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机与货机空中相撞,71人全部遇难,家属千里寻仇刺死空管员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937,请继续下降高度。”

“这里是2937,TCAS提示说要上升高度,请确认是否需要执行下降操作?”

“2937,确认,请继续下降高度。”

……

“我看见他们了!”

一声猛烈的巨响后,一切无声,频道中只剩死寂,这是因人为造成的,航空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之一。

【不靠谱的引导方】

2002年7月1日深夜,尼尔森正在公司上班。

作为瑞士航控的引导员,他的任务就是协调各个飞机的空中航道。

有人可能会好奇,天空中那么开阔,这也需要协调?

其实是需要的。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是,飞机在空中其实没有那么自由。

虽说没有具体的公路,但却有一条条约定俗成的路,有些走了几十年未变了。

毕竟全球同一时刻飞在天上的航班有那么多,大家又基本都处于万米高空左右,不管岂不就是乱套了?

只是和其他航控公司的专业性相比,瑞士这家公司显然就不合格了。

第一,调度员一般都是复数,当天有几个航班经过就需要几个调度员,但这家公司今晚只有老尼一个人,其余人都在宿舍里休息。

这绝对是不符合规矩的,但员工们不仅这么干,高层甚至还默认了——在他们看来,调度这种事情无非就是看看屏幕,费不了多少事,既然员工们想多休息会,那就多休息吧。

第二,该中心当时正处于检修中,却为什么依然要承揽引导任务?

事发当天,地面上安装的光学预警系统被关闭了,这本是用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飞机状态的。

另一个声频预警系统倒是运转良好,甚至后续查看了日志也发现,当天它正常预警了,但是老尼没听到——那这家公司安装该系统又有什么用?

再一个,当晚还有另一家航控中心发来的预警消息,他们发现了不对劲之处,试图通过专线电话来提醒同僚。

结果一样,因为检修,该专线电话也被掐断了。

最后最后,该航控中心的电脑系统异常卡顿,基本点一下要等好几秒,老尼必须得忍受这种高延迟,甚至还得往返于两个屏幕之间。

你看看,光列举出来的就有这么多毛病,俨然就是对别人的生命不尊重到了极点!

你做的是什么工作?引导工作!没有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

于是,一系列的糟糕原因叠加在一起,悲剧最终发生了。

【空中相撞】

深夜11点左右,2937和611航班都平稳运行在既定的路线上,此时还是一片祥和之景。

611是一架货运,上面仅有正副两位机长,2937则是一架来自俄罗斯的客运,是一所学校专门搞的包机,他们筹办了一次西班牙的暑期旅行,60名乘客中,有整整45名都是孩童,他们大多都沉浸在睡梦中。

但事实上,这两架飞机的航道是冲突的,因为2937起飞晚点的缘故,就使得它与611碰上了。

解决方式其实很简单,航道虽然固定,但高度可不固定,两家高度错开,就能完美实现避让了。

但要实现这一点,空管的配合是少不了的。

举个例子,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向相遇,按理也是一个往左一个往右就能解决的,但现实中是不是很容易大家都想到一块去?同时往左,结果还是撞上了。

我们没事,是因为速度小,真撞上了也不碍事,但飞机就不一样了,两个时速近1000km/h的庞然大物迎面撞上,这和小型导弹的威力也差不多了!更何况,飞机出事是在万米高空上,怎么活?


所以,空管在这时候是很重要的,但回到前文,还是那句话,诺大的中心里,居然只有一个人在上班!

当时的老尼还在忙着给一家延误的航班引导,扭头才发现,另一块屏幕上显示2937与611的航道冲突。

根据电脑计算,距离碰撞发生仅有1分钟左右了!

