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瑞士日内瓦的谈判桌上,《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的签署,给中美的关税大战按下了暂停键。
两方宣布取消91%的互加关税,并建立一套“双轨谈判”机制,为日后经贸谈判提供“新路径”。
消息一出,朋友圈瞬间刷屏——难道打了7年的贸易战真要就此翻篇了?
但仔细想想,这份联合声明就好似一张“暂时停火协议”,表面上大家和和气气,私底下依旧暗流涌动。
柏年今天就给大家掰碎了聊聊这场改变世界进程的“世纪对决”,剖析这次声明的意义及其对中美博弈长期走势的影响。
顺便聊聊谈判前中国都做了哪些布局?中美的战略竞争在未来又将来到一个怎样的高度?
点赞关注,让我们开始。
一、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塑形”
就在联合声明签署的前几天,中国连续打出三张应对牌。
5月4日,东盟与中日韩三国在意大利米兰举行了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拉起了一个“亚洲钱袋子联盟”,进一步提高了本币结算比例,通俗点讲就是以后做生意少用美元,少趟美元体系的浑水。
而在两天后,中国和欧盟建交的50周年纪念日上,中欧双方都表达了坚持多边主义、捍卫公平正义、反对单边霸凌的意图,虽然没“点名批评”,但谁在搞单边霸凌跟全世界为敌一目了然。
5与7日,央行、财政部、发改委联合推出降准降息、扩大专项债等一揽子政策,向市场释放了就算外需乏力,咱们内部也能玩得转的信号。
表面上来看,这三件事看似各搞各的,实则背后是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美双方就像是一个村里不对付的邻居,咱们一边招呼邻居们合伙种地,多开垦几块菜地增加收成;一面忙着盖新房、学手艺,还有提防着对面村霸冷不丁使个绊子,偷走咱家的锄头农具。
从2018年贸易战初期的被动反制,到这次能让美国松口,靠的可不是嘴炮,而是实打实的筹码——美国市场因为关税而过高的商品价格、出口管制的战略资源,这些只是我方手牌的冰山一角,也是迫使美方重回谈判桌的神兵利器。
正所谓寇可往、我亦可往,我们已从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棋盘之外的规则塑造者。
正如商务部声明所言:“希望美方彻底纠正单边加税的错误做法”——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诉求,更是对国际治理话语权的争夺。
二、联合声明背后的文字游戏
这份“联合声明”看起来热闹,似乎是双方各退一步的完美结果。但柏年认为,这份声明距离握手言和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声明的留白处才是未来博弈的重中之重。
从明面数据上看,美国取消了2025年加征的91%关税,涉及3000亿美元商品,中国也同步取消了惩罚性质的反制措施。
但10%的普适关税依旧存在,而且诸如半导体、高附加值技术产品的“命根子”行业,依旧陷在进出口管制的窘境中。
这就好比两口子吵架,先把餐厅里的碗筷收拾了,维持一个表面上的和平,但卧室床头柜的抽屉里,可是藏着两把互捅的兵刃。
美国不敢染指半导体关税,因为咱们的长江存储正一点点蚕食整个市场,12%的市占率已经具备了和世界第一梯队掰一掰手腕的能力;
在稀土等战略资源上,中国绝不会放松对稀土的管制,毕竟美国f-35战机的生产离不开稀土,放开管制无异于是“变相资敌”。
除此之外,因联合声明暂停90天的24%关税更是暗藏杀机——此类关税使用的商品基本上都是咱们的招牌货——光伏组件、锂电池等新能源产品。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很明显美国人想用这90天的暂停期给中国搞一个deadline(最后期限),逼迫中国转让这类产品技术或者产业链,如果我们不让步,那90天后这24%的关税自然满血复活,还能连带制裁咱们的上下游相关产业。
不过,面对这手阴招,中方并不是没有应对方法,在咱们的公告中那句“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权力”,翻译翻译就是“你要是敢掀桌子,那我也不怕!”
