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新评价规则引争议:本地化口碑还是打压全球热度?


最近,Steam对评价系统做出了一项重大调整——从现在开始,用户默认只能看到自己语言环境下的评价分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评论则被隐藏在默认页面之外。对于很多依赖全球玩家口碑传播的游戏来说,这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


自2013年起,Steam就把玩家评价作为一大核心功能,它不仅帮助玩家判断游戏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销量和口碑。但评价系统的影响力不仅止步于此,它同时也成为了玩家表达不满、抗议开发者决策,甚至发起抵制的一种方式。比如《Ready or Not》在主机版发售前因为内容被删减,就曾遭遇过大规模的差评轰炸,而类似的情况在Steam并不少见。

这次更新看似是为了减少“差评轰炸”的负面影响,实际操作方式则是将总评本地化:只要一款游戏的评价数量超过两千条,并且其中至少有两百条是某种语言的评论,那么该语言用户就会默认只看到这个语言的评价分数。问题是,这直接导致很多游戏的总评价数在页面上骤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黑神话:悟空》。在更新之前,它的页面上显示有超过八十五万条好评,是不少玩家下单的重要理由。但在新规则生效后,英文环境下的玩家只能看到大约六万四千条评论,虽然数量依旧可观,但和原本的全球总数相比,差距相当大。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乌长:堕羽》和《鬼谷八荒》等国际受众较多的游戏上,它们在不同地区的默认评论数量同样被大幅削减。

Valve方面的解释是,本地化评价能帮助用户更好地判断游戏在自己所在地区的表现,从而做出更贴近自身需求的购买决定。但另一方面,大量开发者担心,辛苦积累的全球口碑在这一改动下被隐藏,可能让潜在玩家误以为游戏热度不高,进而影响销量。

当然,玩家依旧可以通过“语言筛选”功能查看所有语言的完整评价,但这一步需要额外操作,而绝大多数用户往往只会停留在默认界面。

目前来看,Steam这次的更新既可能带来更精准的参考信息,也可能削弱部分游戏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游戏   热度   口碑   规则   评价   全球   玩家   语言   用户   销量   数量   页面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