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三位猛将仍然激战玄武门,连杀李世民2员虎将

公元626年7月2日,也就是大唐的武德九年六月初四,这一天清晨,长安城的麻雀还没睡醒,太极宫玄武门前就已经飘起了血腥气。

一场兄弟相残的政变让历史的天平彻底倒向李世民,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射杀后,所有人都以为这场权力游戏已经落幕。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剧本堪称“快准狠”——埋伏、射杀、夺权一气呵成,但这场政变的精彩程度远不止于此。

但谁也没想到,当李建成和李元吉倒在血泊中时,他们的部下并未作鸟兽散,反而上演了“复仇者联盟”的戏码。

三位太子党的“死忠”猛将竟带着两千兵马杀了个回马枪,太子府和齐王府的两千精锐在他们的带领下直接杀疯了,为首的三员猛将简直是“人肉切割机”,把李世民的禁军砍得七零八落,硬生生将玄武门之变演出了“第二季”,甚至让李世民的部下付出了血的代价。

如果李建成还活着(物理意义)的话,那么这场“玄武门皇位继承赛”估计真的成了他的复活赛(比喻手法)。

这画风不对啊!

按照剧本,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尉迟恭砍了李元吉,剩下的虾兵蟹将应该作鸟兽散才对。

但现实是,太子府翊卫车骑将军冯立、齐王府副护军谢叔方,还有个叫李安俨的神秘人物,带着敢死队把玄武门变成了绞肉机。

玄武门之变开局即高潮?不,还有更刺激的!

冯立:杀穿整个军队,只为了砍下你的脑袋

据《旧唐书》记载,太子府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听闻李建成死讯后,仰天长叹:“太子生前待我等恩重如山,岂能因他身死便苟且偷生!”

随即联合齐王府猛将谢叔方,集结东宫、齐王府精锐两千余人,直扑玄武门。

这位冯立堪称李建成麾下的“头号忠犬”。

他出身北魏名门,文武双全,祖上是北魏文明太后的亲戚,典型的高干子弟,但他放着荣华富贵不要,偏要跟着李建成混,被李建成视为心腹。

玄武门事变当天,他正在东宫值班,玄武门事发后,听说主子被杀,当场把佩剑折断为两截:"吃太子的饭,就得给太子卖命!"

这位“硬核狠人”带着三百亲卫杀到玄武门,正撞上秦王府的宿卫大将敬君弘。敬君弘本来在城头看戏,一看形势不对,赶紧带着卫队冲下来。

冯立见出来个身穿铠甲的大将,知道这是对面的“精英怪”,立刻高呼“为太子报仇”,带着几十名亲兵冲入敌阵,犹如“人形推土机”。

混战中冯立跟开了挂似的,一路杀穿了近百人的阻拦,刀锋直指敬君弘。

冲到敬君弘面前后,冯立迎面就是一刀“力劈华山”,敬君弘侧身躲过,结果坐下的宝马被冯立一刀砍翻,敬君弘也被马的尸体绊倒,摔倒在地。

冯立见状连忙补刀,一刀砍掉了敬君弘的脑袋,可怜的敬君弘就成了玄武门第一个领盒饭的高级将领。

冯立见状却是泪流满面,好像他才是那个受害者,完事还撂下一句狠话:“这下总算能报答太子了!”

更绝的是,冯立杀完人后竟淡定扔掉武器,转身逃入深山。几天后,他又主动找李世民“自首”。

李世民看着这杀了自己大将的冯立,也是非常生气:“第一,你以前经常向废太子说我坏话,离间我们兄弟亲情,第二,前几天你刚杀了我一员大将,你觉得我会放过你吗?”

冯立往地上一趴:“我对主上尽忠,难道还有什么过错吗?”

