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梁思顺怒骂林徽因:此般才女,不给学费,带坏我女儿!

1935年,梁思顺得知女儿住在林徽因家,气得半夜冲过去,强行将女儿拉回家,边走边骂:以后不准到这来,她又不给你出学费!

临走前,梁思顺还不忘指着林徽因怒骂:

“看看来你这的都是什么男人,别带坏我女儿!”

面对如此凶猛的指责,林徽因只是无奈摇头,不去争论。

因为她已经司空见惯。

早在她还没嫁给梁思成之前,梁思顺这位大姑子就对她很有偏见,曾极力反对她嫁进梁家。

而梁思顺的偏见,最初是受其母亲李蕙仙的影响。

01

李蕙仙出身名门,父亲是清末顺天府尹李朝仪,她从小接受传统教育。

嫁给梁启超后,在对方影响下,李蕙仙的思想认识有所提高,曾在上海创办女子学堂,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学校长。

但是,李蕙仙骨子里仍是一位传统女性。

当她得知,长子梁思成要娶林徽因时,就对林徽因的“庶出”身份非常嫌弃。

而她更看不惯的,是林徽因新派女性的作风。

1924年,梁启超邀请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充当翻译,每天同进同出。这让李蕙仙十分不爽。

因为2年前,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逼迫刚生二胎的原配张幼仪离婚。

这桩“三角”情事,在当时几乎人尽皆知。

在李蕙仙看来,林徽因对徐志摩这个绯闻对象,应该有多远离多远。像这样整天出双入对,不是让人看笑话吗!

更让李蕙仙接受不了的是,林徽因竟然还和徐志摩搭档,演出泰戈尔所著爱情戏剧《齐德拉》林徽因饰公主齐德拉,徐志摩饰爱神玛达那。

俩人在台上的倾情演出,惹得流言四起,甚至有人说:比起梁思成,徐志摩和林徽因更般配。

李蕙仙听了这话,气得当场发话:至死都不接受林徽因当儿媳!

当时李蕙仙患有乳腺癌,在身边照顾的长女梁思顺,一边心疼母亲,一边也开始对林徽因心生不满。

梁启超恰恰相反,他十分看好林徽因这个儿媳。

为了缓和矛盾,梁启超匆忙将梁思成和林徽因送出国留学,结婚之事等毕业再说。

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后,李蕙仙病逝了。

只是,林徽因嫁进梁家之路,并没有因此变得通畅。

因为梁思顺还在。

1925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突然收到梁思顺的信,随信还附上《图画时报》

原来那一年,林徽因的照片出刊在上海《图画时报》第268号头版人物,用的照片正是前一年,林徽因和徐志摩搭档演出,饰演齐德拉公主时所拍下的。

一年前的旧照被刊登,本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说明林徽因“誉满京国”。

可在梁思顺看来却是:林徽因太爱出风头。

梁思顺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妇人的天职就是“相夫教子”。而林徽因总在外面活跃,用在家里的时间必然减少,显然不是好妻子的人选。

梁思顺将画报寄过去,同时也是在提醒弟弟,别忘了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纠葛,话里话外都在劝弟弟赶紧分手。

林徽因的“齐德拉公主”装扮

同年年底,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因反奉不幸遇难。

一边是父亲悲惨离世的打击,另一边是梁思顺的不断排挤,林徽因感到心力交瘁。

若不是梁思成对爱足够坚定,说不定他们真的会分手。

林徽因和父亲林长民

林徽因不明白,梁母已经离世,梁思顺犯得着还对她如此排斥吗?

事实上,梁思成之所以不接受林徽因,除了受母亲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出于自身的原因。

02

梁思顺是梁家第一个孩子,受尽梁启超的重视和宠爱,一直是梁启超最爱的大宝贝。

直到林徽因的出现。

梁启超毫不掩饰对林徽因的喜爱,曾在给梁思顺的信中写道:

“我很爱徽因,我已经把她当成我的女儿,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儿……老夫的眼力非常不错,徽因将会是我的第二个成功。”

梁启超所说的第一个成功,是指梁思顺的婚事。

早在1914年,梁思顺就听从梁启超的建议,嫁给他的外交官学生周希哲,算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好婚姻。

