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打造都市圈北部副中心!

重庆,向北。

这句口号,始于2001年。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重庆正式吹响了向北开发的号角。

一次向北:新牌坊;

二次向北:大竹林、照母山、礼嘉;

三次向北:悦来、中央公园、水土…

时隔20多年之后,北区已成为重庆的产业重镇、人口重镇、综合交通枢纽、人居高地…

如今的北区开发,重庆又按下了快进键。

根据计划,重庆将打造“都市圈北部副中心”。

这个“都市圈北部副中心”是在哪?

它是在,广安。

这也是继永川区、万州区支持建设市域副中心后,重庆再度支持广安建设为“都市圈北部副中心”。

毫无疑问,重庆都市圈版图将进一步扩大。

广安与重庆的联系,很紧密。

这像极了它们之间的距离。

从重庆驱车到广安,行驶在银昆高速,只需要1个多小时就能抵达。

这样的通勤时间距离,可能就是平时在中心城区,上下班高峰时期过一座跨江大桥所需要的时间。

既然广安离重庆那么近,当年为何不并入重庆?

事实上,重庆直辖的直接原因是三峡工程建设,重庆有带动三峡库区移民和开发建设的使命。

当年从四川划入重庆的万县、涪陵、黔江都有长江干流经过。

虽然广安离重庆很近,但不在三峡库区范围,因此错失并入重庆的机会。

但独特的东部平行山岭、西部低矮丘陵地理构造,让广安在融入重庆都市圈发展方面存在先天优势。

“重庆市外唯一”,我看到这句话最近频频出现在有关广安的新闻报道中。

其中,重点提到的:

广安是重庆都市圈中重庆市外唯一的地级市;在重庆市第七届运动会中,广安作为重庆市外唯一的代表团参加,在川渝两省市历届省级运动会中,这种跨省参赛的情况尚属首次。

当然,如果生活在重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广安籍贯的人非常多,他们大多数祖父辈开始就举家搬迁到重庆。

如今,重庆与广安的人口流动迁徙更为频繁。

按百度迁徙平台2025年全国人口迁入重庆趋势图显示:

2025年全国人口迁入重庆来源地城市比例前5位,依次是:第1位四川广安11.54%、第2位四川达州10.84%、第3位四川南充6.62%、第4位四川成都5.67%、第5位贵州遵义4.82%。

打个比方,全国各市合计每千人迁入重庆,就有115人来自广安、108人来自达州、66人来自南充、57人来自成都,我们可以依此类推。

牵手。

广安与重庆,最近一次牵手,发生在2021年。

那一年12月27日,川渝高竹新区正式挂牌,是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

新区由广安市、渝北区共同管理,目前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

我注意到,在广安今年的重点任务,“全面融入双圈建设”被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广安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要聚力一盘棋一体化,坚定实施“同城融圈”首位战略。

尤其是,广安立志打造成为“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这是将融圈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广安,为何如此积极融入重庆?

我想,仅从地理位置分布,就能读到一些关键信息。

广安+重庆,对于四川省来说,川东区域“老大难”,成都难以辐射,区域内天然地就倾向更近的重庆,融入重庆有天然的优势。

同时,重庆也可以通过广安影响川东,进一步扩展城市影响能级。

很显然,这是一场“双赢”的局面。

如果,我们再往深层次看,实际上这两者的产业互补性极为突出。

以川渝高竹新区为例,目前初步形成以汽车研发制造为主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工业产业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

其中,80%企业来自重庆,90%产品为重庆配套。

这是什么概念?

很显然,广安正在承接重庆大量的产业转移。

加速“融圈”,它所带来的影响很直接。

我查询资料发现:2024年广安GDP名义增速14.91%,是四川55个市辖区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根据设定的目标,广安计划2025年GDP增长6.5%以上,2027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

这些增长数据,并不是一句口号。

其中,重点提到了这背后的产业支撑:培育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打造“2个千亿、3个500亿、2个400亿”产业格局,形成工业主导的经济增长极。

这样的产业结构布局,是否跟重庆极为相似?

以广安为代表的城市融圈,这带来的将是:重庆都市圈将进一步扩圈。

根据《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重庆规划到2035年构建可容纳3600万人口的都市圈。

目前重庆常住人口约为3200万,这意味着未来10年需新增400万人口!

这对于重庆来说,将是一道极具考验的难题。

我注意到,近两年重庆的人口变化,2023年重庆人口减少了21.91万人,2024年减少0.96万人。

人口要做增量,扩圈对于重庆而言,势在必行。

首先,就是扩大辐射力。

我从2025年全国人口迁入重庆来源地省份比例前5位,依次是:第1位四川64.04%、第2位贵州9.47%、第3位湖北5.94%、第4位云南3.42%、第5位湖南3.25%。

重庆吸引更多周边城市成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成员。

重庆,向北辐射。

前面重点提到的广安,重庆依托广安打造“都市圈北部副中心”,以此去辐射大片川东地区。

重庆,向南辐射。

我注意到,最近遵义发布的一篇内容,其中就重点提到了:“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更具体而言,“融入重庆”。

“融入重庆”,是“黔北突围”的主攻方向,做黔边城市带上的“桥头堡”。

重庆,向东辐射。

可以依托今年即将开通的重庆东站,东站的来临,从重庆出发,3小时就可以通达长沙、武汉。

以此,可以吸引更多两湖的人口到重庆就业/生活。

当然,重庆要把握新一轮人口增长机会,需要做到承接:

尤其是做好第二三产业,目前重庆第二产业已经很强,但第三产业还需进一步发力。

我从全国城市三产占比排名TOP20中看到,重庆第三产业占比为54.31%,排名第十六位。

第三产业也是典型的“人口磁铁”,更容易吸引年轻人。

而目前重庆房价在新一线城市中,算很“亲民”,新房均价在15000元/平米,生活成本相对较低。

都市圈扩容背后,

将是重庆城市发展的新机会。

从融圈,到扩圈。

期待,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就此诞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财经   重庆   都市   中心   广安   人口   产业   城市   全国   重点   达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