说着就趴地上开始大哭,还不是哭自己怕死,哭的是李建成没了,那鼻涕一把泪一把谁也拉不住啊。

这番操作让李世民颇为棘手,最终还是没有治罪冯立。

几个月后突厥前来“打秋风”,冯立带人主动出击,在咸阳把突厥杀的溃不成军,这下李世民更不好杀冯立了,最终封冯立为广州都督。

冯立从此洗心革面,成了贞观朝的“模范公务员”,死后甚至被列入《忠义传》。

谢叔方:偷家+正面,最终被一颗脑袋打败了

如果说冯立是“单兵作战之王”,那谢叔方就是团队作战的“拆迁队长”,这位东晋名将谢玄的后裔,早年跟着李元吉从太原一路杀到长安,战功赫赫。

玄武门之变当天,他收到李元吉的死讯后,二话不说抄起大斧,带着齐王府兵马冲向了玄武门。

这杀人放火自古以来都是连着的,临走之际谢叔方点燃了齐王府的马厩,大火冲天而起,很快就蔓延了半个齐王府,这还不“比博燃”。

借着这股冲天火势,谢叔方带着八百骑兵杀向玄武门,原本是想去营救李元吉。

结果在路上听闻李元吉已经被杀了,这会儿过去都快开席了,谢叔方心下一横,李世民你杀我主子,我杀你全家,都跟我去秦王府,偷家去!

于是李世民的秦王府很快就被谢叔方包围了起来,一场“偷家战”开始了。

谢叔方

谢叔方的战术简单粗暴:横冲直撞,见人就捅。

别管里面是文臣武将,主人仆役,和李元吉的死有没有关系,老子今天就是来灭门的,整个秦王府蚯蚓都得竖着劈,鸡蛋都得摇散黄了,邻居看热闹都得挨上一刀。

在已经杀红眼的谢叔方带领下,他麾下的一群士兵也都成了地狱中爬出来的恶鬼,却又听说太子的部下冯立去了玄武门,谢叔方又一转马头:“回玄武门!

路上正好遇见李世民派来的“守家大将”,秦王府的中郎将吕世衡,双方打了一个遭遇战,吕世衡亲自带兵出击,阻拦谢叔方,结果被冲锋的谢叔方一斧子从肩膀到腰眼斜着做了个“开腔手术”,完事儿的谢叔方全然不觉得自己杀了李世民一员大将,这不就顺手的事。

到了玄武门,谢叔方和冯立联军一处,一起冲击玄武门,并且谢书方还是专挑穿盔甲的砍,活脱脱把自己杀成了一个"血葫芦"。

李世民在城头看得直冒冷汗,赶紧派程咬金和秦琼去堵缺口,结果程咬金和谢叔方大战,居然没占到便宜。

眼看局势即将失控,恰好尉迟恭急中生智,把李元吉的脑袋挑在枪上绕着谢叔方部跑了一圈,随机又让人把李元吉的头挂在城门上示众。

谢叔方一见主子的首级,当场破防,丢下武器嚎啕大哭,李世民的部下立刻包围了过来,谢叔方一抬头见周围已经围满了人,立刻一挥斧子逼退众人,夺路而逃。

第二天在部下的劝说下,谢叔方前来李世民面前自首,脖子依旧那么傲娇:“秦王你赢了,俺老谢没啥说的,你要砍了俺那就用把快刀,别让俺觉得疼。”

李世民明显对这种“铁憨憨”型猛将格外宽容,笑道:“这是个讲义气的汉子啊。”

随后李世民不仅赦免了谢叔方,还派他去治理西北边疆。

谢叔方在西北修水利、搞基建,硬是把蛮荒之地变成了“塞上江南”,连当地少数民族都尊称他“谢爸爸”,在唐高宗时期,谢叔方去世后,当时的宰相上官仪(上官婉儿的祖父)还写了一首《谢都督挽歌》来称赞纪念他:

“漠漠佳城幽,苍苍松槚暮。鲁幕飘欲卷,宛驷悲还顾。

楚挽绕庐山,胡笳临武库。怅然郊原静,烟生归鸟度。”

李安俨:潜伏十七年的“复仇者”

