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的一纸关税信,让加拿大总理卡尼彻夜难眠。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加拿大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5%关税,涵盖所有品类。
这封关税通知不仅提前送达,还附带“温馨提示”:如果加拿大敢反制,美国将逐步加码,直到关税成为数字游戏。这不是谈判,更像是命令。
特朗普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加拿大不配合美国的贸易安排,芬太尼问题也没处理好。他甚至抛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加拿大愿意在芬太尼问题上多帮忙,我或许可以重新评估征税内容。”
这番话听上去像在谈合作,实则是在设条件,摆出一副“合作有赏,违逆必惩”的姿态。
加拿大第一时间表态,绝不接受、不妥协。工业部长乔利明确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舆论场上,加拿大政界民众群情激愤,纷纷呼吁政府不能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这已经不是加拿大第一次被美国“开刀”了。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两国就在奶制品、铝制品、钢铁等领域多次激烈交锋,甚至一度闹到世贸组织。
加拿大的“中招”,紧随日本与菲律宾之后,成了第三个“冤大头”。日本此前被加征最高40%的关税,菲律宾则被征收20%。这三国原本都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常年在军事与经济上与美保持高度一致。如今却一个个被特朗普拉出来“祭旗”,令人唏嘘不已。
特朗普的操作并不复杂:先圈一批“自己人”,再逐一“下手”。这波关税风暴除了对外施压,更像是对盟友们的一次“忠诚度测试”。谁愿意低头,就少挨几刀;谁敢反抗,就加倍惩罚。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已宣布将在月底访美,这是他自特朗普回归白宫以来与美方的首次正式会谈。焦点议题就是“关税”。为了争取主动,菲律宾提前派出代表团赴美,试图在首脑会谈前打好“预备战”。
菲律宾对美出口额巨大,仅2024年就高达49亿美元,关税一旦落地,出口企业将面临沉重负担。马科斯此行,可谓背负着国内民意与经济压力而来。
与菲律宾同样焦虑的还有日本。日本政府此前已与美国进行了七轮谈判,首相石破茂还亲赴白宫求情。特朗普当场承诺“慎重考虑”,但转头便宣布加税。韩国同样未能幸免,总统李在明表态强硬,特朗普随即放出狠话:谁敢报复,美国就加倍征税。
越南成为一个特殊案例。7月初,越南与美国签署协议,对美出口商品被征收20%关税,但对美商品则实施零关税。相较其他国家,越南似乎“认怂”换来了“优待”。
不过,美国并未放松对越南的警惕,特别是针对中国转口商品,美国仍坚持征收40%额外关税。这一举动显然不是针对越南,而是冲着中国展开的“贸易围堵”。
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处境更加微妙。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印尼等国均被划入40%税率区间,显然是特朗普的“第一批目标”。这些国家正是中国制造业部分转移的承接地,在芯片、汽车零部件、纺织等领域逐渐形成产业链雏形。美国的高税率,意在切断中国产业链在东南亚的延伸路径。
面对压力,有两个国家开始行动。一是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亲自给特朗普写信,表达愿意降税意愿。他提出:希望美国将对缅甸商品的关税从40%降至10%,缅方可将对美商品关税降为0%至10%之间。信中还不忘“拍马屁”,称特朗普“强大有力”“是爱国者”,意图明显:以低姿态换取关税减免。
另一个动作来自马来西亚与泰国。两国正联手推动区域内科技产品进口限制,试图反制美国对其产业链的打压。
此外,泰国电子企业已将部分订单转移至越南,但越南本地成本迅速上涨20%,让企业苦不堪言。这一被动局面,反映出东南亚国家在中美博弈中的两难处境。
特朗普的加税政策并未点名中国,但方向早已昭然若揭。他曾公开表示,对所有国家统一征收15%至20%关税,并特别强调对“与金砖国家走得太近”的国家额外加征10%。这番话无疑是在向中国释放信号,同时将中国的战略伙伴一并纳入制裁范围。
巴西总统公开回应:“我们不需要皇帝。”墨西哥也表达强烈反对。南非因参加金砖峰会被加征30%关税,成了“警示样本”。美国通过施压周边国家,试图构建一个以关税为手段的新型“经济联盟”,并以此围堵中国。
中国的态度显得从容而坚定。面对美国频繁释放的谈判信号,中国并未急于回应。稀土成为核心筹码,美国国内高科技企业对中国供应高度依赖,自身开采成本高昂,短期内无法替代。
美国财长贝森特多次喊话中方,希望在稀土、芯片等领域展开合作,但中国掌握主动权,节奏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东盟国家普遍倾向保持中立,不愿被迫选边。多数国家表示希望继续扩大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同时避免与美国正面冲突。
中老铁路、印尼锂电池、马来西亚电子制造等中资项目如火如荼,成为东南亚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
特朗普的“全球加税”政策,已显露出疲态。28次变卦让金融市场麻木,各国政府逐渐看透其“虚张声势”的本质。日本韩国虽表面强硬,实则难以彻底翻脸,只能一边谈一边拖。越南虽早早签约,但在美国随时可能变卦的背景下,也未必能高枕无忧。
全球供应链正在悄然重塑,企业在中美之间设立“双轨系统”,力求降低风险。东南亚国家在这场博弈中尝试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大棒”打压中国、震慑盟友、重建制造业,但现实却是美国自身制造成本高企,无法承接大规模回流。
中国则稳扎稳打,继续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强化区域产业链稳定性。在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的旗帜下,中国的主张正逐渐获得更多国家的认同与支持。
特朗普的“关税秀”还在继续,但观众已经不再惊讶。面对不断扩大的征税名单,更多国家开始思考:是继续配合美国表演,还是转身寻找真正可靠的伙伴?
这场注定旷日持久的全球贸易博弈,才刚刚拉开帷幕。
信息来源:
[1]「解局」盟友关系正让位于“美国优先”,美征税清单上的日韩何去何从?
环球时报
[2]东大又养出白眼狼?美国阴谋要得逞?东南亚“第二张骨牌”已入局……
新浪财经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