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小玖今天要和大家聊个特有趣的事儿,四川眉山的甘蔗地最近成了网红打卡地,不是因为甘蔗多甜,而是因为一场真人版“偷甘蔗”游戏。
夜里的田间全是手电筒光和欢笑声,场面比赶庙会还热闹。


真人版游戏上线
漆黑的田埂上,手电筒光束突然锁定一个身影,“站住!逮到你了!”伴随着种植户和小狗的追赶声,被追的游客抱着甘蔗撒腿就跑,笑声却震得叶子沙沙响。
别误会,这不是真的偷窃,而是眉山青神县鸿化村最火的乡村体验项目,9.9元就能体验一把“甘蔗大作战”,24小时不打烊。
谁也没想到,这个11月11日才开张的小项目,短短十天就从农家小院的自娱自乐,变成了日均上千人参与的爆款活动。

11月22日那天更是夸张,保守估计上万人涌进村子,道路两旁的车排成长龙,深夜12点还有游客陆续赶来,村委主任都感叹“村里几十年没这么热闹过”。
这场爆火的源头,是老板童鹏飞妻子徐馨瑶的灵光一现。她刷到浙江游客“偷”甘蔗的视频觉得有趣,便提议把自家甘蔗地改造成体验区。
当天中午,童鹏飞就立起小黑板,粉笔字写着“自助偷甘蔗眉山体验区”,还贴心准备了砍甘蔗的刀。

他特意强调,“偷”字必须加引号,砍了的甘蔗都要按价结账,云南黄金甘蔗15元一根,本地青皮甘蔗和水果甘蔗都是9.9元。
游戏规则原本很有巧思:成功“偷”走收费9.9元,被“捕快”抓到就收15.9元。为了增加难度,童鹏飞请了村里60多岁的童大爷和他的两条小狗当“捕快”。
后来还升级出热成像仪“追缉”,让游戏的趣味性直线上升。真正让活动“破圈”的,是11月14日童鹏飞发的一条短视频。

黑夜里手电筒追逐的真实场景,收获了几万点赞,游客从最初一晚三四批,直接暴涨到上千人。
小玖发现,这个游戏能火,恰恰是戳中了都市人对乡村野趣的向往。有游客调侃“你们抓人效率太低,汗都没出就赢了”,还有网友自愿报名当“捕快”,被抓到的游客当场“倒戈”加入追捕队伍。
这种随机互动的快乐,是游乐园里标准化项目给不了的。童鹏飞最初还免费提供烧烤啤酒,氛围像邻里聚会,这种接地气的亲切感,正是乡村旅游最动人的地方。


麻烦随之而来
但爆火的背后,麻烦也随之而来。最直观的是管理压力,人多到“捕快”和小狗都忙不过来,原本的差异化收费只能改成统一9.9元。
更头疼的是浪费问题,大量甘蔗被踩断,有的只砍一半就扔在地里,还有少数游客拿了甘蔗不付费,让童鹏飞哭笑不得。
他从最初的兴奋,慢慢熬到每天只睡1-2小时,甚至不得不发视频让游客发朋友圈“吐槽”这里不好玩,用“劝退”来缓解压力。

11月23日,童鹏飞无奈推出新规则:每人收2.99元入场费。他倒苦水说,11月21日和22日连续亏本,10亩地一晚上被“摆平”,卖的钱还没批发价高。
即便如此,发了“劝退”视频后,还是有源源不断的游客赶来,他只能呼吁大家避开周末高峰,入场费可能还要和相关部门协商后提高。
好在当地已经行动起来,村委派工作人员疏导人群、做安保,交警到场维持交通,青竹街道办也介入协调,确保游客安全。

这个农民自己策划的项目,意外成了乡村旅游创新的样本,但也暴露了中小乡村旅游项目的共性问题:缺乏预判客流的能力,应急管理措施跟不上爆火的速度。
其实,眉山“偷甘蔗”的爆火不是偶然。近年来,从稻田摸鱼到果树采摘,越来越多接地气的乡村体验项目走红,本质上是乡村旅游从“看风景”向“玩体验”的转变。
童鹏飞的尝试证明,乡村旅游不需要高大上的设施,只要抓住“真实”和“有趣”两个关键词,就能打动游客。

小玖觉得,这场“甘蔗风波”更像一次生动的实践课。对乡村创业者来说,它提醒要做好客流预判和服务升级;对当地部门来说,需要提前规划配套设施和管理方案。
毕竟,游客想要的是野趣,而不是混乱;创业者想要的是人气,更想要长久的生意。

如今的鸿化村,正在慢慢找回热闹又有序的节奏。那些在甘蔗地里的欢笑声,不仅是游客的快乐,更是乡村旅游创新的信号。
当田野遇见创意,当农民遇见互联网,乡村的魅力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而如何留住这份惊喜,让爆款项目变成长久生意,正是眉山乃至更多乡村需要思考的问题。
信源来源:封面新闻 2025-11-21 四川眉山真人版“偷”甘蔗火了:NPC带狗追逐,逃出地里就算赢|封面头条

个人账号

鲁中晨报 2025-11-23 真人“偷甘蔗”走红!工作人员和小狗追逐“抓捕”,老板忙到每天只睡一两小时,无奈劝退顾客:“这里不好玩”
更新时间:2025-11-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