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郑介民逃往台湾不久随即暴亡,蒋介石:他不死,就要去美国了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避寒

编辑|避寒

1959年12月11日凌晨2点,台北,柯漱芳从电影院回家,推开卧室门,丈夫郑介民倒在地板上,身体早已冰凉。

官方说法是心脏病突发,可就在前一天晚上,蒋介石刚刚在日月潭请他吃了西瓜。大冬天的西瓜,意味着什么?

蒋介石后来说了句话:"他若不死,必逃往美国。"

莫斯科同学变成武汉卧底

1925年,郑介民从黄埔二期毕业,被选派去莫斯科中山大学。

在莫斯科,他遇到了李宗义,李宗仁的亲弟弟,两个年轻人成了同学,关系处得不错。郑介民当时不会想到,四年后,这段同窗情谊会被蒋介石拿来当武器。

1929年初,蒋桂战争一触即发。

郑介民主动请缨:"校长,我去武汉,保准让他们散伙。"他化装成商人,提着点心匣子混进桂军营地。专找那些跟李宗仁不对付的军官喝酒,几杯下肚,话就多了。

"李老总手里就那点兵,真跟蒋校长打起来,撑不过三个月。"

一边说,一边往人兜里塞金条,没多久,桂军里好几个团长带着队伍投了蒋。李宗仁气得直骂叛徒,可仗没法打了,蒋介石拍着他肩膀:"你这个情报战,比十万大军还管用。"

从此,郑介民被钉在了情报圈子里。

可他心里憋屈得很,黄埔二期的同学,杜聿明、郑洞国都带兵打仗去了,一个个当上军长、师长。他呢?躲在阴暗角落算计人心。

1932年复兴社成立,戴笠当处长,他当副处长。

郑介民找过康泽好几次,想调到中央军校,蒋介石每次都拒绝:"你搞情报有天赋,别的事有人干。"郑介民听出来了,这是要把他困死在特务圈。

他开始另辟蹊径。

国民党设立将官班,别人去混文凭,他玩命学军事理论,晚上别人打牌喝酒,他在研究室推演战局。1940年写出《军事情报学》《游击战术之研究》,在军界引起不小反响。

1942年初,他预测日军将大举进攻新加坡。

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魏菲尔不信,结果日军不到半个月就打得英军溃不成军。1944年,他跟美军军官说:"六月初盟军会登陆诺曼底。"一语成谶。

美军驻华总司令魏德迈专门给他写了推荐信。

可这些赞誉,换不来蒋介石一句"你去带兵吧"。每次郑介民提调动,蒋介石都说:"你没带兵经验,不合适。"这话说了十几年,郑介民听明白了,不是他没经验,是蒋介石不想放他走。

美国人的一千万美元

1946年戴笠飞机失事,郑介民坐上了局长位置。

可屁股还没坐热,毛人凤就开始挖坑。郑介民有个致命弱点,他老婆柯漱芳爱钱,下面的人要走郑介民的门路,都知道先打点柯漱芳。

毛人凤搜集了一大堆黑材料,交给蒋介石。

1947年,蒋介石把郑介民叫来:"你去国防部当次长吧,保密局的事让毛人凤管。"郑介民明白,这是被架空了。

1950年1月,郑介民飞往台湾。

蒋介石给他安排了国防部参谋次长兼大陆工作处处长的职位,听起来不错,实际上就是个闲职。

1954年,转机来了。

蒋经国开始接管情报系统,跟毛人凤闹得很僵,10月,郑介民被任命为"国家安全局"首任局长。他知道这次机会来之不易,工作格外卖力,可身体扛不住了,心脏频繁出问题。

1959年初,郑介民又去了趟美国。

这次不只是看病,还跟美国联邦调查局谈合作。临走时,美方负责人塞给他一张支票:"这是合作经费,一千万美元。"

郑介民拿着支票,手都在抖。

回到台湾,他第一时间去见蒋介石,把支票放在桌上:"报告校长,美方给了这笔钱,学生不敢擅自做主。"

蒋介石盯着支票看了好一会儿:"你跟美国人都谈了什么?"

郑介民把谈话内容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蒋介石听完,脸色不太好看。他最近正准备让蒋经国接班,最怕的就是手下人跟美国人走太近。

"钱先放着,这事我再考虑。"

从那天起,蒋介石看郑介民的眼神变了,以前是信任,现在是审视。

更糟糕的事还在后面。

1959年8月,郑介民的弟弟郑挺锋说要去美国公干,郑介民给他写了担保信,结果郑挺锋去了就不回来了。蒋介石知道这事,把郑介民叫去问:"你弟弟是不是投美国去了?"