当然,老尼依然是不慌不忙的,这事情好解决,随便让一架飞机换个高度就能解决的事情。

于是他立刻操起话筒,开始指挥了起来。

“2937,请下降300米高度。”

机组人员立刻执行,按照道理,悲剧到这里就避免了才对,但问题就出在了一系列的巧合上。

事实上,除去航控中心的指挥外,各个飞机上都还安装了统一数据的电子预警系统,即TCAS。

它会自动识别来往飞机并做出判断,而TCAS的判断是,611航班下降,2937航班上升。

611航班照做了——这时候老尼的电脑还卡着呢,他暂时只来得及通知2937航班,于是611航班就没有收到调度信息,但自己的电脑预警了,总归跟着做呗,然后他们试图把信息回馈给老尼,可还是那句话——老尼的电脑正卡着呢!

同时,TCAS系统也同时通知了2937航班,要求他们抬升高度,只是该指令就与航控中心的指挥冲突了,听谁的?


在电脑和人的面前,机组选择相信人,于是就酿成了这一悲剧。

你发现没有?TCAS让611降,老尼也让2937降,那不就等于没变化吗?

事发的前8秒,其实2937机组的心中已经有所质疑了——TCAS的警报太过刺耳,若是航控的指挥没有问题,它早该解除了才对!

可惜的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5秒后,碰撞发生前的3秒,两机终于能在目光范围内看到对方,哪怕俄方机组反应迅速,立刻进行抬升也无济于事,他们的距离太近,碰撞已然不可避免。

一声巨响后,一切寂静无声,老尼当即就瘫在椅子上,他知道,这下坏事了。

【惨死家门口】

当时的情况可谓是残忍,2937被611的尾翼划过,整架飞机在空中就立刻爆炸解体,俨然不成形状。

611虽然情况稍好,但也好的有限,他们的机头和两翼没伤到,但尾翼被撞断,发动机甚至也被撞的脱落,控制方向已然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在巨大的冲击力下,他们的航向被迫成了德国境内的某处山头,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呼啸而去,在勉强支撑了7公里后,611最终撞毁于山中。

两架飞机共计71口人,全灭。

事发后,全球航司对此一片震惊,瑞士公司的声誉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但“凶手”依然“逍遥法外”。

瑞士、尼尔森,两者毫无疑问是罪魁祸首,只是一个赔钱了事,另一个仅仅只是在内部受到了些批评与惩罚,老尼甚至后续还在瑞士航控上班!

对受害者家属而言,这无疑是不可承受之痛,你的失误害我失去了亲人,可你却一点像样的惩罚都没受到?
一位俄罗斯丈夫决心要报复尼尔森,他叫做卡罗耶夫,在这次事故中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和两名孩子,原本完整的一个家,瞬间只剩自己一人了。

特别是瑞士航控后续的做法,更是彻底激怒了这位父亲,这位丈夫——他们给卡罗耶夫一份协议,表示他要么接受约等于144万人民币的赔偿,从此两者一笔勾销,要么就什么都没有。

什么时候,人命也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了?

卡罗耶夫被彻底激怒,他于是决定对瑞士进行报复,只是吧,这位父亲把一切罪责都归咎到了老尼的身上。

2004年,他通过各种手段找到了老尼的家,并故意在门口埋伏,老尼一出门,他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匕首,对着胸口就是狠狠刺下,老尼顿时血流不止!捂着胸口,一脸不敢相信地倒下。

随后,卡罗耶夫又补了好几刀,直到确定老尼已经彻底死去后才结束了这一切,被警方发现时,他依然在因杀人而浑身颤抖。

出于情况的复杂性,他最终于2005年被判8年有期,后因为表现不错,07年就假释出狱,并顺利回国。

只是,所有普通人的命运都被毁了,卡罗失去了家庭,成了罪犯;老尼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那么瑞士航控呢?检修中的机器,错误安装的预警系统,这家公司似乎依然逍遥。

信源:

https://tech.ifeng.com/c/84E1MsjftRG——空中浩劫:揭秘乌柏林根空难始末——凤凰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科技   货机   客机   家属   瑞士   航班   飞机   尼尔森   高度   航道   公司   电脑   机组   预警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