殖医学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此次医院成立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基地,是医院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临床转化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院在干细胞转化研究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彰显了我院在科技创新与临床转化道路上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