梁思顺

第二个成功,便是指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姻。

梁启超毫不掩饰对林徽因的喜爱,难免让梁思顺这个“大宝贝”产生嫉妒。

或许是出于这个原因,梁思顺一直不同意他们的婚事。

梁启超没办法,接连写了好几封长信,苦口婆媳进行劝解,梁思顺才终于点头同意。

这让梁启超松了一口气。他在给孩子们的信中写道:

“思顺对于徽音感情完全恢复,我听见真高兴极了。这是思成一生幸福关键所在......现在我完全放心了。

1928年3月21日,林徽因终于排除万难,和梁思成携手走进婚姻殿堂。

婚礼由梁思顺一手操办。

只不过,梁思顺对林徽因的偏见并没有消失,反而在婚礼后愈演愈烈。

03

1929年,梁启超病逝,梁思顺全家搬回北平居住,和林徽因家住得很近。

梁思顺虽然已经嫁人,但还是经常插手梁家的大小事情。

这也难怪。梁思顺比老二梁启超大了整整8岁,一直被梁启超和李蕙仙当成“大家长”在培养,从小管教弟弟妹妹成习惯,嫁人之后也改不了。

作为长女,梁思顺有种特别的自尊。

偏偏林徽因太优秀了,成为梁家长媳后,性情温和,处事周到,得到其他小姑子小叔子的敬重。

这更催生了梁思顺的嫉妒。

更让梁思顺忿忿不平的是,自己的女儿周念慈,竟然也信任舅母林徽因多过她这个亲妈!

1935年,周念慈在燕京大学读书,由于社会形式紧张,偷偷从学校跑出来。她没有选择回家,而是躲到舅母林徽因家。

梁思顺得知后怒火中烧,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严重挑战!

于是,她不顾当时已是深夜,径直冲进林徽因家,强行将女儿拉回。

女儿被吓哭了,梁思顺还不依不饶,一边拉着她往外走一边训斥:“那么喜欢你舅母,怎么不叫她给你出学费!”

临走前,梁思顺还回头指着林徽因怒骂:

“看看来你这的都是些什么男人,连婚姻都不信任,别带坏我女儿!”

梁思顺口中“连婚姻都不信任的男人”,指的是哲学家金岳霖。

金岳霖曾表示,自己终身不娶。

这在梁思顺看来是非常离经叛道的事情。她不愿自己的女儿和金岳霖有接触,怕染上那种“激进的恋爱观”。

梁思顺故意提金岳霖,也是在暗讽林徽因“私生活太乱”

因为金岳霖爱慕林徽因,总是随着她搬家而搬家,一直当她的邻居,更是“太太的客厅”常客。

对此,林徽因只觉得好气又好笑。她尊重每一位朋友的生活方式,也不会委屈自己放弃交朋友的自由。

同样的,她也改变不了梁思顺对她的偏见。

到30年代中期,周念慈爱上一位叫卞成修的美国青年,不顾梁思顺阻挠,毅然和对方去了美国,去追求自由的爱情。1949年后彻底断了音讯。

梁思顺将女儿的叛逆迁怒于林徽因,认为女儿是在她那里染上“激进的婚姻观”,才会远走高飞。

此后,梁思顺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林徽因起争执。妯娌关系闹得很僵。

林徽因早年间患上肺结核,后来忙于建筑事业没好好休养,身体一直很差。

家里有个爱多管闲事又拎不清的大姑子,更为林徽因平添了很多疲累。

这或许也是她51岁早早离世的原因之一。

结语

仔细想想,梁思顺仿佛一直在和林徽因争,争梁启超“最爱大宝贝”的位置,争“梁家话事人”的权威。

但实际上,林徽因从来都没有意向、也没有时间和她争,只专注于为我国的建筑事业做贡献:

梁思顺的争,其实是跟自己的心魔在争。

梁思顺原本可以拥有美好的妯娌关系,两家在北平又住得近,可以互相照应。偏偏她把关系搞得紧张,给林徽因徒增很多烦扰外,自己的生活也没落着好处。

这出姑嫂纠葛告诉我们:

与其在狭隘的比较中耗尽心力,不如在各自天地里绽放光芒。

因为真正的强者,永远在风雨中活成灯塔,而非在暗礁处掀起漩涡。


本文主要参考信源如下图,包含正规出版书名和作者,以及部分参考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北平   大姑子   泰戈尔   妯娌   女儿   舅母   长女   才女   偏见   学费   父亲   婚姻   历史   梁思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