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极简投研》的第663篇文章。文章仅记录个人思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一、洽洽食品概述
安徽省合肥市洽洽食品01年成立,11年上市,主营葵花子(61%)、坚果类(27%)。
在袋装瓜子行业,洽洽市占率超过40%,超过金鸽(11%)、正林(10%)、真心(8%)、徽记(5%)、大好大(4%)等瓜子品牌。
在坚果行业,市场龙头是三只松鼠,市占率大约是3.9%,洽洽是1.4%。。
二、洽洽食品的历史
1995年,公司创始人陈先保创立合肥华泰食品有限公司,初期以儿童冷饮“棒棒冰”起家,后因市场饱和转向炒货领域。
1998年,为解决传统瓜子易上火、脏手等问题,采用“变炒为煮”工艺,推出创新产品“煮制香瓜子”。
2001年,洽洽食品正式成立,同年销售额突破4亿元,奠定“瓜子第一品牌”地位。
2008-2010年,推出“怪U味”“喀吱脆”等跨界产品,尝试拓展薯片、果冻等品类,但部分业务未达预期。
2011年,深交所上市,成为坚果炒货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
2015年,创始人陈先保回归管理层,剥离非核心业务(如果冻)。
2017年,推出战略单品“小黄袋每日坚果”,自此形成“瓜子+坚果”双主业。
2018-2019年,提出“百亿收入、百万终端”的“双百战略”,同时,泰国工厂投产,加速全球化布局。
2025年,通过“重构生活场景”战略,拓展直营渠道(如量贩零食、会员店),电商收入同比增长25%,海外业务同比增长13%。
三、洽洽食品的投资逻辑
从财务角度,公司营收增长,但是盈利能力下降,导致净利下降,资产负债结构还好,现金流存量很好,现金流流量较好,轻资产。总之,家底很好,现状一般。
对于盈利能力下降,公司解释说是原材料成本增加,2024年9月内蒙古持续降雨导致葵花籽晾晒困难,霉变率提升,优质原料减产约60%,价格涨至13.0-15.0元/公斤。
如果确如公司所言,那么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似乎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公司目前有三大业务,分别是瓜子、坚果、魔芋冰激凌薯类等创新产品。
对于瓜子,行业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而在袋装瓜子行业,公司的市占率高达40%,唯一的提高点就是产品升级,也就是产品更好,卖得更贵,实际上公司已经这么做了,但是瓜子这样普通的产品,提价空间终究是有限的,产品升级的空间也是有限的。
正当公司在考虑如何将瓜子卖得更贵的时候,量贩零食异军突起,一些更便宜更具性价比的零食选择,正在挑战公司越来越傲娇的自我定位。
对于坚果,更是一个红海,得益于公司的渠道和产品优势,公司的坚果业务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但很难再有太大的增长了。
对于魔芋冰激凌薯类等创新产品,其实也是人满为患,公司甚至都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没有先发优势的扩张注定步履维艰。
总之,从宏观角度,公司面临的问题包括: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溢价能力差、营销手段同质化、电商迅猛发展、量贩零食异军突起,等等。
归根结蒂,还是瓜子和坚果的行业门槛实在太低,纵使公司凭借产品优势、渠道优势、先发优势得以占据行业龙头的位置,但依旧会面临各式对手的持续竞争,最初,公司可能还能招架,但是经不住如此反复冲击,护城河可能终究会有松动的时候。
四、洽洽食品的估值
公司的净利润22年触顶,后持续下降,截至25年6月,依旧未见止跌。
对于处于下降通道的公司是无法估值的,除非价值止跌,因而,公司宜观望。
赞赏,是最真诚的认可!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