相比前两位的“直球”操作,最让人细思极恐的是李安俨,他的剧本更像谍战片。

他是李建成的连襟(两人娶了姐妹花郑氏),关系铁到能穿一条裤子,玄武门之变时,他带着残兵在城门附近死磕到底,被俘后仍昂首挺胸。

李世民被他的忠勇打动,不仅留他一命,还让他掌管禁军,谁料李安俨表面归顺,内心却埋着复仇的种子,而给这颗种子浇水的人,正是李世民的儿子,太子李承乾。

在魏征重病时,李世民派李安俨前去探望魏征,并且是二十四小时“贴身陪护”,每天都要向自己汇报魏征的情况。

没两天太子李承乾的一箱金子就送到了李安俨这里,请他办什么事呢?

看看自己老爹的态度,是否关心魏征,因为在客观上来说,魏征算是李承乾这一派的。

说白了,揣摩圣意。

李安俨见状,立刻察觉出了李承乾的心意,看来这位太子是真的怕了。

从李承乾往上数好几个太子,李建成、隋朝的杨勇、北周的宇文阐,基本是没一个善终啊,宇文阐更是九岁就被杨坚送走了。

以史为鉴,李承乾心里是真的怕啊。

借助李承乾的心思,李安俨也是加入了“太子党”,并且助长了李承乾谋反的心理。

在李承乾谋反的过程中,李安俨作为皇宫宿卫统领,掌握着皇城的钥匙。

他偷偷打开宫门,放李承乾的人进来,差点把李世民堵在寝宫里,要不是尉迟恭及时赶到,李世民估计得提前领盒饭。

最终李承乾谋反失败,李安俨和侯君集等人一起上了刑场。

临刑前,李安俨仍高呼:“此生只忠太子一人!”

只是不知他这个太子说的到底是李建成还是李承乾了。

更戏剧的是,李世民竟派人赡养他九十多岁的老父亲,上演了一出“仇人的儿子给我养老”的伦理大戏。

李世民的政治智慧:杀人不如诛心

玄武门之变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但冯立、谢叔方、李安俨的故事依然让人唏嘘。

冯立用行动证明,忠诚可以跨越立场;谢叔方告诉我们,莽夫也能变成治国能手;李安俨则演绎了什么叫“倔强到死”……

他们都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忠臣,却因为主子的失败,自己的不同选择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李世民这个"篡位者",却成了千古明君。

冯立、谢叔方、李安俨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士为知己者死",而李世民则用宽容和权谋书写了新的历史篇章。

但无论如何,冯立、谢叔方、李安俨的勇猛和忠诚,都值得我们尊敬,毕竟在那个权力至上的年代,能为了信仰拼上性命的人,已经不多了。

面对这三位“刺头”,李世民展现了帝王级操作——赦免、重用、感化三连击。

他深知,杀降将只会寒了天下人的心,而收服他们却能彰显自己的胸襟,哪怕是“千金买马骨”,自己也必须做出这个态度。

冯立后来在对抗突厥时以少胜多,谢叔方成了边疆治理专家,就连“二五仔”李安俨也曾为唐朝卖命多年。

李世民这波“黑粉转化”操作,直接给贞观之治攒下人才红利。

这是权力的游戏,更是人性的镜子。

玄武门之变不仅是兄弟阋墙的悲剧,更是一面照尽人性的魔镜。

李世民,这位被历史贴上“弑兄逼父”标签的帝王,用一句“吾信之,其必忠之”的格局,让对手的部下都成了自己的粉丝。

或许,这才是权力游戏最狠的玩法——杀人不如诛心,树敌不如化敌。

玄武门之变也是一场权力的游戏,也是人性的试炼场。

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充满了灰色地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些在关键时刻坚守信仰的人,无论成败,都值得我们铭记。

参考文献: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七·忠义

李安俨、冯立、谢叔方——头条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3

标签:历史   虎将   猛将   激战   李建成   李世民   李安   太子   秦王   部下   大将   主子   突厥   忠义   权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