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应辨证施养合理膳食!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会上,中医专家给出寒露养生建议→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王青云

10月8日迎来寒露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0月9日举办的时令节气与健康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高颖就寒露时节养生作出专业指导。

寒露前后是吃大闸蟹的季节。怎么吃更健康?高颖介绍,中医认为蟹肉性寒,多食易损伤脾胃阳气,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她建议在烹饪或食用时搭配生姜、紫苏等温性佐料,以中和寒性。生姜中的姜辣素还能刺激消化液分泌,辅助高蛋白消化。

对于特殊人群食用大闸蟹的宜忌,高颖提出建议:老年人和脾胃虚寒者应少食;孕妇可少量食用,但须确保完全熟透;儿童脾胃功能尚不健全,建议浅尝辄止。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及过敏体质者则应避免食用。

高颖强调,秋季饮食应遵循“协调寒热、因人制宜”原则,在享受时令美味的同时注重食性平衡与体质差异,实现美味与健康的统一。

近年来,“秋季刷经络”“药浴排寒”等养生项目较为流行。对此,高颖指出,这些干预性调理方法“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高颖表示,“秋季刷经络”主要适用于体质偏实、阳气偏盛或气血瘀滞者。身体虚弱、易疲劳畏寒者,以及经期孕期女性、有出血倾向或皮肤易过敏人群不宜采用。寒露后阳气渐收,刮拭过度易损伤正气,操作后需注意保暖,防止风寒侵袭。

对于“药浴排寒”,高颖强调需根据体质选择不同的药材。偏热体质的人,若过多选用温燥性味的药材,可能会引起上火的症状,比如出现口干、口渴、心烦或者血压波动等。同时她建议,在药浴过程中,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尤需谨慎。针对市民可能的尝试需求,高颖建议尝试前先请专业中医医师评估体质,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总之,在秋季养生的过程中,要强调辨证施养,顺应节气,以安全为首要原则,重在适度。”高颖表示,对多数人而言,保持膳食平衡、适度运动、作息规律,比过度依赖外界干预更为稳妥有效。

来源: 首都中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养生   寒露   会上   膳食   时节   中医   卫生   建议   专家   国家   健康   体质   药浴   阳气   脾胃   秋季   节气   大闸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