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8日,颇具热度的江苏城市足球联赛已经结束淘汰赛第一轮(1/4决赛),其中淮安队以0比5的大分差不敌南通队遗憾止步8强。
众多网友们在网络上表示惋惜的同时,也不乏“淮安市要是有一支正在征战中甲或中乙的职业球队就好了”的声音。
而之所以有相关声音,一是因为进入4强的球队中除了南京外,均有以职业球队的青训梯队做班底或夹带一线队球员的阵容,其中南通队以中乙球队南通海门珂缔缘的青训梯队为班底;无锡队既有中乙球队无锡吴钩的青训球员,也有3名一线队的职业球员;泰州队则是以中超球队长春亚泰的U21梯队为主力。
二是因为南京、苏州还分别拥有南京城市、苏州东吴这两支中甲球队,假设明年的江苏足球城市联赛选人规则不变,那么以上两市是很有可能派出青训梯队的,这对于包括淮安队在内的苏北球队而言更加不利。假设淮安有自己的中甲或中乙球队,那么淮安就可以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组建青训梯队+3名一线队职业球员的阵容。
三是因为淮安队在常规赛后半段、淘汰赛因伤病困扰及其他赛事抽调球员的情况出现了人员紧缺,直接影响了阵容厚度和战术安排。
一、没有企业或私人金主投资组队
职业化球队并非一套教练组加二三十名球员就能运转,它还涉及到了训练基地、主队比赛场地、医疗团队及其他后勤保障、人员薪资及其他固定支出。所以每年运营一支中乙甚至中甲球队的费用保守不低于两千万。
而要满足球队相对稳定的运转,要么是由当地的国资委下属国企投资建队或控股,要么是大型民企或者私人金主出于对足球运动的情怀与热爱投资建队。
长期以来,淮安市国资委下属的大型国企、全市的知名民企皆无兴趣或需求组建或投资职业球队,而以个人身份建立的皆是业余球队。
二、全国各级职业足球联赛的竞技水平不高,导致商业化水平也相对太差,投资职业球队几乎是“纯烧钱”的项目,收益堪忧。
竞赛是职业联赛的基本盘,但依托基本盘实现可观的商业效应、收入来源更是维持联赛与各球队健康运转的必要环节。
可现实情况是就连国内最顶级的中超联赛都没有达到相对可观的竞技水平,抛开世界范围不谈,单就在亚洲范围内都不是顶级水平。
联赛的竞技水平不高,就不会收获庞大的球迷群体和资本关注,进而会没有可观的球票收入、赛事转播分成、球衣广告收入、球员转会收入、各类商业品牌赞助等等。
球队收益本就堪忧而球队的联赛准入费、球员转会支出、场地费和各种管理费一样不少,这对于球队投资者及股东而言就是花钱远大于赚钱的项目,相当不划算。
在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期,以地产公司为主的投资商尚能以增加企业和品牌曝光度为目的砸下重金打造出几年光景的虚假繁荣,但在市场遇冷、企业陆续暴雷后,大部分中超球队都被当地的国资企业接收,采用低成本运行。
以中超的浙江队例,其原本的股东是绿城房地产集团,而现在的股东变成了杭州市商贸旅游集团与浙江省能源集团。
抛开中超球队不谈,单就中甲、中乙而言,淮安市并不缺少能“投得起”、“玩的转”的企业,但支出大于收入的球市行情对企业并不友好,自然就不会有企业涉足该领域。
更新时间:2025-10-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