"校长,学生真不知道他要留在美国。"郑介民急得满头汗。

"不知道?你给他写的担保信!"蒋介石拍桌子。

郑介民跪下了:"学生糊涂,请校长责罚。"

接下来的事更让蒋介石起疑。

郑介民的大儿子郑心雄,突然也说要去美国读书,蒋介石不信巧合。他开始怀疑,郑介民是不是在给自己留后路。

11月,台湾爆发"黄阳辉案"。

黄阳辉是个台独分子,秘密组织"台湾共和党",蒋介石让郑介民查。郑介民派人抓了几个月,黄阳辉就是抓不到,11月30日,黄阳辉彻底失踪了。

蒋介石暴怒。

他怀疑郑介民办事不力,甚至怀疑他跟美国人串通,放走了黄阳辉。

日月潭的那块西瓜

12月10日,蒋介石南下巡视台中。

他让人通知郑介民来见面,郑介民进门,看见蒋介石脸色铁青,办公桌上的水杯摔成了碎片。

"你弟弟去美国一去不回,你儿子也跑去美国,你什么时候去?"

蒋介石的声音冷得像冰。

郑介民跪下:"校长,学生对天发誓,绝无二心!"

"绝无二心?你跟美国人走那么近,还说绝无二心?"

蒋介石让人摆了桌家宴,可整个饭局气氛压抑得要命。郑介民一口饭没吃下去,只是低着头听蒋介石训话。

吃完饭,郑介民回到住处,跟妻子柯漱芳说了今天的事。

柯漱芳急了:"校长这是要对你动手了!"

"能有什么办法?"郑介民苦笑,"我这辈子都在给他干活,到头来还是不信我。"

12月11日晚上,蒋介石突然派人来传话,请郑将军去日月潭赏月。

日月潭的游船上,只有他跟蒋介石两个人,月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蒋介石拿起一块西瓜递给他:"大冬天能吃到西瓜,真是难得。"

郑介民接过西瓜,手在抖。

他知道这不是普通的西瓜,大冬天,特意准备西瓜,这是在暗示什么?他咬了几口,趁蒋介石不注意,把剩下的扔进了湖里。

"最近你身体怎么样?"蒋介石问。

"还可以,就是心脏有时候不太好。"

"那你多注意休息。"蒋介石的语气缓和了些,"黄阳辉的案子,三天内给我个结果。"

郑介民心里一沉。

三天?这根本不可能,这分明是给他下最后通牒。

晚上10点,郑介民回到家。

柯漱芳约了朋友看电影,问他去不去,郑介民摇头:"你去吧,我有点累,想休息。"柯漱芳看他脸色不好,本想留下,可郑介民坚持让她去。

"你放心去,我没事。"

这是郑介民跟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

凌晨2点,柯漱芳从电影院回来,推开卧室门,丈夫倒在地板上。

她叫了几声,没反应,摸摸鼻息,没了呼吸。

台湾"中央社"第二天发了条短讯:"国防部参谋次长郑介民因心脏病突发,昨日凌晨去世,终年62岁。"

消息传出,台北议论纷纷。有人说是心脏病,有人说是自杀,还有人说是他杀。蒋介石听到消息,愣了一会儿,说了句话:"他若不死,必逃往美国。"

这话什么意思?

蒋介石认定,郑介民跟美国人走太近,迟早要跑。他的弟弟、儿子都去了美国,这是在铺路,现在死了,倒省了麻烦。

郑介民的葬礼上,柯漱芳哭得昏天暗地。

她指着灵柩对送葬的人说:"是蒋介石杀了他!"这话传出去,台北又是一阵骚动。可没人敢深究,蒋介石下令追授郑介民为陆军一级上将,亲自到殡仪馆吊唁了两次。

表面文章做足了,可郑介民的死因始终是个谜。

香港的报纸后来登了篇报道,说郑介民不是病死,是因为办事不力被迫自杀。台湾官方立刻辟谣,说这是造谣诽谤。

一个搞了一辈子情报的人,最后连自己的死因都说不清楚。

他想当将军,蒋介石让他当特工;他想离开特务圈,蒋介石不放手;他跟美国人打交道,蒋介石怀疑他要叛逃。

到头来,一块冬天的西瓜,一句"你什么时候去美国",就断送了他的命。

62年的人生,最后的句号打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日月潭的月光依旧,可那个在船上吃西瓜的人,再也回不来了。

参考资料:

《郑介民传》,中国文史出版社

维基百科词条"郑介民"(1897年9月18日—1959年12月11日)

百度百科词条"郑介民"历史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历史   台湾   美国   蒋介石   日月潭   西瓜   美国人   校长   国防部   莫斯科   支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