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新论 | 《哪吒2》的风吹向游戏,游影互动何以缔造“长青”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赵茜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虽已下映院线,却仍是2025年最炙手可热的商业符号。

据影片官微,8月2日10时《哪吒2》将全网上线。消息一经发布,“再刷一遍”呼声迅速点燃网络,让无数人再度打开影片,重温少年英雄的热血传奇。

哪吒IP的“威力”不止于此,还蔓延到了游戏领域。今年4月16日,@王者荣耀官微宣布,成为影片首个官宣联动游戏伙伴;7月29日,@和平精英官微也宣布,成为影片首个上线的深度联动游戏伙伴。无独有偶,“哪吒”元素也现身《蛋仔派对》《寻道大千》等热门游戏,为玩家带来新的审美体验。

一个家喻户晓的动画人物,为何会成为游戏掘金的富矿,迸发出无尽的生命力?

哪吒形象。图片由AI生成

首先,动画与游戏有着共通的基因,宛如孪生兄弟一般,能够彼此借力提升IP的吸引力。《王者荣耀》与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实际有部分相似之处,比如《哪吒2》和《王者荣耀》中的哪吒角色神似、鹿童打人的样子像极了后裔开一技能……更有人“考古”发现,《王者荣耀》中人物蔡文姬和澜的CG实际出于导演饺子之手,澜的CV陈浩也为电影《哪吒2》中的李靖进行了配音。

这种冥冥之中的双向奔赴,提高了电影与游戏的热度,也激发了游戏玩家的购买力,让他们更愿意为喜爱的IP形象买单。这也让我们意识到,相较于真人IP,以原创人物形象为载体动画及动漫IP往往立足优质内容,且能适应不同类型的消费文化,具备更大的成长性与想象空间。

其次,动画人物的生命长度取决于其衍生开发价值和长尾热度,推动IP从爆款走向长青,也是许多文化企业努力的方向。今年4月,就有新闻报道光线传媒已组建3A游戏团队,《哪吒之魔童闹海》成游戏化首选;即将上映的《浪浪山小妖怪》也宣布多起IP联名,涵盖游戏、潮玩、谷子、图书等多个领域。

长青游戏正是打造长青IP的落点之一。腾讯此前在财报中公布的对长青游戏的定义标准,即年流水超过40亿元人民币,且季度平均日活用户达到500万(手游)或200万(PC端)。一般来说,游戏制造商往往通过世界观补全、人物故事线塑造、玩法和付费点创新、衍生品开发等手段构筑IP壁垒,让经典IP形象走进用户多元生活场景,并多媒介联动推动IP常设化运营,营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游戏生态圈,与用户建立持久的联系。但现实来看,长青游戏设计成本高、周期长,最后销量如何、能不能回本都是未知数。因此,市面上仍有大量画风简陋、受到诟病的劣质小游戏,通过买量推广策略触达受众,却也阉割了游戏的可玩性,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埋下隐忧。

《哪吒2》和《和平精英》联动。图源微博

哪吒诞生于中国传统神话,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就如老酒陈酿,越品越香,天然具备持续运营的价值。将这一经典形象游戏化,是压力也是动力,既能倒逼游戏开发者精良设计、提升游戏质量、制作长青游戏,还具有一定引导意义,推动更多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长青IP并非孤立发展,在AI快速迭代、文化产品成为个体与社会互动落点的今天,基于IP生态的软硬件相继面世,为虚拟与现实互动带来更多便利,而以长青IP为核心、虚拟交互设备为载体的内容经济,或许也成为新趋势,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游戏   哪吒   新论   文娱   荣耀   王者   影片   形象   文化   落点   电影   热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