在华盛顿那帮政客的构想中,企业都是趋利避害的,中国企业为了避免加税,自然会主动将产业链转移,将工厂迁移到加拿大或者墨西哥这类地方,从而“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地理优势来实际控制这些产业。
但是,美国政客们想不到的是,他们口中的“友岸外包”不过是一厢情愿,全球供应链早就打上了中国烙印了,无论是越南、墨西哥还是拉美国家,所谓的产业链转移不过是开设组装厂而已,全球产业链的七寸早就被狠狠拿捏住了。
所以说,柏年认为这份宣言不能在根本上解决中美矛盾,中国需要更开放的技术环境和高新芯片来进行产业升级;而美国需要的是制造业回迁来让铁锈带来复兴。
所谓的共识更像是足球比赛的中场休息,下半场的血雨腥风尚未开始。
具体而言,哪些问题在本次会谈上留了白?没解决的部分未来会怎么走?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研报,欢迎感兴趣在我的主页发送666领取。
三、未来博弈风暴下的世界走势
所以说,贸易战远远没有结束,两大国之间的博弈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短期来看,川普团队会为了中期竞选选票,缓解美国的通胀压力,多半会进一步降低甚至取消纺织品、电子产品关税;中国则可能扩大农产品进口来平衡对美贸易顺差。
但是,互退一步只是权宜之计。未来3-5年是科技绞杀战最为白热化的阶段,美国百分百会进一步加大芯片出口管制,日韩这两个东亚地区的美国小弟,多半也会加入到针对中国的科技包围网中,搞所谓的半导体北约,把冷战的两极思维用到科技竞争上。
作为反制,中国也必定会继续收紧稀土出口,海外电子产品品牌在中国的售价也多半会因此水涨船高,不过这种情况也能倒逼国内相关企业走出舒适区,在主观能动性的驱使下达成变相产业升级。
“科技大战”之后,中美将迎来规则体系的全方位博弈,而数据跨境、数字货币标准将是下一个战场。
美国推动所谓的“数字框架”要求各国将服务器放在本土,打造数字化北约。不久前高沃中国(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的部门裁员更是直接印证这一点。
与之相对的是,咱们的“数字丝绸之路”允许数据在一带一路国家自由流动,如果逆全球化和两极化趋势继续升级,那么未来世界可能会分裂成“两个互联网”——美国派山头和中国派山头。
两个山头互不往来,tiktok的用户登不上自己的ins账号,电商平台也将被形势逼得建起两套运营方式,去适应两套不同的运营规则。
如果这场激烈的战略博弈继续进行下去,那么中美最终会演变成两种文明模式的终极较量。
对内,美国继续躺在雅尔塔体系的功劳簿上搞单边霸权,无视供应链搭建的客观规律,坚持所谓的“美国优先”。这种短视行为也将使美国内部更加分化——精英阶层牢牢掌握社会资源,普通百姓只能在高物价和经济不平等的环境中挣扎。
而我们则要向社会和世界证明:“共同富裕”绝非嘴上说说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得通过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让普通百姓切实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
对外,美国依旧是抱紧“军事霸权”不松手,试图通过军事威胁来控制盟友和第三世界国家,构建所谓的“对话包围圈”。然而,美国的军事能力正在逐渐下降,这一点从俄乌冲突以及其内部的腐败案件中可见一斑,这里我们就不展开了。
而中国则是将筹码压在未来产业上,在市场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夹击下,中国能否孵化出一个像苹果、谷歌一般的科技巨头,从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则。
四、短期政策怎么走?
让我们把思绪拉回到国内,对普通人来说,短期内有哪些政策可以期待?
柏年认为,即将到来的7月份政治局会议将成为观察中国政策调整的重要窗口。
因为此次会议既需应对中美经贸关系的新变化,又要直面国内经济复苏中的结构性矛盾,可谓是任重道远。
从外部来看,中美关税的阶段性削减,如美方取消91%加征关税、中方同步取消反制措施,将直接降低进口商品成本,提振消费市场信心。
但是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没有松动的迹象。因此,会议可能将政策重心放在扩大内需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推进上,继续大力搞国补,推动各种新能源、智能家居等消费补贴,向三四线城市下沉。
与此同时,虽然中美经贸关系有所缓和,但美国人向来不按套路出牌,台海地区的地缘博弈一直是他们的关注重点,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仍可能冲击供应链稳定性。会议或许会进一步扩大自贸区的规模,中日韩三国自贸区可能会正式提上日程。
当然,民生保证也将是这次会议的一大看点。自新冠疫情以来,青年失业率依旧很高,收入分化问题日趋加剧。相关政策可能从“保基本”转向“促升级”,可能会将职业培训补贴从传统行业延伸到新兴产业,同时通过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吸纳应届毕业生,不能让毕业即失业成为常态。
总体而言,如何能在复杂的内外环境寻求多重平衡将是7月政治局会议的焦点。
既要利用中美关系缓和来扩大开放,又要在自主创新上有所突破,不能吃老本;
既要通过财政刺激市场,又要防范债务风险扩散;
既要用补贴激活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又要防止过度补贴的“养懒汉”行为,扭曲普罗大众的消费观。
关于这部分内容,柏年将在政策正式出台后在我的圈子里为大家做详细解读,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在文末加入。
说了那么多,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
联合公告就像两个人吵架后的“调解协议”,能管用多久全看双方需求,打打停停谈谈将是未来的主旋律。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靠加关税,卡脖子这种下三滥招数,在美国可能会换来选票,可能会给政客的履历上加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点缀,但是在咱们这只能换来更强硬的反制。
数十年的全球化早已让世界各国紧密相连,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格局。如今,再想搞新时代的“光荣孤立”,恐怕只有美国人集体迁徙到外太空才有可能了。
这场大国之间的博弈,比的不是谁的拳头硬,也不是谁的措施更狠,而是谁更能扛、更能变通。毕竟,能笑到最后的,永远是能把握住时代脉搏那个。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看透大势不站队;不轻易将钱袋子当梭哈的筹码;抓住红利不踏空,踏踏实实跟着国家政策走,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当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有人只看到惊涛骇浪的凶险,选择在岸边做个旁观者;有人盲目自信跳入海中,却被巨浪吞噬;而有人却能在浪尖上翩翩起舞,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这三种人都是现实中的我们,区别只在于,你是否读懂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每一个暗流涌动的信号。
具体加入方式如下:
更新时间:2025-05-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