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AI天才姚舜宇离开Anthropic,抗议将中国列为“敌对国家”

10月6日,美国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的一位核心程序员——姚舜宇,突然宣布离职,加入谷歌DeepMind。消息一出,科技圈瞬间炸锅。原因并不复杂,他公开表示,离开Anthropic的部分原因,是强烈反对公司将中国称为“敌对国家”

这位年仅27岁的华人科学家,不仅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特等奖学金获得者,还在本科期间就在国际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了突破性论文。他从物理学跨界到人工智能,仅用一年时间就成了Anthropic Claude项目的主力开发者之一。

这么一位前途无量的青年科学家,为何选择在事业上升期突然“跳船”?他所说的“反对公司对中国的敌视态度”,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2024年10月1日,姚舜宇刚刚加入Anthropic。当时,他刚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博士后研究,带着理论物理的背景“转行”AI领域,成为Claude团队的核心成员。

他推动了Claude 3.7 Sonnet的开发,并参与了底层强化学习算法的设计工作。在短短几个月内,他就带领团队把模型性能提升了超过20%,同时将训练成本控制在数千万美元级别。

他的成果不仅在Anthropic内部广受称赞,更被OpenAI、谷歌等巨头引用。尤其是他提出的“ReAct”框架,成了AI代理系统中的重要方法。他的Google Scholar引用量已经超过5000次,这在年轻研究者中实属罕见。

看上去一切顺风顺水,但真正让姚舜宇做出决定的,是Anthropic日益明显的政治立场。2025年9月,Anthropic在公司博客上宣布,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将禁止中国公司及其全球子公司访问Claude服务。

更令人震惊的是,文中直接称中国为“adversarial nation”(敌对国家)。Anthropic联合创始人达里奥·阿莫迪更是发文呼吁,美国应通过芯片出口管制,防止中国发展AI。他写道:“如果中国获得数百万芯片,我们将陷入两极世界。”

这番话在科技界引发极大争议。尤其是对华裔员工来说,这种言论无异于公开歧视。姚舜宇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他“强烈反对Anthropic的反华声明”,并明确表示,这占据了他辞职理由的40%。虽然他相信公司内部大多人并不同意这些表态,但这种立场让他无法继续留下。

实际上,达里奥的“反华情结”早有迹象。早在2014年,他曾在百度硅谷实验室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在访谈中称中国科技公司“未充分重视AI”,因此美国企业才有机会崛起。他还在自己的博客中反复强调“民主AI vs 专制AI”的叙事,试图推动美国主导AI发展的路线。

2025年初,中国AI公司DeepSeek发布R1模型,性能惊艳硅谷。达里奥随即发文称DeepSeek是“威权政府的工具”,并呼吁美国加快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他甚至低估了该模型的训练成本,意图制造恐慌情绪。这种赤裸裸的政治化操作,让包括姚舜宇在内的多位华裔研究员感到极度不安。

姚舜宇的离职,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决定。他在Anthropic工作期间,一直想写一篇文章记录自己从物理转入AI的经历,却因为工作强度太大一直没有动笔。

直到离开公司,他才写下《My infant year as an AI researcher》,在其中他坦言,自己选择AI,是因为物理学太慢,AI太快。他希望能在快速演化的时代里,用自己的能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那篇文章中,他也提到,Anthropic的工作环境虽然充实,但部分理念让他难以认同。他认为,AI安全不应成为技术封锁的借口,更不应因此对中国进行污名化。他还透露,除了政治立场外,还有60%的离职原因是与公司内部机制有关,但他选择不公开

2025年9月29日,姚舜宇正式空降谷歌DeepMind,担任Gemini旗舰模型的强化学习优化负责人。DeepMind的CEO Demis Hassabis主张中美AI合作,认为“AI安全需要中美携手”。这种理念与Anthropic的“民主独占”形成鲜明对比。

姚舜宇的转身,是一次技术路线和价值观的双重选择。他并未否定Anthropic的技术实力,甚至表示那是物理背景PhD转入AI的最佳平台之一。但在他看来,真正的成长和突破,必须在理念和资源更开放的环境中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他并不是唯一一位因类似原因离开美国AI公司的华人研究员。有匿名前员工向媒体透露,OpenAI内部也有中国研究员因“敌对国家”标签感到不适,最终选择离职。Anthropic内部中国裔员工约占1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姚舜宇的出走,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2023年以来,Anthropic就开始向军工领域转型。2024年11月,公司与Palantir和AWS合作,将Claude系统部署至“秘密级”情报平台。

2025年7月,获得美国国防部2亿美元合同,8月又成立“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全力推动Claude Gov模型。这些举动,都说明公司已经不再是单纯的AI研究机构,而是深度绑定政府和军事系统。

商业利益和政治立场的交织,使得科学研究越来越被异化。而像姚舜宇这样的年轻科学家,选择离开,并非懦弱,而是一种清醒。他不愿意被标签化,不愿意在技术封锁的幌子下参与对自己祖国的敌视。

在清华期间,姚舜宇就是传奇人物。他在本科期间便完成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首次在国际上建立了非厄米系统的拓扑能带理论,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两个物理概念。即便是一些教授,也承认自己在这个领域不如他。

他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天才,而是有理想、有判断的研究者。从斯坦福博士到伯克利博士后,再到AI领域的技术先锋,每一步都走得极其坚定。他不盲从权威,也不愿在舒适区停留。

现在,他已经在谷歌DeepMind的官网、谷歌学术、领英等多个平台更新了自己的工作信息。他带着物理+AI的跨界经验,继续在AI前沿领域探索

姚舜宇的选择,给了很多人启发。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最重要的是不被外部定义,而是主动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哪怕是在最强大的公司,面对不认同的价值观,也要敢于说“不”。

姚舜宇的离职,不只是个人选择,更是一场关于信念与尊严的博弈。他用行动告诉世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立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科技   清华   敌对   中国   抗议   天才   国家   公司   美国   模型   工作   立场   物理   领域   技术   科学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