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态电池三巨头的三季报刚出炉。数字好看得不行。
国轩高科Q3归母净利润21.67亿元,同比增长1434%;宁德时代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达185.5亿元,同比增长41.21%;亿纬锂能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增长15.13%。
乍一看,这赛道简直起飞了。
但别光看涨幅,得看这钱怎么赚的。
有的公司靠卖电池赚真金白银,有的公司靠股票上市赚账面浮盈,还有的公司账上虽然亏,但研发投入比谁都狠。
这三家公司,谁真在押注未来,谁又在给资本市场讲故事?

先说国轩高科。
第三季度单季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67亿元,同比暴增1434%。
这数字确实够吸睛。
但人家自己都在公告里说了:这利润里有一大块来自奇瑞汽车港股上市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
啥意思?
就是国轩高科早年投资了奇瑞,现在奇瑞上市了,股价涨了,国轩高科账面上的投资就增值了。这钱看起来赚了,但不是主营业务赚的,是金融投资赚的。
而且你要看财务数据,国轩高科的总资产周转率在三家公司里最低,财务杠杆却最高。说白了就是公司借了很多钱在扩张,资产负债率偏高,经营活动现金流还面临压力。
这种财务结构,说好听点叫“激进”,说难听点就是“赌”。
国轩高科靠不靠谱?
我的答案是:技术路线走得够激进,但钱的来路有点虚。
这公司就是在用高杠杆豪赌固态电池的未来,赌对了就是下一个宁德时代,赌错了可能就是一地鸡毛。

再说宁德时代。这家公司的三季报数字堪称完美。
前三季度营收2590.45亿元,归母净利润360.01亿元,同比增长15.59%。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185亿,相当于每天净赚近2个亿。
宁德时代每100元收入里有18.47元是净利润,这盈利能力在三家公司中排第一。净资产收益率15.6%,权益乘数只有2.3倍,说明人家是用最低的负债率创造了最高的利润率。
这就是宁德时代的底气。不靠讲故事,不靠玩数字游戏,就是靠卖电池硬生生赚出来的真金白银。
但宁德时代可不只是躺在动力电池上吃老本。
人家在固态电池上的投入比谁都大。前三季度研发支出120亿元,同比增长25%,手里攥着近5万项专利。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宁德时代一边用现有业务疯狂赚钱,一边拿真金白银砸向未来技术。
所以我说宁德时代的含金量最高,不是因为它赚得多,而是因为它赚得稳。
它是唯一一家既赚到钱又押注未来的公司,技术、成本、客户端的综合优势已经形成护城河。
这公司就像一台印钞机,左手印钱右手搞研发,既不激进也不保守,妥妥的稳健派。

最后说亿纬锂能。
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450.02亿元,同比增长32.17%;净利润28.16亿元,同比下滑11.70%。第三季度营收168.32亿元,同比增长35.85%;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增长15.13%。
亿纬锂能走的是差异化路线。今年9月下线的“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主要瞄准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这些高端小型终端市场。
为啥?
因为这些场景对价格不敏感,更看重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人家的逻辑很清楚:先在小型高端市场站稳脚跟,积累技术和口碑,再逐步渗透到汽车领域。
这公司是在用短期的账面亏损换取长期的技术积累。

除了三巨头,整个固态电池产业链在三季报中都交出了亮眼成绩。
产业链上游材料商、设备商和中游制造商都实现盈利,尤其是硫化物前驱体和干法电极设备企业。
这波利润增长主要原因还是车企开始大规模采用半固态电池,带动订单激增。
业内普遍将2025年视为“固态电池上车元年”。车企端发力直接拉动了上游材料和设备订单,多家材料供应商三季度订单已经排到次年,生产线24小时不停运转。
另外材料技术突破驱动成本大幅下降也是原因之一。

但有一点大家得明白。
固态电池这事儿,现在还是个烧钱的游戏。三家公司都在往里砸钱,砸研发、砸产能、砸设备,谁能最终跑出来,现在谁都不敢打包票。
再说一遍,别光看三季报的涨幅,得看这钱怎么赚的,得看公司的研发投入、技术路线、财务风险。
真正的含金量,不是账面数字有多好看,而是这家公司能不能在未来的技术竞赛中活下来。
毕竟,固态电池这条赛道才刚开始,谁笑到最后,还真不好说。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