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普遍延长产假至158天及以上!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4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一揽子生育支持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介绍,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取得积极进展。


在经济支持方面,多渠道降低群众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并将扣除标准提高到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提高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这些措施都取得了很好反响。


在时间支持方面,进一步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各省(区、市)普遍延长产假至158天及以上;均设立15天左右的配偶陪产假、5~20天不等的父母育儿假。


在托育服务方面,进一步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加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推进托幼一体服务,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等多种方式的托育服务。截至2024年底,全国托位数已达到千人口4.08个。


在妇幼健康服务方面,推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扩大分娩镇痛服务覆盖范围,持续实施母婴安全五项制度。2024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4.0‰,妇幼健康核心指标达到历史最优水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扩大儿科医疗服务供给,部署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全部提供儿科服务,保障广大儿童就医需求。


在教育支持方面,各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深入落实“双减”政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帮助减轻家庭教育负担。不少地方出台多孩子女同校政策,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


在住房支持方面,各地多渠道拓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帮助解决住房困难,一些地方提高了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确保已有政策落地见效。同时,加强前瞻性研究和政策储备,持续充实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工具箱,进一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育儿补贴发放渠道:

为申领人或者婴幼儿的银行卡或其他金融账户


根据《实施方案》,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补贴对象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至其年满3周岁。


育儿补贴按年发放,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育儿补贴申领人是婴幼儿的父母一方或者其他监护人,主要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请,也可以线下申请。


育儿补贴发放渠道为申领人或者婴幼儿的银行卡或其他金融账户。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者个人收入。


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介绍,目前,各地正在按照《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要求,抓紧推进各项准备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出台育儿补贴制度管理规范、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国家和各地已经完成了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正在进行全流程测试。各地组织配备工作力量,对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按照工作计划,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如何申领


育儿补贴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申领,大家可以足不出户地在线上申请。


同时,保留了线下办理渠道和人工服务,因特殊原因无法通过线上申领的群众,可到婴幼儿户籍地乡镇、街道办理。大家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办理渠道。


为方便群众申领,采取了相关便民措施:


1.最大限度精简申领材料


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大数据比对校核。在此基础上,坚持“最小必要”原则,让“数据多跑路”,让大家尽量少地提交材料,大家申领时只需提交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证明婴幼儿身份和抚养关系的必要材料。


2.拓宽申领渠道


依托各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设置育儿补贴申领专区,同时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开通申领入口。这些渠道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常用的,可以便捷操作的。大家可以通过多个渠道,使用手机线上便捷办理,实现育儿补贴申领“不出门、随手点、轻松办”。将不断完善工作流程,优化信息系统,提高服务水平,力争让大家更满意。

育儿补贴地方标准如高于国家

基础标准还能领吗?评估备案后可继续执行


此前部分地方已经探索实施了本地育儿补贴政策,一些地方标准还高于此次国家基础标准。地方政策如何与国家政策衔接,地方标准较高的,还能不能发放?对于这个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介绍,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实施了育儿补贴政策,取得积极成效。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出台后,要加强政策统筹,地方政策要规范有序衔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则和考虑:


首先,国家建立制度,各地按照执行。国家全面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实现全国全覆盖,同时确定了国家基础标准,也就是每孩每年3600元。对于之前没有育儿补贴政策、补贴范围较小,或者补贴标准低于国家的,按国家补贴范围和基础标准统一实施,实现政策均等化覆盖,体现政策公平性。


其次,做好政策衔接,保障群众利益。对于各地之前已经实施的育儿补贴政策,地方要制定具体的政策衔接方案,确保本地政策和国家制度有序衔接。在此过程中,要切实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地方此前补贴标准高于国家基础标准的,按规定做好评估和备案工作后,可以继续执行。


第三,强化政策统筹,增强可持续性。《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各省份在地市级执行统一的育儿补贴政策及标准,地区差异较小的省份也可以在本省份内执行统一的育儿补贴政策及标准。也就是说,育儿补贴政策要至少在地市级层面进行统筹。提高政策的统筹层次,有利于避免政策碎片化,切实增强政策的稳定性、可持续性。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财经   产假   下旬   国家   卫健   政策   标准   制度   婴幼儿   地方   渠道   健康   措施   卫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