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嘉诚为自救进行的布局,就知道,当初李光耀的话没说错!

话说李嘉诚这老头儿,今年都97岁了,还在商业圈里折腾不停。他的长和集团那是香港的巨头,从地产到港口,再到能源啥的,全球到处都有他的生意。早年从塑料花起步,一步步建起这个帝国,靠的就是精明算计和抓住机会。但最近几年,风向变了,尤其是中美关系紧张,他的这些海外资产成了烫手山芋。特别是那些港口,分布在23个国家,总共43个,控制着不少关键航道。你想想,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都在他手里,这可不是小事儿,牵扯到全球贸易链条。

今年3月4日,长和突然宣布,要把这些港口80%的权益卖给美国贝莱德领头的财团,总价228亿美元。权益价值177.65亿美元,公司能拿到手现金142.12亿美元。这笔交易一出,就炸锅了。因为里面包括巴拿马运河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这些地方战略位置太重要了,处理大量集装箱,直接影响中美在拉美的博弈。中国市场监管总局马上介入审查,说要依法维护公共利益。结果呢,交易从一开始就卡壳,独家谈判期在7月28日到期,长和只好调整策略,邀请中国内地投资者加入,比如中远集团就想拿至少20%的股份。这样一来,财团结构得变,贝莱德持股45%,地中海航运25%,中方30%,中方还能有否决权。

这事儿还没完,巴拿马政府也掺和进来了。他们的总审计长办公室起诉长和旗下的Hutchison Ports PPC,说2021年续签特许经营权时涉嫌违规,没付足款。巴拿马总统穆利诺直接放话,如果法庭判合同无效,政府就收回经营权,转成公私合营。PPC在巴拿马运营的两个港口,本来就是国家持股10%,长和持90%,从1997年开始的特许权。4月份就闹过一次,现在又来,交易前景不明朗。长和8月14日公告,说交易不会在2025年完成,需要更长时间讨论。香港股市上,长和确认了109.22亿港元的亏损影响。整个过程,长和一直在磋商,但政治压力太大,短期内敲定可能性低。

就在交易暂缓的第二天,4月3日,李嘉诚终于露面了,不是本人,而是通过视频。他给新加坡一个捐赠活动发了4分钟的普通话致辞,开头就说“尊敬的何女士”,这何女士就是何晶,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的太太,也是淡马锡信托基金会主席。李嘉诚基金会和淡马锡基金会联手,投入1200万新加坡元,向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和国立大学癌症研究所捐赠两台Histotripsy治癌仪器。每台仪器价值超过400万新加坡元,还资助临床试验。这种技术用高强度超声波破坏癌细胞,专治肝、肾、胰腺癌,过程只要20分钟,不用开刀。新加坡是继香港后第二个捐赠地,李嘉诚在视频里说,这技术能减少患者痛楚,带来希望。

这个时机选得巧,港口交易刚出事儿,他就选了个科学救人的场合露面,还找了何晶这样背景深厚的人合作。何晶掌控淡马锡,曾投数百亿美元到中国、印度、印尼的金融、科技、航运领域。她在福布斯全球女强人榜排第三,是能和李嘉诚平起平坐的角色。更别提她老公李显龙的家世,李光耀的长子,新加坡前总理。李嘉诚基金会派了维港投资CEO周凯旋出席发布会,她和何晶、密歇根大学教授徐蓁一起聊合作。周凯旋姿态低,何晶控场。这合作不光是医疗,还透着商业和政治的深意。李嘉诚基金会过去在全球捐了不少医疗项目,但这次选新加坡,明显是想拉关系,缓和中美夹缝里的压力。

你看李嘉诚这布局,多精明。港口卖给美国财团,本来是想套现离场,但中国审查卡住,他就转头搞公益,找新加坡高层搭桥。新加坡在中美国际间一向摇摆,美国能用他们的机场和港口,但又亲近中国。去年11月,她和李显龙去苏州参加工业园区30周年庆典,她穿红裙,他系红领带,这些细节都代表态度。李嘉诚找她合作,估计是想借她的影响力,在交易审查上说说好话,或者至少在中方投资者加入时帮衬一把。

但话说回来,这布局再怎么算计,也绕不开李光耀那句老话。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早年就评价李嘉诚:“他靠垄断地产、港口、超市和电讯公司赚钱,从没打造一款畅销世界的商品,不过是顺势而行,对社会没啥贡献。”李光耀这人眼光毒辣,他看企业家不光看钱堆得多高,还看有没有创新和社会价值。李嘉诚的生意,大多是收购垄断型的,没创造世界级品牌。这话在新加坡精英圈流传多年,何晶作为李光耀的媳妇,肯定记在心里。李光耀家教严,李显龙年轻时娶第一任妻子黄名扬,就因为她父母是华文老师,和李光耀的英语优先理念冲突,闹得家庭不和。黄名扬生下儿子李毅鹏,有白化病和自闭症,不久后心脏病去世。李显龙后来娶何晶,何晶出身广东商人家庭,帮他照顾孩子,事业也起飞。

李光耀从1959年领导新加坡独立,到1990年交棒,推行实用主义,把新加坡从穷岛变成发达国家。他对李嘉诚的看法,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是道德说教。李嘉诚捐款不少,比如给香港大学、斯坦福捐大楼,但大陆捐款不冠名,说怕以后抹掉不好看。可这些慈善,在李光耀眼里,可能还抵不上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贡献。李嘉诚的港口帝国,靠的是香港地产起家,然后全球收购,现在卖资产套现,确实像在自保。交易闹这么大,从中国商务部重申审查,到巴拿马政府起诉,长和只好拉中远入局,分出30%股份。这不就是为自救吗?但新加坡那头,何晶退休后和李显龙过普通日子,带孙子逛游乐场、动物园,没保镖,不掺和名利场。她帮不帮李嘉诚,谁知道,但李光耀的话像警钟,提醒这种布局终究有限。

其实李嘉诚这辈子,传奇是传奇,从潮州穷小子到亚洲首富,靠脑子。但时代变了,中美博弈下,他的海外资产成了负担。交易如果成,美国财团控制关键航线;不成,长和继续运营,等待审批。集团还在探索新投资者,前景不明。中国国务院港澳办转发媒体批评,长和寻求中方加入,调整结构。9月12日,集团重申今年无望完成。李嘉诚没公开回应,但他的基金会继续捐医疗项目,试图缓和形象。可李光耀的评价成真了:光会赚钱的企业家,在社会大变局里,贡献有限。何晶在2025年4月转发文章,引发讨论,但没直接干预交易。李嘉诚的商业路径,引发大家思考企业家责任。

新加坡和香港,本来有不少相似,都靠港口、金融发达,但新加坡转型科技、教育,香港地产依赖重。李嘉诚撤离香港,卖老宅,全面布局海外,可港口这事儿,暴露了风险。中远挤进交易,拿否决权,给李家后代在大陆留路子。但整体看,这自救布局,证明李光耀没说错:没社会贡献的财富,终究经不起大风浪。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财经   布局   当初   新加坡   港口   巴拿马   香港   巴拿马运河   基金会   中国   财团   中美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