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网版“死装哥”成热梗?公式穿搭、书不离手...真有点精准了!

最近刷到外网一堆视频,发现现在男生出门讲究得比我还多——宽松复古裤配紧身T恤,帆布包塞着没翻几页的女性主义书,耳机线晃荡着,手里攥杯抹茶,活像从「文艺男模板」里抠出来的。网友管这叫「表演型男性」,国内网友更直白,喊他们「死装哥」。

这种画风最近在TikTok火到播放量1.5亿,连线下都办起模仿大赛:背吉他的、揣着崭新《简·奥斯汀》的、甚至塞着卫生巾凹贴心人设的,个个把「装」字写在脸上。可问题来了——当穿搭成了「表演剧本」,我们到底在追求怎样的男性时尚?

「装」出来的时尚,是进步还是套路?

说实话,看到这些「死装哥」的穿搭手册,我第一反应是好笑:宽松裤+衬衫+帆布袋,这组合我去年在咖啡馆见过三个。但再想想,又有点复杂。以前男生穿得「随便」被说没品味,现在精心收拾又被说「装」,时尚圈对男性的标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拧巴了?

往深了看,「死装哥」的流行其实戳中了两个点。一是男性开始主动关注「女性喜欢的审美」,从以前的「我就这样」到「我可以调整」,至少说明性别互动里多了点「愿意理解」的诚意。就像《GQ》说的,像动物开屏求偶,本质是想释放「我无害、我有品味」的信号。但另一个扎心的点是,这些「要素堆砌」太浮于表面——书是新的,音乐只知道名字,连卫生巾都只是道具。时尚成了「贴标签游戏」,比「不会穿」更让人尴尬。

真诚比「正确」更重要,装一辈子算不算真?

我有个朋友,真的爱读女性主义书,手机壳印着「女性既未来」,但他会在聚餐时主动帮女生搬椅子,也会认真听女生聊职场歧视。有次聊到月经杯,他能说出三种品牌的区别。这种「装」,谁会觉得假?反而是那些把书角都翻卷了,却在女朋友加班时抱怨「怎么不做饭」的,才让人犯恶心。

中国人讲究「论迹不论心」,要是「死装哥」能把「装」的行为坚持一辈子,比如永远对服务员礼貌,永远尊重女性观点,那「装」着「装」着,说不定就成了真修养。怕就怕「装」只是为了短期吸引注意力,等目的达到,立马露出「我就随便说说」的真面目。就像网友吐槽的:「涂着指甲油抱怨女朋友该做饭,这比不涂更让人来气。」

被误解的「真玩家」,才是最委屈的

最心疼的是那些「被平均」的男生。有个同事爱穿复古衬衫,包里总塞着黑胶唱片,结果被调侃「死装哥」。他委屈说:「我从小听独立音乐,读女性作家是因为她们写得真,不是为了追女生!」现在他买帆布包都要挑最普通的,生怕被贴标签。

这让我想起前几年的「觉醒梗」——刚开始大家为「黑命贵」感动,后来发现有人只是拍照发ins,转头就骂黑人「事多」。当「正确」成了表演道具,真诚反而成了奢侈品。时尚圈最该警惕的,不是「装」本身,而是「装」背后的「不用心」。

你身边有「死装哥」吗?你觉得「装」能装出真吗?

说到底,时尚是自我表达的工具,不是「讨好他人的剧本」。那些把「女性主义T恤」当外套穿的,和把「大男子主义」当勋章挂的,本质都是偷懒——不想花时间了解真实需求,只想用几个标签走捷径。

但换个角度想,「死装哥」的流行至少说明:男性开始在意「如何被看见」,这是好事。只是希望这种「在意」能从「表面模仿」变成「内在认同」。毕竟,真正有魅力的时尚,从来不是「我这样穿你会喜欢」,而是「我这样穿,所以你会喜欢真实的我」。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身边有「死装哥」吗?你遇见过「装着装着就成真」的例子吗?或者,你自己有没有过为了别人眼光「装」过某件事?评论区聊聊,反正互联网没有记忆,但真诚的故事永远热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1

标签:时尚   精准   公式   男性   女性   卫生巾   真诚   男生   奥斯汀   女性主义   网友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