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A股市场在震荡中延续结构性行情,上证指数早盘窄幅整理后站稳4000点整数关口,午盘收涨0.06%报4018.86点,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分别微跌0.02%和0.23%,科创50指数受算力硬件板块调整拖累下跌0.42%,显示成长板块内部出现分化。北证50指数表现亮眼,单日上涨2.05%,中小市值成长股活跃度持续提升;两市半日成交额达1.56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超千亿元,资金在板块间的轮动特征显著。
港股市场表现更为强劲,恒生指数上涨0.54%至26487.38点,恒生科技指数微涨0.31%,原材料业指数劲升4.92%,有色金属板块领涨5.25%,显著跑赢A股同类板块,反映出全球周期品定价逻辑对港股的直接影响。
板块层面呈现“科技成长局部爆发、周期资源全面走强”的分化格局。量子科技概念掀起涨停潮,多股实现20cm及30cm涨停,直接受英伟达推出NVQLink系统架构连接量子与GPU计算的技术突破催化,叠加“十五五”规划对前沿科技的战略定位,推动板块持续活跃;锂电池产业链延续强势,固态电池领域因我国科学家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难关、续航突破1000公里的技术预期引发资金追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9月零售市场渗透率达57.8%,实现七连增)进一步强化行业景气度。
周期资源板块中,有色金属板块在内外盘联动下集体走强,钢铁、电力设备板块分别上涨1.26%和1.17%,反映全球宽松预期升温背景下资源品价值重估逻辑;港股原材料业与有色金属指数分别上涨4.92%和5.25%,内外资对资源类资产的配置偏好形成共振。
下跌方面,通信、建筑材料、电子板块分别下跌1.34%、1.03%和0.93%,算力硬件板块出现获利回吐,创新药板块受股东减持计划冲击,情绪承压明显。
市场运行的核心驱动逻辑呈现“政策预期与产业突破双轮共振”特征。政策层面,北京发布《关于助力并购重组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鼓励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开展并购,强化资本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为科技成长赛道提供长期制度支撑;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提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强调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市场对制度型开放的预期。产业与宏观层面,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超预期、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进入倒计时,推动锂电池、商业航天等产业链盈利预期上修;中美关系阶段性缓和预期增强市场风险偏好,港股原材料板块受外资回流推动涨幅显著,反映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对资源品配置的支撑。
向后看,市场有望在震荡中延续结构性机会,政策红利释放与产业景气度提升仍是核心主线。短期需关注中美谈判进展,若利空因素落地消化,风险偏好有望进一步提升;“十五五”规划作为顶层设计,将引导资金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后续政策细则落地节奏值得跟踪。
四季度投资建议紧扣三条主线:
科技成长赛道重点把握AI产业链(算力、存储、应用端)的技术突破机会,量子科技在NVQLink架构与政策催化下具备长期空间,固态电池关注技术突破后的商业化落地,创新药板块经历调整后可逢低布局研发管线进度超预期的细分龙头;
周期与资源品板块中,有色金属(铜、金)受益于新能源需求增量与全球宽松预期,具备资源自给率优势的标的业绩确定性较强,新能源链(锂电、风电)需跟踪盈利修复进程,储能环节因招标数据超预期,相关标的业绩确定性较高;
政策驱动机会围绕“十五五”规划相关的新质生产力(AI、高端制造)与大消费板块,并购重组政策明确支持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整合,跨境消费、冰雪旅游等细分领域在“政策边际改善+场景修复”逻辑下有望迎来阶段性行情。
整体来看,市场结构性特征显著,操作上建议保持“攻守兼备”策略,逢低布局政策支持明确、业绩预期清晰的优质标的,规避纯概念炒作品种,重点把握科技成长与周期资源的轮动节奏。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