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政客”出身的特朗普不愧是“关税狂魔”,截止2025年7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对等关税”政策,将全球68个国家和27个欧盟成员国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贸易风暴。从叙利亚到英国的10%,特朗普不分亲疏,让全球大多数国家都感到了汗流浃背。
而就在8月6日,特朗普又宣布了一项更具针对性的举措——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的关税。这一连串动作,不仅让全球贸易体系陷入动荡,也给中美关系蒙上了一层不愉快的阴影。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表面上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实际上却是一场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经济重构。从税率分布来看,美国对不同国家的“区别对待”显而易见。
老挝经济才刚刚起步
叙利亚、缅甸、老挝等国被课以最高41%的税率,这些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出口能力有限,美国此举更多是象征性惩罚。而印度、越南作为制造业大国,分别被征收25%和20%的关税,直接冲击了它们的出口产业链。
欧盟、日本、韩国等传统盟友则被统一适用15%的税率,看似“公平”,实则暗藏玄机——如果这些国家现行关税低于15%,美国将直接补足差额,变相加征。
加拿大因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与美国立场分歧,关税从25%飙升至35%;瑞士虽是美国的长期贸易伙伴,却也被征收39%的关税。这些调整背后,是美国在地缘政治中的一次次试探。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杠杆,敲打各国在中美之间表明态度,同时削弱竞争对手的经济基础。
在这场全球关税风暴中,中国被统一适用10%的税率。这一数字看似友好,背后却有不少门道。
芬太尼被美国人充当毒品
根据中美在日内瓦会谈达成的协议,双方暂停对彼此商品征收24%的关税,仅保留10%的基础税率,并在90天内继续谈判。然而,美国此前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已对中国加征过10%的关税。两项叠加后,中国实际承担的关税压力要高于表面数字。
7月,双方在瑞典会谈中将关税暂停期再次延长三个月,但只是暂时缓和局面。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威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最高500%的关税,而中国正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进口国之一。
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任何外部压力都难以动摇其长期战略。美国的关税大棒,最终砸碎的只能是自己的经济根基。
目前,中国掌握着全球超过90%的稀土加工能力,而美国70%的稀土进口依赖中国。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稀土自救”计划,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这一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
通过出口管制和价格调控,中国可以间接影响美国军工、新能源等行业的供应链。但如果过度依赖稀土反制,可能引发美国更猛烈的报复。因此,中国在使用“稀土牌”时需要拿捏好分寸,“恰到好处”
通过深化与俄罗斯、中东等国家的能源合作,中国正在减少对美元体系的依赖。中国还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布局。“平行经济循环”的构建,让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难以奏效。
东南亚国家如越南、菲律宾、泰国等,因出口依赖美国市场,被迫接受高关税,甚至承诺对美国商品实行0关税。“不对等”的贸易协议,将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贸易的不平衡。
至于欧盟、日本、韩国等传统经济体,则试图通过投资和采购承诺换取关税减免。日本承诺追加5500亿美元投资,韩国承诺采购1000亿美元能源,欧盟更是掏出1.35万亿美元用于对美投资和军备采购。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短期内确实让美国在某些领域占据优势。美国农产品出口商因东南亚国家的妥协而受益,制造业也因高关税获得了保护。然而,这种“胜利”是短暂的。全球供应链的重塑绝非一朝一夕,美国的单边主义只会加速旧秩序的崩溃。
中国虽然面临关税压力,但通过技术突破、资源反制和多边合作,中国正在构建一个独立于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美国疯狂增加关税的行为,只会加速自身经济的崩盘。
中美的较量短期内还会持续,而随着中国在半导体等重要工业领域的技术突破,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持续推进,中美“暗战”将在不久的将来进入白热化。
同任何一次王朝兴衰一样,历史最终都会选择进步的、更顺应时代潮流的一方。美国大搞关税的逆全球化行为最终只会加重自身危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信息来源:
特朗普签令,宣布额外加征25%关税!
2025-08-07 08:28·闽南网
特朗普宣布,美将征收约100%的关税,在美国制造不收任何费用!
2025-08-07 07:43·每日经济新闻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